年初至今,阿根廷、墨西哥、巴西、土耳其、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涉華貿易救濟案件已多達約40起,其中新發起案件14起。
專(zhuan) 家提示,一方麵,新興(xing) 經濟體(ti) 對華發起的貿易救濟措施案件增多,金額也顯著增加;另一方麵,受累於(yu) 債(zhai) 務危機,歐美貿易保護可能浪潮再起,須警惕多國圍堵我出口的局麵出現。
激增
今年以來涉華案件約40起
《經濟參考報》記者根據商務部公開信息初步統計,今年年初至今,來自阿根廷、墨西哥、巴西、土耳其、印度等發展中國家涉華貿易救濟案件已經多達約40起,其中新發起的案件14起,反傾(qing) 銷12起,反補貼1起,保障措施1起。產(chan) 品涉及電扇、電加熱器、不鏽鋼餐具、無縫鋼管、鋼釘、草甘膦等。
值得注意的是,4月18日,巴西對我塗鍍板發起反傾(qing) 銷調查,是巴西今年對我發起的第二起反傾(qing) 銷調查,涉案金額逾3億(yi) 美元,為(wei) 巴西曆史上對我發起的涉案額最大的反傾(qing) 銷案;5月16日,巴西對原產(chan) 自中國的合成纖維毯發起反規避調查,這是巴西對我發起的首起反規避調查;7月12日,墨西哥對原產(chan) 於(yu) 中國的三水阿莫西林開啟“雙反”調查,該案為(wei) 拉美地區對中國產(chan) 品的首起“雙反”調查。
一位業(ye) 內(nei) 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指出,擔心這些典型案例會(hui) 產(chan) 生不好的示範效應,引發其他發展中國家紛紛效仿。
《經濟參考報》記者綜合多方信息,除了已經發生的上述案件之外,一些發展中國家近期也多次釋放出具有貿易保護主義(yi) 傾(qing) 向的信號,並且多為(wei) 針對中國商品。6月28日,阿根廷工業(ye) 部長希奧爾希公開建議南方共同市場國家(南共市)建立集體(ti) 對外貿易壁壘,限製中國產(chan) 品進口。此前,阿根廷政府曾提議與(yu) 巴西建立對外貿易“統一戰線”,共同抵製中國產(chan) 品進入南美市場,但未得到巴西政府響應。
來自巴西的情況也不樂(le) 觀。在距離出台嚴(yan) 厲規定遏製雷亞(ya) 爾升值僅(jin) 一周,巴西政府便將注意力轉移到了進口問題上。前不久巴西政府表示,麵對美元走軟的局麵,有必要采取更多的行動保護本國工業(ye) 。巴西頒布了涉及範圍廣泛的“壯大巴西(B IG G E RB R A ZIL )”計劃。作為(wei) 計劃的一部分,政府承諾將國內(nei) 貿易調查員的數量增加3倍,至120人。巴西政府還出台了價(jia) 值250億(yi) 巴西雷亞(ya) 爾(合160億(yi) 美元)的稅收減免措施,以幫助遭受重創的紡織、鞋類、家具與(yu) 軟件行業(ye) 。
泰國商業(ye) 部日前也稱,截至6月29日,已收到泰國企業(ye) 提出的3起涉及中國出口產(chan) 品的反傾(qing) 銷調查申請,產(chan) 品分別是鋁鋅塗層鋼、鍍(塗)鋁鋅鋼,以及摩托車內(nei) 胎。
難度
相對於(yu) 歐美更不易應對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白明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發展中國家近期對華貿易救濟措施的增加,主要是因為(wei) 在金融危機之後,歐美市場需求不振且短期複蘇不太可能,中國企業(ye) 采取市場多元化戰略,很多產(chan) 品轉而出口新興(xing) 經濟體(ti) 國家,使他們(men) 的國內(nei) 產(chan) 業(ye) 感到了競爭(zheng) 壓力加大。而且,中國和發達國家的貿易更多是互補,而與(yu) 發展中國家則由於(yu) 經濟發展程度相似呈現出更多競爭(zheng) 的因素。因此,隨著出口量的增加,摩擦增多也是正常的。
此外,有分析指出,新興(xing) 經濟體(ti) 在全球經濟陰霾的背景下,複蘇緩慢,國內(nei) 經濟壓力加大,也是其國內(nei) 貿易保護湧起的一個(ge) 重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來自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救濟措施,相比起來自歐美地區的,可能更加難以應對。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歐美市場是我國出口產(chan) 品的主打市場,從(cong) 製度建設到程序履行都比較規範而且嚴(yan) 格,市場秩序良好,有章可循,而且我國出口到歐美市場的產(chan) 品品質也相對高一些。而新興(xing) 市場,由於(yu) 經濟發展和製度建設都比較落後,同時也是我國企業(ye) 開拓得比較晚的市場,各方麵還不夠規範和成熟,因此在信息披露、糾紛處理等方麵都不夠順暢。
此外,拉美國家多使用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語言障礙大,國內(nei) 熟悉當地語言、文化、法律、貿易規則等的人才太少。而發展中國家對我貿易救濟增多也是這幾年才出現的趨勢,應對經驗相對較少。因此,應對來自這些地區的貿易摩擦,無論對中國的政府、協會(hui) ,還是企業(ye) 、律師,難度都會(hui) 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中國企業(ye) 往往抱著‘對發展中國家,能出口就出口,不能出口就算了,反正歐美市場大’這樣一種想法,現在,在金融危機之後,歐美市場外需不振,新興(xing) 市場已經成為(wei) 中國出口增長的主要動力,企業(ye) 發現,不重視不行了。”上述人士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
