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的基本藥物網上采購平台有望下月正式上線運行。
根據國辦發布的《建立和規範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藥物采購機製的指導意見》,從(cong) 今年4月1日起,各省不得采購未入藥品電子監管網及未使用基本藥物信息條形碼統一標識的企業(ye) 供應的基本藥物。而記者昨日獲悉,衛生部在對指導意見細化工作時,相關(guan) 領導提出從(cong) 今年4月1日起,各省的基本藥物采購電子交易平台上線運行。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基本藥物網上采購是醫藥電子商務產(chan) 業(ye) 的一部分,後者是一個(ge) 剛興(xing) 起的、由政府主導的產(chan) 業(ye) 。由於(yu) 政策的推動,醫藥電子商務產(chan) 業(ye) 有望迎來拐點。而在這個(ge) 嶄新的產(chan) 業(ye) 中,部分企業(ye) 已開始布局。
醫藥網上采購規模巨大
根據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預測,2010年我國的藥品市場規模達7556億(yi) 元,同比增長22%。按照基本藥物占比20%測算,2010年的基本藥物采購規模達1511億(yi) 元。以傳(chuan) 統醫藥企業(ye) 返點3%(1-5%取中間值)計算,返點收益高達45億(yi) 元。
也就是說,如果基本藥物采購全部搬上電子商務平台,理論上,該平台可有45億(yi) 年收入。
在基本藥物之外,醫保藥物市場的采購規模更大,按照占比80%來算,醫保藥物的采購規模高達6045億(yi) 元。
同時,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預測,2011年我國的醫藥市場規模將在2010年基礎上增長24%。
“到2012年,醫藥電子商務產(chan) 業(ye) 的市場規模將達178億(yi) 。從(cong) 2009-2010年這兩(liang) 年的情況來看,該產(chan) 業(ye) 的總規模已經到100億(yi) 元左右,未來5年的增幅有望達到30%,屬於(yu) 高成長性企業(ye) 。”國聯證券行業(ye) 研究員郝傑向記者表示。
多省積極推進
據上海證券報調查,目前,北京、安徽、河南、貴州等省都在推進醫藥采購平台建設。以北京為(wei) 例,截至今年1月31日,全市167家醫療機構通過交易係統采購藥品,共計采購9858種藥品,發送訂單289423筆,85家配送企業(ye) 響應訂單,日均采購金額達9356萬(wan) 元。
而安徽省醫藥集中采購平台藥政部的相關(guan) 人士向記者介紹,該電子交易平台自去年就開始運行,目前已有很多基層醫療機構在該交易平台上進行采購、招標,使醫藥采購流程更加快捷、方便。
中國醫商瞄準全國平台
雖然國內(nei) 目前已經有京東(dong) 方、阿裏巴巴這樣的電子商務平台,但醫藥業(ye) 還沒有。上海從(cong) 容投資合夥(huo) 人、從(cong) 容醫療係列基金經理薑廣策對記者表示,傳(chuan) 統醫藥流通環節要經過很多層級轉手,而通過電子商務的模式有望減少很多流通環節,實現醫藥企業(ye) 和醫療機構的直接打通。
致力於(yu) 打造中國醫藥產(chan) 業(ye) 阿裏巴巴的中國醫商,其發展思路與(yu) 政府正好不謀而合。該公司是由海虹控股與(yu) 通用技術集團醫藥控股有限公司在去年12月投資成立的合資公司。
通用技術集團作為(wei) 央企,擁有政策與(yu) 資金優(you) 勢,但業(ye) 務體(ti) 量相對較小,迫切需要通過合資擴大業(ye) 務規模。
中國醫商總經理高渝文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醫商將是一個(ge) 醫藥電子商務平台,將通過網上集中招標采購的方式,實現“醫藥企業(ye) -電子交易平台-醫療機構”的直接路徑,大幅壓縮流通環節的差價(jia) ,成為(wei) 從(cong) 醫藥生產(chan) 工廠到銷售終端的直接通道。同時還可以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解決(jue) 市場混亂(luan) 、藥價(jia) 虛高的問題。一位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該合資公司將於(yu) 本月內(nei) 完成注冊(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