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半年,我國鐵礦石累計進口3.34億(yi) 噸,與(yu) 2010年同期相比增長8.1%,進口呈前高後低態勢。預計下半年鐵礦石供求關(guan) 係將逐漸趨於(yu) 寬鬆,進口鐵礦石價(jia) 格難以進一步大幅上漲,但國內(nei) 龐大的鋼鐵產(chan) 能、保障房工程的全麵開工將對市場構成有力支撐,鐵礦石價(jia) 格將繼續呈現高位振蕩整理態勢,即使有所回落,跌幅也將有限。
上半年鐵礦石進口量弱價(jia) 強
2011年上半年,我國鐵礦石累計進口3.34億(yi) 噸,與(yu) 2010年同期相比增長8.1%,進口呈前高後低態勢。其中第一季度進口1.77億(yi) 噸,第二季度進口1.57億(yi) 噸。受2010年國內(nei) 節能減排導致進口量下降製約,2010年第四季度鐵礦石協議價(jia) 格相對於(yu) 現貨價(jia) 處於(yu) 低位,加之鋼鐵企業(ye) 補庫需求等短期因素助推,年底前後,鋼鐵企業(ye) 大量進口鐵礦石,致2011年一季度超量進口,其中1月份進口量高達6897萬(wan) 噸,創單月進口量曆史新高。
進口值增幅遠高於(yu) 量增幅
2010年以來,鐵礦石價(jia) 格一路走高。海關(guan) 統計顯示,2011年上半年,我國鐵礦石進口金額537.77億(yi) 美元,同比增長54%,上半年進口均價(jia) (到岸價(jia) )160.89美元/噸,同比上漲47.95美元/噸,漲幅42.46%,相當於(yu) 比上年同期多支付1041.77億(yi) 人民幣。
其中第一季度進口均價(jia) 156.83美元/噸,第二季度進口均價(jia) 165.10美元/噸。月度進口均價(jia) 自2月份超越2008年8月曆史高點後持續攀升,屢創曆史新高,其中6月份進口均價(jia) 更高達167.76美元/噸,比上年同期上漲20%。
與(yu) 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2011年上半年納入中鋼協統計的80家大中型鋼鐵企業(ye) 利潤428億(yi) 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產(chan) 品銷售利潤率僅(jin) 為(wei) 2.91%,遠遠低於(yu) 全國工業(ye) 行業(ye) 平均利潤水平。
2011年上半年國際鐵礦石市場運行的明顯特征之一是高額利潤繼續向產(chan) 業(ye) 鏈上遊集聚,進口鐵礦石價(jia) 格高企在相當大程度上導致國內(nei) 鋼鐵行業(ye) 處於(yu) “高成本、低收益”的運行狀況。
雖然上半年進口量、值均呈上升態勢,但進口值增長幅度大大高於(yu) 進口數量增幅。這種量弱價(jia) 強的走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yu) 鐵礦石定價(jia) 機製從(cong) 傳(chuan) 統的年度作價(jia) 改為(wei) 季度或更短期造成的。
從(cong) 協議礦和現貨礦進口市場價(jia) 格運行軌跡可以看出,上半年尤其是第二季度,在國內(nei) 貨幣政策收緊,國家出台一係列房地產(chan) 調控政策、央行頻繁上調準備金率和存貸款率、日本東(dong) 北地區遭遇前所未有的強地震和巨大海嘯、鋼材價(jia) 格回落、港口鐵礦石庫存高企等多種因素疊加作用下,鐵礦石價(jia) 格並不具備大幅上漲的動力,但由於(yu) 協議價(jia) 格是根據前一季度的現貨指數價(jia) 格確定,而年初國內(nei) 對進口礦的旺盛需求極大地拉高了現貨市場價(jia) 格,因此雖然第二季度進口量環比第一季度出現下降,但協議價(jia) 格卻仍舊上漲了25%,呈現量弱價(jia) 強的詭異走勢,市場曾一度出現現貨價(jia) 格低於(yu) 協議價(jia) 格的倒掛現象。
下半年鐵礦石進口市場供求相對寬鬆 價(jia) 格高位震蕩
