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災後重建帶來巨大商機,與(yu) 上屆廣交會(hui) 同期相比
廣交會(hui) 昨日發布的數據顯示,開幕前兩(liang) 日報到的采購商人數達到72371人,比第108屆同期增長14.29%,比第107屆同期增長5.54%。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本以為(wei) 會(hui) 因地震而“震”掉的日本市場商機卻不跌反升,開幕前兩(liang) 日到會(hui) 日本采購商達1239人,比上屆同期增長16.89%。
采購商數量的增長是否透露出震後日本對中國商品需求的激增?
日本客商有多少?采購商增長迅猛基數低
昨日,記者試圖在琶洲展館內(nei) 尋找來自日本的采購商采訪,卻始終未果。不少參展企業(ye) 表示,開幕以來就沒接受過日本客商的谘詢。
但來自廣交會(hui) 的官方統計數據卻很確鑿:開幕前兩(liang) 日到會(hui) 的日本采購商比上屆同期增長16.89%。
“這並不奇怪。”廣交會(hui) 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到會(hui) 的日本采購商總數隻有1239人,相比起突破7萬(wan) 的龐大客流總量,比例很低。被這麽(me) 一“稀釋”,要在展館內(nei) “偶遇”日本客商自然不易。
日本訂單還在麽(me) ?部分訂單的確取消
對於(yu) 不少產(chan) 品出口日本的外貿企業(ye) 來說,首要擔心的自然是因地震損失的訂單。
據數家持日本訂單的企業(ye) 透露,日本大地震後不久,公司已接到日本訂單被取消的消息,他們(men) 還預計短期內(nei) 日本市場不會(hui) 有好轉。
上海絲(si) 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偉(wei) 民告訴記者,日本一直是我國紡織服裝出口的重要市場,此次地震對日本零售行業(ye) 形成一定衝(chong) 擊。目前該公司與(yu) 日本客戶業(ye) 務情況比較正常,但是據了解,3月份日本的零售額已下降了30%—40%,估計4月份下降幅度會(hui) 更大。
安吉天豪竹木產(chan) 品有限公司與(yu) 日本客戶的合作仍維持正常。“可能因為(wei) 我們(men) 的客戶所處的地方不是震區,但是運費提高了。”
而處於(yu) 進口展區的台灣基業(ye) 實業(ye) 有限公司主要生產(chan) 小型電動吊車。日本市場占該公司每年出口額的兩(liang) 成左右,但目前客戶方仍以消化存貨為(wei) 主。“估計影響要到年底才會(hui) 明顯顯現吧。”
日本市場怎麽(me) 變?中國企業(ye) 將迎10年機遇期
相比“散戶”式的普通采購商,來自日本大型跨國采購集團的聲音或許能給企業(ye) 服下定心丸。
昨日,廣交會(hui) 大型跨國公司采購推薦會(hui) 迎來本屆首家來自日本的采購公司TRIAL。這家銷售額居全日本排名前列的大型連鎖超市,派出了約100人的采購團隊,采購金額預計達300萬(wan) 美元。
該企業(ye) 海外開發擔當高峰表示,目前日本國內(nei) 物資緊缺,需求極高,未來采購量隻會(hui) 增加不會(hui) 減少。“特別是未來半年,隨著重建展開,我們(men) 的采購規模會(hui) 大量提高。”
“日本震後需要的商品太多了。”日本港南商社中國室室長荒川春子說,“日本的震後重建才剛剛開始,對各種商品,特別是建材需求的增長至少會(hui) 持續5到10年。”
日本港南商社以DIY建築五金超市聞名日本,此次震後,其業(ye) 務增長了至少10%。“同期,僅(jin) 我們(men) 一家就至少多了3000萬(wan) 日元的采購量,而其中90%左右是來自中國的。”荒川春子說,此次日本震後,楊木膠合板的銷售量甚至翻了上百倍。”
而在荒川春子看來,日本零售企業(ye) 進入中國采購並不僅(jin) 僅(jin) 因為(wei) 此次地震。實際上,全球金融危機之後,零售商直接采購的份額一直在不斷加大。確實,此次廣交會(hui) 上堂吉訶德、Trial等各種類型的日本零售商都紛紛到中國淘金,物美價(jia) 廉的中國商品有著極大的優(you) 勢。“我們(men) 希望近期能將直接進口產(chan) 品的銷售占比從(cong) 30%提升到50%,從(cong) 而達到15億(yi) 美元的水平,其中絕大多數的商品也將來自於(yu) 中國。”荒川春子表示。
南方日報記者 吳哲 黃穎川 鍾嘯
日本最需要什麽(me) 產(chan) 品?
