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靚麗(li) 的外貿數據,並沒有打消很多人對下半年外貿形勢的擔憂。
海關(guan) 總署6月10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5月份出口同比增長48.5%,進口亦增48.3%,貿易順差為(wei) 195億(yi) 美元。這個(ge) 數據遠遠超出了市場普遍預期,其中的出口同比增幅更是創下了2007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然而,在出色的外貿數據背後,我國今年全年的外貿形勢卻並不樂(le) 觀。廣州汕頭名揚玩具出口企業(ye) 老總黃先生告訴本報記者,5月份出口強勁是受到歐美上半年補庫存的影響,因此一季度簽單比較多,這些訂單基本集中在5、6月交貨,因此造成了5月份出口的大幅增長。下半年是外貿企業(ye) 接單的淡季,又恰逢歐洲債(zhai) 務危機,“目前公司的訂單也隻排到了7月份,下半年出口形勢很難預料。”黃先生說。
黃先生的擔憂並非個(ge) 例。《華夏時報》記者采訪到的多位外貿專(zhuan) 家均表示,歐洲主權債(zhai) 務危機問題的負麵影響尚未完全反映到中國出口上,預計下半年外部情況不會(hui) 出現太大改善,歐洲出口訂單恐難出現明顯好轉,因此未來外貿形勢不容樂(le) 觀。
下半年外貿形勢的複雜性也引起了政府的關(guan) 注。商務部高層官員近期展開了新一輪的調研活動,積極拓展外需“保份額”,為(wei) 未來可能出現的外部風險提前做好政策準備。
出口增速超預期
單看5月份出口數據,中國外貿似乎迎來了豔陽天。
根據海關(guan) 的統計,前5個(ge) 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1000.9億(yi) 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4%。5月份我國進出口值2439.9億(yi) 美元,增長48.4%。其中出口1317.6億(yi) 美元,增長48.5%;進口1122.3億(yi) 美元,增長48.3%。
5月出口數據遠遠超出市場預期,此前機構對5月出口數據的預測中值為(wei) 31.44%。3月份外貿數據的逆差如曇花一現後,4月份外貿恢複了小額的順差,5月外貿順差又繼續擴大。毫無疑問,外需對經濟貢獻率在加大。
“5月出口複蘇比較快,比預期要高。美國上半年補庫存帶動力度比較大,出口產(chan) 品以機電和高技術出口產(chan) 品較多。”廣發證券(35.20,-0.28,-0.79%)首席研究員李太勇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而本報記者采訪到的企業(ye) 也進一步印證了上述說法。
東(dong) 莞長安鎮天普通信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明發告訴本報記者,從(cong) 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一季度,歐洲、美國市場複蘇,出現了較好形勢,包括他們(men) 企業(ye) 在內(nei) 的當時國內(nei) 很多企業(ye) 都大量簽訂了外貿訂單,而這些訂單都集中體(ti) 現在了二季度交貨,也就使得二季度的外貿數據表現出色。
據海關(guan) 統計顯示,今年前5個(ge) 月,我國機電產(chan) 品出口3374.3億(yi) 美元,增長34.6%,高出同期我國總體(ti) 出口增速1.4個(ge) 百分點,占同期我國出口總值的59.4%。
下半年形勢複雜
然而,5月份的外貿數據顯然並未完全體(ti) 現近期歐洲債(zhai) 務危機或歐元走弱所帶來的負麵影響。
“4月份,我國對歐出口的增速還維持在25%,但這種反應可能會(hui) 比較滯後。在5-6月,特別是三季度反應會(hui) 比較明顯,有可能會(hui) 下降6-7個(ge) 點。”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霍建國表示。
國海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楊永光也認為(wei) ,5月貿易數據可能具有一定滯後性,當時歐洲主權債(zhai) 務危機問題正值最嚴(yan) 重的時候,預計下半年外部情況也不會(hui) 出現太大改善,歐洲出口訂單恐難出現明顯好轉。
李太勇預計,今年出口的全年態勢是前高後低,下半年受歐洲債(zhai) 務危機加上美國二次去庫存的影響可能性大,外貿增速會(hui) 逐漸放緩。
“如果因為(wei) 前五個(ge) 月的外貿數據比較好,就對整個(ge) 經濟形勢作出盲目樂(le) 觀的判斷,那就大錯特錯了。”劉明發說。
據劉明發介紹,目前東(dong) 莞外貿企業(ye) 可能普遍麵臨(lin) 的情況是下半年無單可做。據了解,目前我國外貿企業(ye) 接的訂單大部分是以小單、短單為(wei) 主,一般生產(chan) 周期都是在三四個(ge) 月內(nei) 。三季度一直被視為(wei) 中國商品出口的傳(chuan) 統旺季,但一般在10月份之後,出口額會(hui) 出現環比回落。歐元區是我國僅(jin) 次於(yu) 美元區的第二大出口市場,受債(zhai) 務危機所累,歐元區市場需求萎縮已成定局,這些不確定性都使下半年外貿企業(ye) 的日子變得更加難捱。
商務部調研
麵對下半年外貿形勢的複雜性,中國政府開始提前布局。
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日前撰文稱,世界經濟全麵複蘇的基礎並不牢固,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尚未消除,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yi) 抬頭,可能對中國保持乃至拓展外需形成較大製約。
本報記者從(cong) 商務部獲悉,近期由商務部副部長帶隊展開了新一輪的調研活動,積極拓展外需“保份額”。
調研活動自5月中旬開始,長三角、珠三角等主要出口城市都接待了商務部派出的幾組外貿調研人馬,調研內(nei) 容包括企業(ye) 訂單、生產(chan) 情況、產(chan) 業(ye) 升級情況、出口退稅等外貿政策目前對於(yu) 外貿企業(ye) 的影響等等。
5月21日,商務部副部長鍾山在四川調研外貿形勢。在座談會(hui) 上,鍾山指出,今年外貿形勢十分複雜,不能盲目樂(le) 觀。金融危機影響仍未過去,外需仍未真正複蘇,我國出口麵臨(lin) 的國際競爭(zheng) 更為(wei) 激烈,貿易摩擦形勢更加嚴(yan) 峻,企業(ye) 還麵臨(lin) 原材料、勞動力和運輸成本上漲的壓力。
本報記者獲悉,商務部開展此番調研是因為(wei) 下半年外部環境變得更為(wei) 複雜,為(wei) 了進一步了解出口企業(ye) 生存情況,也是為(wei) 了下半年外貿政策的調整提供主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