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wei) 了降低貿易逆差,美國必須重振製造業(ye) 以增加出口,但是由於(yu) 不可能再回歸勞動密集型的低端製造業(ye) ,因此隻有取消對中國的高技術出口限製才是平衡中美貿易的重要舉(ju) 措。
國家主席胡錦濤於(yu) 今年年初的美國之行,美國媒體(ti) 給予了高度評價(jia) ,認為(wei) 這次訪問打開了兩(liang) 國合作的新篇章。其實,除了中美兩(liang) 國政府為(wei) 雙邊關(guan) 係的戰略意義(yi) 重新定位外,中美之間的經貿關(guan) 係也正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中國的采購大單為(wei) 美國經濟複蘇起了積極作用。在胡錦濤主席訪問美國期間,商務部同時組織了兩(liang) 個(ge) 中國投資貿易促進團在美國東(dong) 西海岸和南部活動。隨後400多名中國企業(ye) 家與(yu) 美國企業(ye) 家在美國北部城市芝加哥進行了交流。在此期間,中美兩(liang) 國企業(ye) 簽署了眾(zhong) 多合同,中國向美國采購的產(chan) 品總額高達450億(yi) 美元。白宮估計,雙方簽署的貿易投資合同將為(wei) 美國創造約23.5萬(wan) 個(ge) 工作崗位。
其實,中美雙方經濟具有很大的互補性,美方擁有高新技術和較高的勞動生產(chan) 率,而中國廣闊的市場和質量高成本低的製造產(chan) 業(ye) 則會(hui) 有益於(yu) 美國經濟的發展。商務部部長陳德銘一直強調,如果美國能夠改變對華歧視性政策,放開對華出口產(chan) 品的限製,兩(liang) 國的合作共贏是完全有可能的。
中國對美出口增長有其結構性原因。最近一些年來,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順差增長迅速。美國有些人認為(wei) 是因為(wei) 中國人民幣的匯率太低,中國從(cong) 而進行了不公平競爭(zheng) ,占了美國便宜。由此一些美國政治家也不斷引申,說中國對美出口造成了美國就業(ye) 壓力,美國的失業(ye) 也被歸咎於(yu) 中國蓬勃的經濟發展。
然而,認真研究一下全球經濟統計數據,我們(men) 就可以發現,美國的逆差與(yu) 中國的順差都是經濟全球化的結果,與(yu) 中國人民幣匯率的變化無關(guan) 。美國企業(ye) 一直致力於(yu) 全球市場的開發,也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推手。隨著全球化的發展,美國企業(ye) 在全球采購、配置各種產(chan) 品與(yu) 零部件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因此美國的跨國公司從(cong) 自己的海外公司進口產(chan) 品及零部件也算作美國的進口,美國的貿易逆差當然嚴(yan) 重。但如果排除這些“自購”的行為(wei) ,美國的貿易逆差就會(hui) 下降30%左右。除了從(cong) 公司的海外分公司進口產(chan) 品外,美國的跨國公司還把一些產(chan) 品的生產(chan) 外包給其他國家的企業(ye) ,從(cong) 中獲取高額利潤。以2010年利潤頗高的蘋果公司為(wei) 例,它推出的ipads在美國的銷售價(jia) 為(wei) 499美元。分解一下其成本構成就會(hui) 發現:日本或韓國的光學觸摸屏廠家可以獲得95美元,數據處理器廠家可以獲得26.8美元,內(nei) 存芯片廠家可以獲得29.5美元~118美元,在中國組裝的富士康公司可以獲得11.2美元;其餘(yu) 的利潤統統歸蘋果公司所有。在過去10年中,美國跨國公司的海外資產(chan) 每年增加1.1萬(wan) 億(yi) 美元,其中一個(ge) 重要原因是海外員工的贏利更高。
正因為(wei) 如此,當2005~2008年人民幣相對美元升值了20%的時候,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卻大幅增長。這正好說明,中國的貿易順差與(yu) 人民幣的匯率沒什麽(me) 關(guan) 係。
為(wei) 了降低美國的貿易逆差,美國必須重振製造業(ye) ,以增加出口來平衡貿易。但美國不可能再回歸勞動密集型的低端製造業(ye) 。這些產(chan) 業(ye) 某些會(hui) 繼續留在中國,而另一部分則會(hui) 流向印度、越南等其他新興(xing) 經濟體(ti) 。因此美國不可能靠貨幣貶值來增強出口競爭(zheng) 力,隻能靠開發和出口更先進的工業(ye) 製成品來賺取更多的利潤,為(wei) 此取消對中國的高技術出口限製才是平衡中美貿易的重要舉(ju) 措。
另外一方麵,美國的貿易逆差很大一部分是因為(wei) 美國要進口大量的石油等能源,而能源價(jia) 格的不斷上漲也促使美國的貿易逆差不斷上升。要減少貿易逆差,美國必須降低它對進口能源的依賴度。而為(wei) 了降低對化石燃料的需求,大量開發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成為(wei) 一種戰略選擇。在這方麵,中美進行技術合作肯定是對雙方都有利的活動。
最後,為(wei) 了平衡中美貿易,美國可以對中國投資開放更多的市場。實際上最近五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到美投資和開展業(ye) 務的中國企業(ye) 顯著增加,在美的中資企業(ye) 由2005年的900多家增加到2010年底的1300多家。在2010年1至9月的九個(ge) 月中,中國企業(ye) 已為(wei) 美國當地增加了4.7萬(wan) 個(ge) 就業(ye) 崗位。正如美國西北大學教授本傑明·佩吉出版的《與(yu) 龍共舞:美國人如何看待中國的崛起》一書(shu) 中所寫(xie) 的那樣,美國普通民眾(zhong) 在美國與(yu) 中國的生意中得到許多好處,因此盡管許多美國人對中國的崛起“感到緊張”,但他們(men) 絕大多數人都主張美國與(yu) 中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