毛毯、柴油發電機、水泵、手電筒、電池、應急燈、食品……
既然日本跨國采購巨頭已經表現出對中國產(chan) 品極大的采購熱情,那麽(me) 對於(yu) 中國外貿企業(ye) 來說,他們(men) 首先需要搞清楚的是:目前日本最需要什麽(me) 產(chan) 品?出口日本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交貨時間比價(jia) 錢更重要
“目前日本國內(nei) 最急需的有毛毯、手電筒、電池、食品等,這些物資將是我們(men) 本次廣交會(hui) 采購的重點。”TRIAL海外開發擔當高峰告訴記者。
他特別強調說,鑒於(yu) 日本國內(nei) 物資緊缺,采購時更多的是考慮交貨時間,而價(jia) 錢已成次要。“雖然此前叫停了部分在中國的訂單,但隻是由於(yu) 交通運輸的問題而推延交期,並不取消。”
日本堂吉訶德株式會(hui) 社負責人朱秋梅表達了相同觀點。他說,目前一些普通小電器等訂單可能會(hui) 被取消,但日常生活必需品采購量反而會(hui) 增多。“像太陽能手電筒、應急燈等物品是日本國內(nei) 急需的,我們(men) 近期需要大量采購。”朱秋梅說。
中國機電商會(hui) 副會(hui) 長姚文萍也對記者表示,根據機電商會(hui) 在廣交會(hui) 上的調研顯示,目前來自日本的訂單是有相當一部分取消了,但與(yu) 此同時,國內(nei) 柴油發電機、水泵、太陽能手電筒、電動自行車、五金產(chan) 品等類別的日本訂單卻十分旺盛。
記者還了解到,一向對產(chan) 品質量要求極高的日本采購商,鑒於(yu) 目前的物資緊缺情況,采購質量尺度(特別是賑災物質)已比以往放寬不少。
中國產(chan) 品要符合日本標準
記者在走訪過程中發現,很多企業(ye) 都意識到了日本地震所帶來的機遇,但是對於(yu) 日本標準卻並不熟悉,“不是不想做,關(guan) 鍵是不了解,市場、準入標準全都不知道。”多名五金供應商向記者表示。
“很多企業(ye) 的產(chan) 品非常好,但就是不符合日本的標準。”荒川春子告訴記者。
一位買(mai) 家也向記者表示,中國企業(ye) 的產(chan) 品很多在質量上已經完全達標了,但就是缺乏對日本標準的了解。“不過沒關(guan) 係,大家還有1年的準備時間,日本的重建才剛剛起步,相信至少要持續5到10年,這對廣大企業(ye) 來說都是一個(ge) 難得的機遇期。”荒川春子表示。
但有不少企業(ye) 已經摩拳擦掌,打算借日本重建的機會(hui) 打入日本市場。
重慶美心集團是國內(nei) 造門行業(ye) 的龍頭企業(ye) 。該集團副總裁儀(yi) 文表示,日本地震之後,該企業(ye) 已經著手研發針對日本地震區域的產(chan) 品。
東(dong) 鵬陶瓷總經理劉韌也對日本市場蠢蠢欲動。他說,往年都隻是通過代理商做日本市場,銷售額比較少,但這次日本災後重建顯然是個(ge) 進入的機會(hui) ,“我們(men) 已經決(jue) 定親(qin) 自參加下半年日本最大的陶瓷展,希望通過這次開拓日本市場。”
南方日報記者 黃穎川 鍾嘯 吳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