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性問題日益成為(wei) 製約加工貿易發展的主要矛盾,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2010年,我國加工貿易進出口總值11577.6億(yi) 美元,占全國外貿進出口總值一半左右,比1980年的16.7億(yi) 美元增長了692倍,為(wei) 穩定出口、保障民生、緩解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國民經濟的影響起到了積極作用。實踐證明,加工貿易符合我國國情,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nei) ,仍將是我國利用國際國內(nei) 兩(liang) 種資源和兩(liang) 個(ge) 市場、緩解就業(ye) 壓力、參與(yu) 國際產(chan) 業(ye) 轉移和分工的重要方式。加工貿易的快速發展,帶來了全社會(hui) 普遍關(guan) 注,單純依靠數量擴張的空間已經非常有限,結構性問題日益成為(wei) 製約加工貿易發展的主要矛盾,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海關(guan) 作為(wei) 國家加工貿易保稅監管職能管理部門,在推動加工貿易產(chan) 業(ye) 升級、延長加工貿易產(chan) 業(ye) 鏈、提升加工貿易附加值方麵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顯著成效。在海關(guan) 保稅政策管理下,我國的加工貿易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已經成為(wei) 我國對外貿易和利用外資的重要通道,為(wei) 我國外貿大國的崛起發揮了重要作用。麵對新情況、新變化,海關(guan) 及時調整有關(guan) 政策,積極引導加工貿易轉型升級。
一是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節能減排各項措施,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進行了加工貿易禁止類目錄調整工作,將矽材料等44種商品增列入加工貿易禁止類目錄,嚴(yan) 格限製“兩(liang) 高一資”產(chan) 品的加工貿易出口。
二是全麵推廣服務外包保稅監管模式,在試點基礎上,從(cong) 2010年7月1日起,將服務外包保稅監管從(cong) 原有的10個(ge) 試點城市推廣至目前全部21個(ge) 服務外包示範城市,並製訂出台了相關(guan) 管理辦法。據統計,截至2010年底,海關(guan) 已為(wei) 上海、大連、廣州、北京四個(ge) 城市的企業(ye) 辦理了19本服務外包保稅進口貨物專(zhuan) 用手冊(ce) ,備案金額約400萬(wan) 美元,涉及醫藥研發、化學研究、軟件開發等多個(ge) 行業(ye) 的多元泵係統液相色譜儀(yi) 、液體(ti) 處理工作站、數字切片掃描儀(yi) 等商品。
三是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開展了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試點城市和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認定,將蘇州、東(dong) 莞列為(wei) 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試點城市,錦州市等13個(ge) 城市列入第三批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從(cong) 產(chan) 業(ye) 和區域角度積極引導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為(wei) 鼓勵企業(ye) 向中西部轉移,海關(guan) 明確了加工貿易企業(ye) 搬遷的海關(guan) 監管問題,規定不作價(jia) 設備在遷出、遷入企業(ye) 之間的轉出、轉入視同原企業(ye) 進行監管,監管期限連續計算;剩餘(yu) 料件的結轉不受同一經營單位、同一加工企業(ye) 、同一貿易方式限製。
四是不斷加大海關(guan) 特殊監管區域整合力度,推動海關(guan) 特殊監管區域健康發展。根據國家區域發展總體(ti) 戰略和主體(ti) 功能區戰略,我們(men) 對原有的各類海關(guan) 特殊監管區域進行了整合,在中西部地區優(you) 先考慮並設立了一批出口加工區和綜合保稅區,引導產(chan) 業(ye) 有序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