今年年初以來,雖然國家實行的一係列房地產(chan) 調控等政策,對鋼鐵行業(ye) 的影響逐步顯現。但由於(yu) 去庫存化、建築鋼材需求看好,以及各地加大保障房建設力度的消
息不絕於(yu) 耳,促成了鋼價(jia) 的“淡季不淡”。而鋼材價(jia) 格的超預期表現也推升了鐵礦石價(jia) 格的上漲力度。
與(yu) 此同時,一些鋼鐵企業(ye) 在資金偏緊、下遊需求放緩的情況下,更願意采購價(jia) 格較低、付款方式靈活的國產(chan) 礦,而對進口礦則減少或暫停進口,或轉以消耗港口現有高庫存為(wei) 主。為(wei) 趕在國際鐵礦石市場新增產(chan) 能集中釋放之前使利潤達到最大化,國際礦業(ye) 巨頭抓緊一切時間和機會(hui) 提高鐵礦石銷售價(jia) 格,如通過緊縮供貨,頻繁采用現貨招標的手法“哄抬”礦價(jia) ,以期在7、8月份的傳(chuan) 統淡季製造鐵礦石單邊上漲的行情。
短期內(nei) 平穩震蕩
7月中旬,在經過第二季度的市場低迷後,63.5%印度粉礦外盤報價(jia) 迅速反彈升高至184美元/噸,再度創下近3個(ge) 月新高,也在一定程度上為(wei) 四季度協議價(jia) 奠定了較高的現貨指數價(jia) 格基數。
但由於(yu) 目前價(jia) 格水平已處於(yu) 曆史高位,進口鐵礦石市場處於(yu) 進退兩(liang) 難的境地,一方麵,在“去庫存化”和國產(chan) 礦加速替代進口礦,以及缺乏鋼廠資金支持壓力下,礦價(jia) 難以繼續大幅上漲;另一方麵,在目前國內(nei) 鋼廠超高產(chan) 能持續釋放支撐下,礦價(jia) 又難以出現實質性下跌。
從(cong) 發展趨勢看,近年來鐵礦石壟斷價(jia) 格超高位運行導致的國內(nei) 外采礦業(ye) 產(chan) 能迅速釋放效應正逐漸顯現。鐵礦石市場供求格局將逐漸由緊平衡向相對寬鬆過渡,但短期內(nei) 我國進口鐵礦石依存度仍難以大幅降低,不確定、不穩定突發因素還會(hui) 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市場價(jia) 格走向。綜合考慮上述諸影響因素,預計下半年鐵礦石供求關(guan) 係將逐漸趨於(yu) 寬鬆,進口鐵礦石價(jia) 格難以進一步大幅上漲,但國內(nei) 龐大的鋼鐵產(chan) 能、保障房工程的全麵開工將對市場構成有力支撐,鐵礦石價(jia) 格將繼續呈現高位振蕩整理態勢,即使有所回落,跌幅也將有限。
鋼材市場“三高兩(liang) 低”
從(cong) 國內(nei) 看,鋼鐵行業(ye) 仍呈產(chan) 能過剩、供大於(yu) 求態勢。如下半年市場不發生重大變化,預計2011年全國粗鋼產(chan) 量可能會(hui) 超過6.5億(yi) 噸,甚至接近7億(yi) 噸。2011年上半年,在中央及地方政府不斷加大保障房建設力度拉動下,鋼鐵行業(ye) 景氣度好轉,鋼廠開工率一直處於(yu) 較高水平。
中鋼協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nei) 粗鋼產(chan) 量為(wei) 3.5054億(yi) 噸,同比增長9.6%。同期,出口鋼材2433萬(wan) 噸,進口鋼材803萬(wan) 噸,進口鋼坯28萬(wan) 噸,進出口相抵,折合淨出口粗鋼1700萬(wan) 噸,占上半年國內(nei) 粗鋼產(chan) 量的4.8%。
總體(ti) 而言,目前我國鋼材市場處於(yu) “三高兩(liang) 低”的狀況,即鋼鐵消費、產(chan) 量、成本均處在曆史高位,而行業(ye) 效益非常低,行業(ye) 發展階段處於(yu) 低位,鋼鐵企業(ye) 因貨幣信貸政策收緊而普遍處於(yu) 資金緊張狀況。
