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ya) 總理吉拉德(Julia Gillard)7月10日下午宣布,澳大利亞(ya) 政府擬從(cong) 明年7月開始征收碳稅,每噸23澳元(約合人民幣160元)。
按照方案,征收碳稅對象為(wei) ,電力、交通、工業(ye) 和礦業(ye) 等500家高碳排放企業(ye) ,它們(men) 占澳大利亞(ya) 碳排放總量的60%以上。
碳稅征收3年後,將正式過渡為(wei) 溫室氣體(ti) 總量控製和排放交易機製。
作為(wei)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所有發達國家中最高的國家,澳大利亞(ya) 此舉(ju) 的主要目的是為(wei) 了發展清潔能源。目前,澳大利亞(ya) 80%的電力供應來自於(yu) 火電。
澳大利亞(ya) 7月10日同時發布了清潔能源計劃,超過130億(yi) 澳元將被投向清潔能源項目。
該方案需要在下半年獲得澳大利亞(ya) 國會(hui) 通過。如能獲得國會(hui) 通過,澳大利亞(ya) 將成為(wei) 繼歐盟、新西蘭(lan) 之後的第三個(ge) 有望在全國範圍內(nei) 引入碳交易機製的發達國家。
澳大利亞(ya) 方案對中國的影響受到關(guan) 注,“中國每年從(cong) 澳大利亞(ya) 進口大量的資源,比如鐵礦石和煤炭等,澳大利亞(ya) 出口型企業(ye) 很有可能會(hui) 把增加的成本,通過抬高出口價(jia) 格,轉嫁給中國的進口商”。中創碳投有限公司戰略總監錢國強預計。
碳價(jia) 機製方案已定
嚴(yan) 格意義(yi) 來說,澳大利亞(ya) 將實行的是碳價(jia) 機製方案,方案的前三年類似於(yu) 征收碳稅,之後過渡為(wei) 市場機製。
這將是歐洲以外最大規模的碳排放限製方案。澳大利亞(ya) 政府希望,到2020年可以減少1.59億(yi) 噸碳排放,與(yu) 2000年相比減排5%。
“相當於(yu) 少開4500萬(wan) 輛車。”吉拉德說。
前三年碳價(jia) 采取固定機製,2012年7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碳價(jia) 從(cong) 每噸23澳元開始,每年增長2.5%。
受控於(yu) 碳價(jia) 的企業(ye) 名單包括,國際電力(International Power)、TRU能源(TRUenergy)等電力企業(ye) ,布魯斯科(BlueScope)、一鋼(OneSteel)等鋼鐵公司以及力拓(Rio Tinto)、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和伍德賽德(Woodside Petroleum)等礦產(chan) 資源和石油巨頭。
“該方案目前階段的特征是,相當於(yu) 是對大型排放企業(ye) 征收碳稅。每個(ge) 企業(ye) 到年底時需向政府提交其排放數據,並按要求繳納碳價(jia) 。政府並不允許企業(ye) 提前無限量購買(mai) 固定價(jia) 格的碳排放權,並將多餘(yu) 的碳排放權留存到未來使用,因此目前在固定碳價(jia) 機製下企業(ye) 間不存在碳排放權交易的空間。”錢國強說。
每噸23澳元的碳價(jia) 已經高於(yu) 歐盟EU ETS的碳價(jia) ,過去一年裏EU ETS的平均碳價(jia) 為(wei) 每噸15.42歐元(相當於(yu) 20.45澳元)。
但是,澳大利亞(ya) 企業(ye) 不能使用國際抵消機製產(chan) 生的信用額,來衝(chong) 抵其國內(nei) 固定價(jia) 格的排放權,因此,“這一機製也沒有為(wei) 清潔發展機製(CDM)等抵消機製提供新的機會(hui) ,現階段對國際碳市場的主要影響是提振市場信心”。錢國強評價(jia) 。
