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liang) 年來,在日益嚴(yan) 峻的技術性貿易壁壘(TBT)形勢下,廣東(dong) 遭遇TBT的直接損失卻從(cong) 241.49億(yi) 美元,下降到105.66億(yi) 美元,廣東(dong) 應對TBT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
近日,廣東(dong) 省WTO/TBT通報谘詢研究中心(中心)主任陳權告訴記者,廣東(dong) 省質監局充分發揮中心的作用,積極參與(yu) 世界貿易組織技術性貿易措施評議機製,在TBT通報評議、主動應對、加強研究等方麵下工夫,不斷成功破解歐盟、韓國、澳大利亞(ya) 等國家電視機、電池、燈具和服裝等技術性貿易壁壘,為(wei) 我國貿易出口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
目前,技術性貿易壁壘已經超過反傾(qing) 銷,以設置TBT為(wei) 主的貿易保護日趨嚴(yan) 重,成為(wei) 影響我國出口的第一大非關(guan) 稅壁壘。據悉,我國每年遭遇TBT的直接損失超過500多億(yi) 美元,而廣東(dong) 更是“重災區”,損失占了全國損失的一半。2007年至今,我國接收國外TBT通報7297條,其中來自美國的通報數量位居首位,加拿大、歐盟、日本緊隨其後。廣東(dong) 作為(wei) 出口大省,近些年所遇到的問題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對我國外貿出口產(chan) 生重大影響。
幾年來,廣東(dong) 是如何有效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呢?陳權認為(wei) ,為(wei) 抓住困擾廣東(dong) 經濟發展的熱點問題,該中心按照廣東(dong) 省質監局“十一五”規劃,以破解難題為(wei) 重點,加強TBT的研究,及時收集、整理、跟蹤,逐步建立多層次產(chan) 業(ye) 預警機製;加強與(yu) 國外貿易夥(huo) 伴之間的溝通與(yu) 對話,及時向企業(ye) 和有關(guan) 政府部門提供國內(nei) 外市場的動態數據和分析報告,為(wei) 企業(ye) 的生產(chan) 經營提供技術檢測服務和多種形式的技術支持,協助解決(jue) 有關(guan) 貿易爭(zheng) 端。
能否在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生效前將其化解,關(guan) 係著國家和企業(ye) 的經濟利益。為(wei) 此,該中心把組織企業(ye) 對WTO/TBT通報開展評議,作為(wei) 幫助企業(ye) 應對TBT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從(cong) 而把握破壁的主動權。近年來,該中心的TBT工作機構與(yu) 美的、格力等135家企業(ye) 和行業(ye) 協(學)會(hui) 簽訂了TBT應對服務協議,建立了聯合應對貿易技術壁壘工作機製。2009年12月,該中心組織對歐盟燈具技術要求的法案進行評議。為(wei) 使評議更加貼近企業(ye) 實際,反映企業(ye) 聲音和解決(jue) 企業(ye) 問題,該中心決(jue) 定由國家燈具質量監督檢測中心(中山)和中山市古鎮鎮政府聯合承辦此次評議會(hui) ,對不符合世貿組織的《TBT協定》提出了反對意見。歐盟在收到中方意見後,修改了主要的技術要求,使該省燈具企業(ye) 每年免遭近40億(yi) 元的巨大損失。目前,該中心共組織承辦國家級通報評議會(hui) 46次,為(wei) 我國產(chan) 品出口爭(zheng) 取了主動,有效破解了壁壘,對創造公平貿易環境、促進我國對外貿易起到了積極作用。
在技術性貿易壁壘形成後,能否采取有效應對措施,對規避出口風險非常重要。為(wei) 此,該中心運用TBT預警和快速反應機製,對企業(ye) 應對TBT、規避出口風險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是通過對國內(nei) 外有關(guan) 出口商品技術標準、技術法規、動態等相關(guan) 信息的采集和整理,製成TBT預警信息對外發布;二是根據風險預測、預報、預警的不同級別,按不同程序加以應對,以提高對TBT的反應速度。三是建立和形成了政府部門、技術機構、企業(ye) 三方互動體(ti) 係。2006年4月,廣州市TBT聯合應對體(ti) 係協調相關(guan) 政府部門、技術機構、企業(ye) 三方互動,各展所長,在幫助當地鍾表企業(ye) 積極應對歐盟RoHS指令技術性貿易壁壘,提出了尋找替代材料和替代技術、提高檢測手段、改善供應鏈的應對思路,規避了因RoHS指令帶來的出口風險,確保了廣東(dong) 鍾表業(ye) 的出口。
為(wei) 提升應對TBT的水平和能力,針對該省大宗玩具、家電等出口商品,該中心加強了對TBT的研究工作,積極開展了WTO/TBT通報谘詢製度和工作等基礎性研究、玩具和家電遭遇TBT的研究、應對歐盟RoHS、EuP指令對策研究,以及歐盟、南美、東(dong) 盟主要國家TBT市場準入、解決(jue) 方案等研究,提升了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