7、8月份是鋼材市場的傳(chuan) 統淡季,市場需求預期低迷,銷售不暢,出口難以有效分流國內(nei) 資源,加之鋼鐵等高能耗行業(ye) 下半年仍將麵臨(lin) 淘汰落後、節能減排和資源稅改革等政策壓力,鋼廠對采購價(jia) 位高企的進口鐵礦石較為(wei) 謹慎。預計國內(nei) 鋼材產(chan) 消仍將保持較快增長,第三季度後期,隨著1000萬(wan) 套保障房的集中開工,市場將重燃對建築鋼材的需求,鋼價(jia) 重心可能會(hui) 有所上移,並拉動鐵礦石需求,推高礦價(jia) 的上漲。2011年,全球鋼產(chan) 量快速增長。據世界鋼協統計,2011年1~5月,全球64個(ge) 產(chan) 鋼國生產(chan) 粗鋼6.3億(yi) 噸,同比增長7.3%。預計全年世界粗鋼產(chan) 量將達到15.05億(yi) 噸,比2010年增加約9200萬(wan) 噸。
中國價(jia) 格指數“難見廬山真麵目”
隨著境外礦業(ye) 三巨頭以季度、月度甚至現貨拍賣等定價(jia) 方式取代年度談判機製,鐵礦石價(jia) 格指數也越來越成為(wei) 直接影響礦價(jia) 的重要因素。最近,普氏能源資訊同意收購TSI母公司——環球鋼訊集團標誌著外資對中國大宗商品資訊市場的整合進一步深入和全球鐵礦石定價(jia) 指數進一步集中,也是普氏搶占鐵礦石定價(jia) 服務市場的一個(ge) 信號。
雖然中鋼協多次表示將推出我國自己的鐵礦石價(jia) 格指數,但卻始終“難見廬山真麵目”,而國內(nei) 現有的資訊機構推出的價(jia) 格指數又不具備權威性,難以與(yu) 境外企業(ye) 編製的指數相匹敵,我國鋼鐵企業(ye) 在與(yu) 國際競爭(zheng) 對手的博弈中又一次痛失話語權。
保障房工程肩負重任 汽車市場難有起色
房地產(chan) 市場:雖然在限貸、限購、限價(jia) 和保障房等國家各項房地產(chan) 政策調控下,上半年房價(jia) 過快上漲的勢頭得到明顯遏製,但房地產(chan) 市場依然活躍,需求十分旺盛,房價(jia) 並未大規模鬆動。
7月份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強調進一步貫徹落實各項調控政策,將限購令擴大至部分房價(jia) 上漲過快的二三線城市,以及確保今年1000萬(wan) 套保障性住房11月底前全部開工建設。隨著工地的陸續開工,建築用鋼材需求悄然增加。目前看來,今年鋼材需求的最大動力將來自政府主導的保障房建設。
汽車市場:受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購置稅優(you) 惠等有關(guan) 促進政策退出,以及部分城市出台汽車限購政策等影響,我國汽車產(chan) 銷在持續了兩(liang) 年的高速增長後,今年上半年增速大幅回落。數據顯示,2011年上半年我國汽車產(chan) 銷量同比僅(jin) 增長2.48%和3.35%。下半年,影響上半年發展的諸多不利因素仍然存在,我國汽車市場發展仍麵臨(lin) 著較大的不確定性和下行壓力。
海運費持續低位波動
多年來,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穀三大國際礦業(ye) 巨頭壟斷著全球近70%的鐵礦石海運貿易量。
國際鋼鐵協會(hui) 統計資料顯示,2009年全球鐵礦石出口貿易量為(wei) 9.6億(yi) 噸,澳大利亞(ya) 和巴西的占比約為(wei) 67%,其中澳大利亞(ya) 出口量為(wei) 3.81億(yi) 噸,巴西出口量為(wei) 2.66億(yi) 噸。中國鐵礦石進口約占全球鐵礦石進口貿易量的65%。
與(yu) 鐵礦石價(jia) 格談判相比,海運費變化對鋼鐵企業(ye) 采購成本的影響更大,也更易被礦石供應商用來左右銷售價(jia) 格。如2008年上半年全球鐵礦石海運費暴漲,巴西-中國海運費最高紀錄曾超過100美元/噸,已高於(yu) 鐵礦石自身銷售價(jia) 格,而2010年以來國際海運市場又一蹶不振,幹散貨物運價(jia) 持續低位徘徊。2010年,巴西圖巴朗-中國寶山鐵礦石年平均海運費水平為(wei) 26.34美元/噸,西澳-中國寶山為(wei) 10.40美元/噸,分別比2009年下跌9.0%和12.1%。2011年上半年,上述兩(liang) 條航線的鐵礦石平均海運費水平為(wei) 19.17美元/噸和7.37美元/噸,分別比上年同期的27.72美元/噸和10.97美元/噸大幅下降30.84%和32.82%。
