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yu) 相關(guan) 部委對食用油限價(jia) 延續,國內(nei) 一些油脂加工企業(ye) 為(wei) 降低持續數月的效益虧(kui) 損,放慢生產(chan) 速度,導致目前在大連北良港、青島港、秦皇島、天津港[8.29 -0.12% 股吧]等港口滯壓了近700萬(wan) 噸進口大豆。
去年11月底,為(wei) 了控製物價(jia) 上漲,國家發改委對中糧、益海嘉裏、中紡和九三糧油等食用油企業(ye) 巨頭實行限價(jia) 措施,要求到今年3月份底,這些企業(ye) 不得上調小包裝食用油價(jia) 格。今年兩(liang) 會(hui) 結束後,國家發改委為(wei) 求物價(jia) 繼續穩定,駁回了中糧和益海嘉裏等食用油企業(ye) 解除小包裝食用油“限價(jia) 令”的申請,再次延遲了食用油限價(jia) 政策。
按照中糧、益海嘉裏等內(nei) 部人士的說法,國家發改委原計劃將食用油限價(jia) 延續到今年6月底,但在5月份,國內(nei) 多家糧油大型企業(ye) 就接到官方的指令,要求在6月底之後,食用油限價(jia) 繼續延長,一直延期至今年8月15日。
大型食用油企業(ye) 的品牌產(chan) 品不漲價(jia) ,中小型企業(ye) 的產(chan) 品價(jia) 格也既然漲不起來,再有國家在不允許食用油大型企業(ye) 漲價(jia) 的同時,也會(hui) 給予被限價(jia) 企業(ye) 一定的“補貼”,例如今年1月中旬,國家糧食局對中糧、益海嘉裏、中紡、九三油脂、匯福五家糧油企業(ye) 定向銷售共計約50萬(wan) 噸食用油原料,以緩解食用油加工企業(ye) 困難局麵。
國家定向銷售的食用油原料價(jia) 格都比市場價(jia) 格明顯偏低,比如,定向銷售的菜子油8900元/噸,比市場價(jia) 低1000元/噸左右;定向銷售的大豆3500元/噸,比市場價(jia) 低200-300元/噸。
在限價(jia) 政策延續之後,國家糧食局又先後啟動了兩(liang) 批定向銷售。6月份啟動的第三批定向投放的大豆是212萬(wan) 噸,菜籽油是45萬(wan) 噸,價(jia) 格都同樣比市場價(jia) 格偏低。
雖然有國家給予中糧、益海嘉裏、中紡、九三油脂的定向食用油原料價(jia) 格偏低,但由於(yu) 生產(chan) 規模較大,而獲得國家的定向銷售食用油原料數量很有限,導致這些企業(ye) 普遍反映受限價(jia) 政策影響虧(kui) 損嚴(yan) 重。
終端價(jia) 格產(chan) 品受限,為(wei) 了減小虧(kui) 損,一些企業(ye) 選擇了停工減產(chan) ,甚至把已經進口回國的大豆也滯留積壓在港口。據九三油脂內(nei) 部人士所說,目前在北良港內(nei) 滯壓的進口大豆企業(ye) 就有九三油脂在內(nei) 。
多家接受采訪的油脂加工企業(ye) 都表示,企業(ye) 選擇把大豆滯壓在港口純屬無奈選擇。據中國華[0.15 0.00%]糧物流集團北良有限公司貨商處處長王欽介紹,貨主在港口倉(cang) 庫存放大宗商品一般有一個(ge) 30天的免息期,過了免息期後,貨主要繳納0.6元/噸天的滯期費。他舉(ju) 例說,僅(jin) 僅(jin) 一家小型製油企業(ye) ,按照1萬(wan) 噸左右的港口庫存量,如果不及時拉走存放的大豆,一天就要繳納滯期費6000元,一個(ge) 月下來就要18萬(wan) 元。
有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還表示,除了限價(jia) 令之外,今年上半年以來,大豆加工企業(ye) 也鬧起了“錢荒”。主要原因是由於(yu) 央行今年實施“一月一提準”、“隔月一加息”的趨緊貨幣政策,導致企業(ye) 資金利息成本加大,這種情況可能還會(hui) 延續一段時間。
有業(ye) 內(nei) 人士還認為(wei) ,7月或許央行還會(hui) 有一次加息,但下半年貨幣政策會(hui) 隨著通脹得到控製而逐步放鬆,屆時大豆加工企業(ye) 的資金鏈可能會(hui) 相對寬鬆,大豆低迷行情會(hui) 有所扭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