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十二五”,廣東(dong) 推進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為(wei) 加速提升我省自主創新能力和產(chan) 業(ye) 綜合競爭(zheng) 力,各城市紛紛出台相關(guan) 規劃。廣東(dong) 如何嫁接中心城市香港的優(you) 勢實現發展價(jia) 值最大化?基於(yu) 此,香港貿發局首席經濟師邱麗(li) 萍昨日代表貿發局接受了南都記者的專(zhuan) 訪。介紹香港企業(ye) 對內(nei) 地投資環境的看法與(yu) 見解及香港對未來經濟形勢的判斷。
電子產(chan) 品成粵港主要貿易項目
南都:目前廣東(dong) 在推動謀發展、調結構、促轉型,港商在廣東(dong) 的發展狀況如何?兩(liang) 地業(ye) 界聯手,哪些領域的發展前景最被看好?
邱麗(li) 萍:“十二五規劃”另一重點是加快內(nei) 地現代服務業(ye) 的發展,為(wei) 香港服務業(ye) 帶來重要契機。因為(wei) 香港是一個(ge) 以服務業(ye) 為(wei) 主的國際城市,第三產(chan) 業(ye) 占生產(chan) 總值超過九成。具體(ti) 來說,六項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的發展值得留意:環保、醫療服務、教育服務、檢測及認證、創新科技和文化及創意產(chan) 業(ye) 。隻要兩(liang) 地業(ye) 界連手,必定能達到優(you) 勢互補,互惠雙贏。
南都:我們(men) 注意到,今年1至5月,粵港貿易進出口值為(wei) 760.5億(yi) 美元,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43.5%。其中哪個(ge) 行業(ye) 增長速度最快?原因是什麽(me) ?
邱麗(li) 萍:根據香港貿易數字,2011年1至5月,香港與(yu) 中國內(nei) 地進出口總額達1742億(yi) 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6 .2%。當中香港出口往內(nei) 地金額達905億(yi) 美元,增長16 .8%,香港從(cong) 內(nei) 地進口達837億(yi) 美元,增長15 .6%。雖然香港沒有粵港貿易統計的詳細數字,但香港與(yu) 內(nei) 地貿易,主要以粵港貿易為(wei) 主,而當中又以電子產(chan) 品為(wei) 主要貿易項目。今年1至5月,香港電子產(chan) 品出口往內(nei) 地金額達606億(yi) 美元,增長17 .7%,而香港從(cong) 內(nei) 地進口電子產(chan) 品達483億(yi) 美元,增長16 .8%。電子產(chan) 品進出口於(yu) 期內(nei) 合共占內(nei) 地與(yu) 香港貿易總額62.5%。粵港貿易受惠於(yu) 世界電子產(chan) 品市場暢旺,廣東(dong) 省的電子加工貿易增加,直接刺激香港出口、特別是轉口外地電子元器件往內(nei) 地,包括各種集成電路及半導體(ti) 組件及器件。而廣東(dong) 省生產(chan) 的各種電子產(chan) 品,部分亦先出口往香港,再轉口往外地市場。
香港關(guan) 注六項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南都:國家“十二五”規劃列出了七大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給港企帶來了什麽(me) 商機?
邱麗(li) 萍:中央支持香港培育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成為(wei) 新的經濟增長動力。香港政府早前亦提出並支持發展六項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拓展合作和服務範圍,六項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即香港特區政府2009-10年施政報告所提出:環保、醫療服務、教育服務、檢測及認證、創新科技和文化及創意產(chan) 業(ye) 。香港可利用自由港、低稅製等優(you) 勢為(wei)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提供配套服務,與(yu) 相關(guan) 行業(ye) 組成“產(chan) 業(ye) 鏈”。
南都:港企參與(yu) 的積極性如何?
邱麗(li) 萍:港商現時密切留意七大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具體(ti) 規劃及發展措施,以尋找內(nei) 地市場商機。例如在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產(chan) 業(ye) 發展方麵,內(nei) 地對各種環保技術及電子信息科技需求殷切,而香港公司長久以來累積不少專(zhuan) 業(ye) 科技項目管理經驗。此外,香港的公證公司提供的檢測及認證服務,其獨立性享有高度評價(jia) 。所以港商大可利用香港的相關(guan) 優(you) 勢,為(wei) 內(nei) 地企業(ye) 提供包括能源審計檢測、產(chan) 品認證等服務,推動相關(guan)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
南都:在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發展中,內(nei) 地港企有何訴求?
邱麗(li) 萍:內(nei) 地港企希望能更快取得內(nei) 地發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具體(ti) 規劃及措施的信息,包括不同內(nei) 地單位或企業(ye) 對於(yu) 資金、技術、設備及零部件的需求,及他們(men) 與(yu) 港商合作的意願。
此外,內(nei) 地港企亦希望他們(men) 可以與(yu) 內(nei) 地企業(ye) 一樣,享受有關(guan) 優(you) 惠。不少港資企業(ye) 表示,不太了解如何取得內(nei) 地不同政府部門的標準/技術要求,例如對節能環保業(ye) 務的有關(guan) 環保及排放標準,對生物製藥、新能源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相關(guan) 產(chan) 品的認證要求及技術標準等。
“香港服務業(ye) 並沒有隻往長三角走”
南都:有別於(yu) 珠三角以製造業(ye) 為(wei) 主的情況,港資公司在上海以及華東(dong) 地區的投資以服務業(ye) 比例較高,為(wei) 何服務業(ye) 會(hui) 往長三角走?
邱麗(li) 萍:中國內(nei) 地市場龐大,不同地域的市場情況會(hui) 有差別,亦有不同的特質和需要。以往,很多香港的製造商會(hui) 在珠三角地區投資,因為(wei) 在地理上較接近,較方便管理;服務業(ye) 方麵,其實珠三角和長三角可謂是不同的市場,擁有不同的特質,同時發展兩(liang) 個(ge) 地區的市場並沒有矛盾,所以我們(men) 認為(wei) 並沒有香港服務業(ye) 隻往長三角走的情況。事實上,近年港商亦非常積極在珠三角拓展服務業(ye) ,例如,貿發局今年首季在廣州舉(ju) 辦的“升級轉型·香港博覽”,獲得香港服務業(ye) 界的踴躍支持,反映港商亦十分熱衷開拓珠三角市場。
南都:在你們(men) 看來,長三角與(yu) 珠三角的投資環境與(yu) 各自的優(you) 勢在哪裏?在未來的規劃發展中,目前似乎已出現港企加大對長三角的投資力度?
邱麗(li) 萍:如果是製造業(ye) ,我們(men) 的調查所知,部分企業(ye) 因客戶或市場需要,有計劃在長三角新建廠房或擴充現有生產(chan) 線,但是以擴產(chan) 居多,隻有小部分會(hui) 把珠三角的生產(chan) 關(guan) 閉。服務業(ye) 方麵,長三角與(yu) 珠三角同是內(nei) 地經濟中心,從(cong) 市場開發角度看,港企無理由不考慮加大對長三角的投資。但與(yu) 製造業(ye) 的情況一樣,長三角和珠三角市場是可以同時發展的。我們(men) 之前的調查顯示,如從(cong) 未進入內(nei) 地市場的香港服務業(ye) ,多會(hui) 選擇珠三角為(wei) 切入店,如已進入內(nei) 地市場(以珠三角為(wei) 多),擴充業(ye) 務比較多會(hui) 選擇長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