從(cong) 2015年7月1日開始,澳大利亞(ya) 擬開展碳交易機製,碳價(jia) 將由市場決(jue) 定,同時,政府每年發放的配額數量將會(hui) 實行“總量控製”。
“一旦碳交易開始,澳大利亞(ya) 的碳價(jia) 在2020年有可能達到每噸32澳元。”彭博新能源財經谘詢公司悉尼研究團隊負責人Seb Henbest說。
不過,能否順利過渡到碳交易仍有變數。
“實施碳交易還需為(wei) 被涵蓋的行業(ye) 設定排放總量控製目標,並按一定的標準將排放權分配給每個(ge) 排放實體(ti) 等。這也就意味著今後政府還需在總量控製目標和排放權分配等問題上提出新的方案,這難免會(hui) 遇到各種阻力,經曆一番複雜的談判和妥協,這些工作能否順利推進,還要取決(jue) 於(yu) 固定碳價(jia) 機製的具體(ti) 實施情況。”錢國強評論說。
清潔能源計劃發布
實施碳價(jia) 機製,目的是為(wei) 了讓澳大利亞(ya) 走向清潔能源的未來,“碳價(jia) 會(hui) 為(wei) 清潔技術,特別是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刺激。政府會(hui) 引導市場信號,使新技術的投資成本盡可能低”。澳大利亞(ya) 7月10日同時發布的清潔能源計劃說。
由於(yu) 引入碳價(jia) 機製,電費將上漲10%,天然氣費用將上漲9%,食品和日用品成本每周將增加近1元。
為(wei) 此,澳大利亞(ya) 政府將預期前三年可獲得的278億(yi) 澳元(約合300億(yi) 美元)收入,用於(yu) 補貼家庭;支持就業(ye) ;發展清潔能源。
這筆收入將首先用於(yu) 補償(chang) 受影響家庭,澳大利亞(ya) 政府通過固定碳價(jia) ,取得的一半以上的收入,將通過增加補貼和減稅等方式,為(wei) 90%受影響家庭提供補償(chang) ,並通過稅製改革,使民眾(zhong) 無需提交退稅申請就能獲得補償(chang) 。
接下來將援助高排放產(chan) 業(ye) 。澳大利亞(ya) 政府打算,在最初3年投入92億(yi) 澳元(98.9億(yi) 美元),用於(yu) 援助高排放產(chan) 業(ye) ,比如鋁業(ye) 、鋼鐵業(ye) 、紙漿業(ye) 等支柱產(chan) 業(ye) 免遭“扼殺”。
煤炭業(ye) 在高排放產(chan) 業(ye) 中將獲得最大援助,在接下來6年,將獲得澳大利亞(ya) 政府13億(yi) 澳元的援助。
不過,采取碳價(jia) 的最重要目的是清潔能源,“走向清潔能源的未來,不隻是簡單地使我們(men) 的工業(ye) 持續繁榮,也包括為(wei) 清潔能源的發展提供平台”。澳大利亞(ya) 氣候變化部長雷格·康貝特(Greg Combet)稱。
“碳價(jia) 在2020年前,將幫助拉動200億(yi) 澳元可再生能源的投資。”澳大利亞(ya) 清潔能源委員會(hui) 戰略總監Kane Thornton說。
根據清潔能源計劃,超過130億(yi) 澳元將被投向清潔能源項目。
澳大利亞(ya) 還設立了2億(yi) 澳元的清潔技術方案、3億(yi) 澳元的鋼鐵業(ye) 轉型計劃、13億(yi) 澳元的“煤礦工業(ye) 就業(ye) 計劃”等,為(wei) 食品、鋼鐵和煤礦等工業(ye) 部門提供補償(chang) ,幫助他們(men) 采納先進技術,使用新能源或提高能效。
到2050年,所有可再生能源發電將占澳大利亞(ya) 的40%,澳大利亞(ya) 政府亦希冀迎來大型太陽能發電廠的新時代。
澳大利亞(ya) 政府最近宣布,資助4.64億(yi) 澳元給Solar Dawn公司,這是建設在昆士蘭(lan) 州欽奇拉(Chinchilla)的太陽能光熱發電廠;另一個(ge) 位於(yu) 新南威爾士州的Moree Solar Farm太陽能光伏發電廠,則得到澳大利亞(ya) 政府3.07億(yi) 澳元的資助。