海運費大幅波動與(yu) 鐵礦石定價(jia) 模式密切相關(guan) ,隨著鐵礦石定價(jia) 從(cong) 離岸價(jia) 模式轉變為(wei) 到岸價(jia) 模式,鋼廠麵臨(lin) 的海運費不確定因素風險加大,礦山及國際投行可以通過控製發貨節奏或炒作海運指數等衍生品人為(wei) 擴大運費波動幅度,從(cong) 而達到獲取額外海運費收益或間接提高鐵礦石離岸價(jia) 格的目的。
在傳(chuan) 統的年度定價(jia) 模式下,鐵礦石是按照FOB價(jia) 格進行結算的,海運費用由買(mai) 方承擔但據估算,中國自澳大利亞(ya) 進口的鐵礦石中,大約有一半是鋼廠委托礦山公司代為(wei) 租船的。金融危機後,越來越多的國內(nei) 中小鋼廠獲得與(yu) 境外礦山簽署長期協議的機會(hui) ,這就給礦商更多在海運市場施展“身手”,利用租船和運費價(jia) 差大賺一把的機會(hui) 。
而在季度定價(jia) 模式下,結算價(jia) 是參照到岸價(jia) 格進行計算的,離岸價(jia) 格則根據現貨鐵礦石中國到岸價(jia) 格扣除海運費倒推得出。為(wei) 間接提高銷售價(jia) 格,礦石供應商會(hui) 盡量壓低海運費在鐵礦石到岸價(jia) 格中的比例,普遍做法是采用扣除自有船隻海運成本的方式結算離岸價(jia) 格。
這意味著海運費水平越低,扣除的成本就越少,礦石結算價(jia) 格(離岸價(jia) )就越高。這就是為(wei) 什麽(me) 雖然2010年以來鐵礦石價(jia) 格飛漲、礦石運力緊張,但國際航線運費卻仍始終保持低迷的原因。這也從(cong) 一個(ge) 側(ce) 麵體(ti) 現了礦業(ye) 巨頭對海運市場的強大操控能力。
國產(chan) 市場份額不斷擴大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國內(nei) 鋼鐵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生鐵、粗鋼產(chan) 量連創新高。2010年全國粗鋼產(chan) 量達到了6.27億(yi) 噸的曆史最高水平,而今年更是有望突破6.5億(yi) 噸。
對鐵礦石的需求也逐年增加,海關(guan) 統計顯示,我國鐵礦石進口量從(cong) 2001年的9231萬(wan) 噸猛增至2010年的6.19億(yi) 噸。
同期,進口值從(cong) 25.03億(yi) 美元迅速擴大至794.27億(yi) 美元,在我國商品進口總值中的占比從(cong) 1.03%提升至5.69%,成為(wei) 僅(jin) 次於(yu) 原油的第二大進口初級商品。
在進口鐵礦石量、值突飛猛進之時,國內(nei) 采礦業(ye) 規模也迅速擴大,鐵礦石產(chan) 量大幅增加。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國內(nei) 鐵礦石以10.72億(yi) 噸的產(chan) 量再度刷新曆史紀錄,與(yu) 2006年的5.88億(yi) 噸相比,增長幅度高達82.3%。
鐵礦石市場正逐漸從(cong) 供不應求向相對寬鬆過渡。如2011年上半年,國內(nei) 生鐵產(chan) 量3.25億(yi) 噸,折算成鐵礦石需求5.2億(yi) 噸,同期鐵礦石進口量為(wei) 3.34億(yi) 噸,國內(nei) 原礦產(chan) 量為(wei) 5.75億(yi) 噸,折算成品礦2.61億(yi) 噸,國產(chan) 礦與(yu) 進口礦之和超過國內(nei) 鐵礦石需求7500萬(wan) 噸。這說明當前國內(nei) 鐵礦石市場真實供求關(guan) 係並不緊張。
近年來,高企的進口鐵礦石價(jia) 格極大地刺激了國內(nei) 礦山的開發速度,而國產(chan) 礦的使用比例在不斷提高的同時也對進口礦價(jia) 的快速大幅上漲起到一定的抑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