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內(nei) ,北京航濟國際物流公司的報關(guan) 經理萬(wan) 斌將報關(guan) 單遞進北京海關(guan) 的報關(guan) 窗口,海關(guan) 人員輕點鼠標,計算機中自動彈出“低風險快速放行”對話框,十幾秒鍾就辦完了通關(guan) 手續。
這是海關(guan) 推行分類通關(guan) 後帶來的新變化。首都機場海關(guan) 審單處處長諸建說:“分類通關(guan) 運用信息化手段、參數化管理,實現了審單作業(ye) 由‘人管’向‘機管’的轉變,不僅(jin) 提高了工作效率,還提高了海關(guan) 監管工作的針對性。”
傳(chuan) 統通關(guan) 模式下,海關(guan) 對每一票進出口貨物都要逐票進行審核,審核內(nei) 容包括48項,平均每票單據要花費10—15分鍾時間,高峰期,首都機場海關(guan) 日均接單三四千份。
2009年6月,北京海關(guan) 在全國率先啟動出口分類通關(guan) ,2010年7月啟動進口貨物分類通關(guan) 。分類通關(guan) 改革後,海關(guan) 根據企業(ye) 的貿易性質、進出口商品的品類等幾十項參數,分別設計了快速放行、一般審核、重點審核等3種通關(guan) 模式,八成以上報關(guan) 單實現了快速處理。北京口岸進出口貨物平均通關(guan) 速度提高了1/3以上。2010年,北京天竺綜保區實現進出口總值131億(yi) 美元,海關(guan) 稅收20.78億(yi) 元人民幣,兩(liang) 項指標在全國17家綜保區中均居領先地位。
今年上半年,北京海關(guan) 已有53.4%的進出口報關(guan) 單實現了分類通關(guan) 。8月份以後,分類通關(guan) 將在北京全關(guan) 區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