這兩(liang) 個(ge) 發電廠預計從(cong) 2015年開始運行,將會(hui) 是世界上最大的兩(liang) 個(ge) 太陽能發電廠,為(wei) 11.5萬(wan) 戶澳大利亞(ya) 家庭提供足夠電力。
正在維多利亞(ya) 州建設耗資10億(yi) 澳元的麥克阿瑟風電場(Macarthur wind farm)的AGL能源公司稱,會(hui) 支持碳價(jia) 的引入,可以“盡可能快地為(wei) 投資提供確定性”。
成敗尚不確定
盡管目前吉拉德已得到包括綠黨(dang) 和獨立議員的支持,考慮到綠黨(dang) 在參議院掌握打破平衡的關(guan) 鍵票,碳價(jia) 機製計劃在年內(nei) 獲得國會(hui) 通過的可能性較大。不過,成敗尚不確定。
來自企業(ye) 的反對聲音很大。
英美資源集團(Anglo American Plc)稱,吉拉德的提議將把澳大利亞(ya) 的煤礦產(chan) 業(ye) 投資、以及4萬(wan) 個(ge) 工作崗位至於(yu) 危險之中。
鋁生產(chan) 商預計,由於(yu) 吉拉德的計劃,他們(men) 的生產(chan) 成本將在第一年提高1.2億(yi) 澳元,到2020年則將提高4億(yi) 澳元。“新政策會(hui) 使本地生產(chan) 商,在海外競爭(zheng) 者麵前處於(yu) 不利地位。”澳大利亞(ya) 鋁業(ye) 委員會(hui) 稱。
澳大利亞(ya) 擬明年7月征碳稅 中國進口價(jia) 格或上升
澳大利亞(ya) 鋁業(ye) 委員會(hui) 執行理事長Miles Prosser稱,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將難以吸引投資,如果失去了這些投資,對澳大利亞(ya) 是一個(ge) 傷(shang) 害,但是全球溫室氣體(ti) 排放不會(hui) 減少。
“海外煤礦購買(mai) 商有可能轉向其他國家,迫使澳大利亞(ya) 煤礦關(guan) 閉。”澳大利亞(ya) 煤礦聯合會(hui) 發表聲明。
事實上,澳大利亞(ya) 前任總理陸克文,之前提出的碳排放交易方案,在澳大利亞(ya) 聯邦議會(hui) 曾多次受阻。
吉拉德接替陸克文擔任工黨(dang) 領袖後,做出妥協,改變陸克文一步到位引入碳交易機製的做法,打算分步驟進行,先實施固定碳價(jia) 機製,再引入碳交易機製。
目前,吉拉德已經成為(wei) 13年來最不受歡迎的澳大利亞(ya) 總理,她把寶押在“碳價(jia) 機製”上,希望若成功推行,將極大提高其政治聲望,為(wei) 參與(yu) 2013年大選贏得重要政治籌碼。
澳大利亞(ya) 反對黨(dang) 領袖艾伯特(Tony Abbott)則承諾,如果他能上台,將撤銷吉拉德政府的方案。
盡管方案還待通過,對中國的潛在影響已經受到關(guan) 注。
“中國每年從(cong) 澳大利亞(ya) 進口大量的資源,比如鐵礦石和煤炭等,澳大利亞(ya) 出口型企業(ye) 很有可能會(hui) 把增加的成本,通過抬高出口價(jia) 格,轉嫁給中國的進口商。中國的通貨膨脹壓力也會(hui) 隨之加大。”錢國強預計。
不過,由於(yu) 澳大利亞(ya) 政府的補貼——排放密集的出口型行業(ye) 將獲得補貼,這些企業(ye) 將在第一年內(nei) 獲得所有企業(ye) 年均碳價(jia) 支出94.5%的補貼,其他非排放密集型出口企業(ye) 也能在第一年內(nei) 獲得66%的補貼。該補貼將以每年1.3%的幅度逐年下降。
這意味著,在方案實行的初期,企業(ye) 成本的增加有限,“主要看企業(ye) 能否自身消化成本,否則,就一定會(hui) 轉嫁給中國的進口商。”錢國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