今年以來,我國進出口創新高主要來自新興(xing) 市場國家。海關(guan) 總署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我國與(yu) 南非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86 .6%,其中出口增長21.5%,進口增長138%;與(yu) 巴西進出口總 額 增 長38 .6%,其 中 出 口 增長37.8%,進口增長39.1%;與(yu) 東(dong) 盟國家進出口總額增長25.5%,其中出口增長24%,進口增長27%。以上均高於(yu) 我國進出口總值的總體(ti) 增速。
來自企業(ye) 的感受確實如此。江淮汽車、奇瑞汽車的相關(guan) 負責人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現在巴西是我國自主品牌汽車出口最主要市場,巴西市場的一舉(ju) 一動他們(men) 都很關(guan) 注。以江淮汽車為(wei) 例,今年1至7月,江淮汽車出口4.569萬(wan) 輛,僅(jin) 對巴西的出口就增長了2萬(wan) 輛。
“聽說巴西國內(nei) 抵製中國產(chan) 品的聲音越來越大,我們(men) 很擔心,有一天他們(men) 會(hui) 對我們(men) 的整車出口征稅,這對中國的自主品牌汽車都將帶來不小的損失。”奇瑞汽車內(nei) 部人士說。
防範
警惕多國圍堵我出口
專(zhuan) 家提示,受累於(yu) 美債(zhai) 評級和歐債(zhai) 危機的歐美市場,貿易保護的浪潮可能會(hui) 再次洶湧,再加上新興(xing) 經濟體(ti) 的貿易救濟措施增多,須要警惕多國圍堵我出口的局麵出現。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李健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IM F在6月份已經將2011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值再次調低。WT O預測今年全球貿易增長將由2010年的14.5%大幅放緩至6 .5%。對於(yu) 下半年的世界經濟和貿易形勢需要審慎觀察,目前還不能肯定會(hui) 陷入再次衰退,但是下行的風險似乎越來越大。
全球經濟增長的放緩會(hui) 極大地催化貿易保護主義(yi) 情緒的釋放。受美歐債(zhai) 務危機影響,世界各國將更加重視通過出口緩解國內(nei) 壓力,經濟貿易政策自顧傾(qing) 向明顯。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李文溥表示,為(wei) 保護本國經濟,未來一段時期美國貿易保護主義(yi) 或有所抬頭,通過增加稅收、貿易壁壘等手段對中國出口進行幹預,對中國出口企業(ye) 進行打壓。因而今後一段時期我國企業(ye) 遭遇貿易摩擦的頻率仍將較高。
而籠罩在主權債(zhai) 務危機陰雲(yun) 下的歐洲,也開始頻頻舉(ju) 起貿易保護主義(yi) 大棒。今年以來歐洲經濟逐步被歐債(zhai) 危機推向冰冷深淵,但中歐貿易卻增長迅速,憑著勞動力成本等競爭(zheng) 優(you) 勢,中國出口的商品越來越多,但歐盟對此的抵製也越來越多。“今年以來,歐盟一係列舉(ju) 動釋放出一個(ge) 信號:其對華貿易政策愈加強硬,在債(zhai) 務壓力下,歐盟很有可能興(xing) 起貿易保護浪潮。”白明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專(zhuan) 家表示,應對來自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摩擦,建立和完善政府間的貿易救濟合作機製非常必要。比如說,今年3月,阿根廷工業(ye) 部對原產(chan) 於(yu) 中國的塑料注射器反傾(qing) 銷調查做出終裁,接受應訴企業(ye) 的價(jia) 格承諾方案 ,根 據 不 同 產(chan) 品 規 格 執 行0 .0179到0 .4629美元/件不等的FO B (裝運港船上交貨)最低限價(jia) 。這是我與(yu) 阿根廷乃至整個(ge) 拉美地區,首例在政府牽線搭橋下通過推動業(ye) 界對話達成的價(jia) 格承諾。這既保證了我在阿根廷注射器市場份額,又促進了出口經營秩序的健康發展。而這正是政府間多次磋商交涉的積極結果。
政府、協會(hui) 、企業(ye) 的積極聯動也是應對摩擦化解分歧的重要保障。涉案企業(ye) 應該積極應訴,有關(guan) 進出口商會(hui) 積極參與(yu) 對企業(ye) 應訴進行指導並與(yu) 國外起訴方對話溝通;政府主管部門高度重視業(ye) 界訴求,與(yu) 國外政府交涉磋商,維護企業(ye) 利益。此外,在現有機製下,通過業(ye) 界合作解決(jue) 貿易分歧存在更大的工作空間。
白明認為(wei) ,在應對來自新興(xing) 經濟體(ti) 的貿易摩擦的過程中,可能會(hui) 出現一些經驗不足或者之前沒有遇到過的新問題,無論是政府、協會(hui) 、還是企業(ye) 從(cong) 一開始就要重視並且注意積累經驗;就企業(ye) 層麵而言,中國企業(ye) 要提高自身產(chan) 品的競爭(zheng) 力,追求差異化競爭(zheng) ,與(yu) 新興(xing) 經濟體(ti) 市場產(chan) 品結構盡可能錯開。此外,也要增加合作的比重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