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除了像華誼兄弟[27.73 0.11%]也在打造自己的院線,有很多局外投資者也在投資影視傳(chuan) 媒。據統計顯示,全年新增影院313家,新增銀幕數1533塊,平均每天新增4.2塊銀幕,全國城市影院銀幕總數突破6200塊。
影片的發行投放還取決(jue) 於(yu) 院線的合作。“進口影片要成功發行投放的話,還要和院線取得合作。”黃亞(ya) 玲說,“加強和院線的合作關(guan) 係,外資自己也會(hui) 投資參股一些院線,和院線的合作也變相地催生院線的增長與(yu) 發展,這樣加強進口影片的發行投放。但是,外資目前還不具備獨立投資建立院線等發行產(chan) 業(ye) 。”
進口影片可能增加
在網絡視頻的投放
在新媒體(ti) 迅速發展的今天,進口影片的發行投放自然少不了盯上網絡媒體(ti) 。
“之前,樂(le) 視網[64.82 2.08%]花了5000多萬(wan) 買(mai) 了華誼兄弟影視作品的網絡播放權。而進口影片也不僅(jin) 在院線投放,那麽(me) 也會(hui) 在網絡視頻上投放加大發行力度。”黃亞(ya) 玲繼續表示,“可選擇的投放終端還是很多的。”
比較音像製品是否也會(hui) 遭受衝(chong) 擊呢?“當然不隻是放開20部進口片的限製。對音像製品的消費習(xi) 慣和終端發行的改變是音像製品走不出困局的主要原因。”黃亞(ya) 玲說,“不過該政策也多少對中國原創唱片音像製品有一些影響。因為(wei) 文化娛樂(le) 產(chan) 品沒有可替代性,受眾(zhong) 需求的偏好是不同的,是不同質的。”
對於(yu) 在2010年以電影取得豐(feng) 厚業(ye) 績的華誼兄弟,在放開進口影片限製下,在產(chan) 業(ye) 鏈布局逐步完善的中無疑要和進口影片開始一場持久戰了。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認為(wei) ,進口影片限製的放開雖然會(hui) 引發競爭(zheng) ,但在另一角度上也會(hui) 催生一批分眾(zhong) 化的發行公司,促進國內(nei) 電影業(ye) 的公平競爭(zheng) 。而對其他相關(guan) 的娛樂(le) 產(chan) 品,像演出市場應該也是競爭(zheng) 中有所促進的,對國際藝人的演出,演出的引進方多了,量大了成本就會(hui) 下降,就會(hui) 促成良性市場競爭(zheng) 。
作為(wei) 世界貿易組織的締約國,我國將在2011年3月19日進一步開放娛樂(le) 產(chan) 品市場,其中包括取消對國外進口影片的配額限製。
在此之前,我國對進口娛樂(le) 產(chan) 品有嚴(yan) 格的審核限額,那麽(me) ,此舉(ju) 就意味從(cong) 今年3 月19 日開始,外國電影將可以直接進入我國市場。進口影片配額限製在我國即將成為(wei) 曆史,而這又將給剛剛興(xing) 起的中國電影業(ye) 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進口影片將擠占
國產(chan) 影片市場份額
可以說,我國的電影市場在2010年達到了一個(ge) 發展的高勢頭之態。2010年全年電影票房收入達到101.72億(yi) 元,在2009年電影票房增幅42.96%的強勢基礎上,同比增幅達到63.9%。尤其是,在2010年的總票房中,國產(chan) 影片票房總額為(wei) 57.34億(yi) 元,占全年票房總額的56.3%。
“雖然我國電影業(ye) 票房收入取得了良好的發展戰績,以超出6.3個(ge) 百分點小勝國外影片的票房份額。但是,這是因為(wei) 進口影片數量太少,每年隻有20部的進口影片,數量上沒有國產(chan) 片多,這並不說明國產(chan) 影片的質量就超過進口影片。”渤海證券的分析師黃亞(ya) 玲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樣會(hui) 對我國國內(nei) 影視製作發行的公司會(hui) 造成一定的影響和競爭(zheng) ,對國產(chan) 影片有一定的衝(chong) 擊。”
據該研究員分析,國內(nei) 影片的票房市場過百億(yi) ,說明該行業(ye) 市場是非常大的,但是優(you) 秀的國產(chan) 影片是非常少的。那麽(me) ,在這種情況下,進口影片的進入會(hui) 將擠占市場份額。
催生院線合作
加強發行投放
其實,從(cong) 2003年起,我國電影就開始進入發展勢頭雄勁的階段。而在近一兩(liang) 年,打造電影的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已經成為(wei) 各路資本爭(zheng) 相追捧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