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期頻頻傳(chuan) 出出口退稅調整的消息,財政部有關(guan) 負責人對財新記者表示,正在討論出口退稅政策調整,但具體(ti) 如何調整,“現在還不好說”。
2010年初,即有消息稱財政部、發改委、商務部等多部門正在醞釀降低和取消以 “兩(liang) 高一資”(高耗能、高汙染、資源性)為(wei) 主的部分產(chan) 品的出口退稅。財政部3月曾提出一套調整方案,並在4月初會(hui) 同發改委、商務部等部門討論。
此後,有關(guan) 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下調的消息逐漸細化。多家媒體(ti) 報道稱,由於(yu) 麵臨(lin) 貿易摩擦,鋁型材的出口退稅率可能會(hui) 從(cong) 13%下調至9%。另外,紡織企業(ye) 中也傳(chuan) 出出口退稅將下調,且幅度較大,在五個(ge) 百分點左右。
這些消息並未得到政府部門及行業(ye) 協會(hui) 的證實。財政部相關(guan) 負責人接受財新記者采訪時表示,出口退稅政策調整正在討論中,但具體(ti) 如何調整尚不能確定。
6月14日舉(ju) 行的2011年中國麻紡行業(ye) 協會(hui) 常務理事會(hui) 上,中國紡織工業(ye) 協會(hui) 會(hui) 長杜鈺洲表示,降低紡織品出口退稅率,純屬傳(chuan) 言,到目前為(wei) 止,國家沒有這方麵的政策改變。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6月15日也對財新記者表示,總體(ti) 來講,出口退稅不應有太大變化,但個(ge) 別種類比如高耗能、高汙染的產(chan) 品,降低退稅是完全有可能的。
他同時表示,出口退稅在過去幾年中被大家詬病,原因就是調整頻繁,作為(wei) 一項政策,應該保持總體(ti) 穩定。
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政府先後七次上調出口退稅率,涉及的商品稅號超過8000個(ge) (次),其中,已有1971個(ge) 稅號商品實現了出口全額退稅。
近期傳(chuan) 言下調的諸多商品,出口退稅率在金融危機期間均有較大幅度上調:鋁型材的出口退稅率在2007年被取消退稅,危機時上調至13%;部分紡織品、服裝的出口退稅率則由11%上調至16%,距離17%的全額退稅僅(jin) 差一步。
保持出口退稅政策穩定,已成為(wei) 政府、學者的共識,不過,出口退稅率在目前高位上保持穩定,還是回調到一個(ge) 合適水平上再保持穩定,尚存爭(zheng) 議。
一方麵,雖然中國出口額不斷創出新高,但出口增速已連續兩(liang) 月出現回落。出口企業(ye) 在擔憂市場預期不穩定的同時,還麵臨(lin) 著人民幣升值和原材料、勞動力等成本上升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出口退稅率回調至一個(ge) “合適水平”上,並非出口部門所樂(le) 見。
另一方麵,高額的出口退稅加重了財政壓力。根據財政部的數字,2010年中國出口退稅共計7327億(yi) 元,比上年多退841億(yi) 元,增長13%,與(yu) 當年財政在教育、社會(hui) 保障和就業(ye) 、住房保障三大民生領域的支出相當。
而從(cong) 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目標和外貿發展方式轉變來考慮,調低或取消對“兩(liang) 高一資”產(chan) 品的出口退稅,也是必要的。
此前,為(wei) 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任務,控製“高耗能、高汙染”產(chan) 品出口,中國政府自2010年7月15日起取消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稅,涉及部分鋼材,部分有色金屬加工材,銀粉,酒精、玉米澱粉,部分農(nong) 藥、醫藥、化工產(chan) 品,部分塑料及製品、橡膠及製品、玻璃及製品等六大類406個(ge) 稅號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