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中國服裝出口單價隨勢而升 貿易方式轉變

  服裝出口全麵實現增長,出口額分別為(wei) 770.7億(yi) 美元和1294.7億(yi) 美元,分別增長28.5%和20.9%,增幅都超過20%,服裝的增幅稍落後於(yu) 紡織品。紡織品中各類商品的增長呈現出初級產(chan) 品增長快於(yu) 製成品的特點,其中,紗線增長最快,增幅為(wei) 38%,麵料增長30.8%,製成品增長23.3%。服裝中針織、梭織服裝合計增長20.3%。

  由於(yu) 原、輔料價(jia) 格及人工成本急劇上升,2010年紡織品服裝的出口價(jia) 格整體(ti) 上漲,紗線上漲16.1%,麵料上漲11.5%,針織、梭織服裝上漲5.7%。從(cong) 出口指數上分析,2010年拉動整體(ti) 出口增長的“主角”也從(cong) 數量增長轉變為(wei) 出口價(jia) 格的上漲。紡織品服裝出口的數量指數和價(jia) 格指數分別為(wei) 101.3%和122.03%,其中紡織品的數量指數和價(jia) 格指數分別為(wei) 116.2%和110.5%,數量增長和價(jia) 格提升共同作用推動出口增長。服裝的數量指數和價(jia) 格指數分別為(wei) 94.1%和128.47%,呈現明顯的量降價(jia) 升走勢。但服裝中占很大份額的棉製及化纖製針織、梭織服裝的出口量增長幅度仍超過價(jia) 格上漲的力度,出口量增長13.8%,出口平均單價(jia) 提升6.1%。對主要市場美國出口量增長26.4%,出口價(jia) 格僅(jin) 提升1.2%,對歐盟出口量增長達到17.2%,出口價(jia) 格提升5.5%,“大路貨”出口仍是以量取勝。

  一般貿易快速增長

  一般貿易多年來一直是紡織品服裝最主要的出口貿易方式,“十一五”期間,一般貿易占貿易總額的比重從(cong) 65%提升到70.1%,其中出口從(cong) 71.5%提升到74%,進口表現更為(wei) 突出,占比從(cong) 13.6%提升到29.6%。一般貿易占比的提升體(ti) 現了我國紡織行業(ye) 出口產(chan) 品結構的優(you) 化和附加值的提升,也反映了我國紡織品進出口貿易增長方式的轉變。

  2010年,一般貿易出口總額達到1529.4億(yi) 美元,增長27%,在主要貿易方式中增長最快,拉動整體(ti) 出口增長19.5個(ge) 百分點,對整體(ti) 出口起到了“穩定器”的作用。一般貿易進口59.8億(yi) 美元,在各貿易方式中增長最快,增幅達到47.9%,拉動整體(ti) 進口增長11.5個(ge) 百分點。

  加工貿易在進出口中的地位逐步下降。“十一五”期間,加工貿易所占的比重發生了明顯變化,貿易額占比從(cong) 2006年的30.7%降至2010年的22.6%,其中出口從(cong) 24%降至不足20%,進口從(cong) 83%降至65%。

  2010年,加工貿易走勢相對平穩,全年各月進出口的增幅波動起伏平緩。全年累計出口379.9億(yi) 美元,增長9.6%,進口132億(yi) 美元,增長10%。

  2009年,小額邊境貿易遭遇大跌,當年出口同比下降50%。2010年,小額邊境貿易逐步恢複,但尚未恢複到危機前的水平。全年出口69.5億(yi) 美元,增長12.3%,進口增長17%。從(cong) 各月情況看,小額邊境貿易的出口呈現“階梯式”增長,年末三個(ge) 月開始發力,增幅甚至超越了一般貿易,月度出口額也於(yu) 年底達到高峰。預計2011年小額邊境貿易將有不俗表現。

  進口價(jia) 格全麵上揚

  2010年,我國紡織品進口177.2億(yi) 美元,增長18.3%,其中增幅最大的是紗線,增長31.8%,其次是製成品,增長21%,麵料進口增長最緩,僅(jin) 增長9.5%。近兩(liang) 年,紗線進口一直保持較快增長的勢頭,2009年在整體(ti) 進口下降的情況下,紗線仍實現了8.6%的增長,2010年的增幅進一步擴大到30%以上。而麵料的情況則有所不同,從(cong) 2008年就開始走“下坡路”,盡管2010年同比實現增長,但進口金額較2008年仍下降了6.5%,甚至不及2006年時的水平。紗線與(yu) 麵料進口表現出的差別說明我國在麵料自給能力方麵有所提升,但在產(chan) 業(ye) 鏈上遊,纖維製造方麵仍存在技術方麵的缺陷與(yu) 不足,需要通過進口來彌補。

  我國服裝進口近年來也保持著整體(ti) 向上的走勢,2006~2010年近五年來進口累計增長了46.6%。其中毛皮革服裝增長最快,五年來增長了近三倍。2010年,毛皮革服裝進口增長了65%,超過其他服裝產(chan) 品。

  各大類商品的進口價(jia) 格全麵上漲。紗線、麵料分別上漲了21.3%和8.2%,紗線中,棉製、化纖製品上漲最快,麵料中則是絲(si) 製、毛製品上漲最快。針織、梭織服裝進口單價(jia) 上漲22%,毛皮革服裝上漲幅度不大,僅(jin) 增長3.4%。

  紡織原料(單獨計算,不計入紡織品服裝)累計進口475.4萬(wan) 噸,103.4億(yi) 美元,進口量、值分別增長44%和82.3%。其中蠶絲(si) 的進口增長最快,進口量增長1.1倍,進口值增長近兩(liang) 倍;棉花進口量在連續三年減少之後再次反彈,當年累計進口283.9萬(wan) 噸,增長85.9%,進口額增長1.7倍;化纖和羊毛毛條的進口量則分別增長11%和2.1%,進口值分別增長27.6%和32.6%。進口單價(jia) 方麵,棉花進口平均單價(jia) 為(wei) 1993.4美元/噸,上漲43%,蠶絲(si) 僅(jin) 隨其後,上漲39%,化纖進口價(jia) 格相對增長較緩,僅(jin) 上漲14.6%。

  中、西部出口回彈迅猛

  2010年全國90%以上的省、市、自治區(不包括港、澳、台)紡織品服裝出口全部實現增長,且2/3省市的增幅達到20%以上。其中浙江、廣東(dong) 、江蘇、上海和山東(dong) 五大省市的出口占比達到75.6%,合計出口增長23%。

  從(cong) 全國三大地理區域來看,東(dong) 部地區的出口彈性相對較小。危機來臨(lin) 時,東(dong) 部地區出口下降的幅度相對溫和,危機過後,反彈的幅度也較中、西部小。2010年,中、西部地區的出口增幅均超過東(dong) 部地區,中部出口增長34.4%,西部增長25.4%,均超過東(dong) 部23%的增幅。其中西部的甘肅、雲(yun) 南、西藏的出口增長最為(wei) 迅猛,甘肅出口增長3倍多,雲(yun) 南增長1.4倍,西藏增長1.2倍。甘肅與(yu) 雲(yun) 南的出口增長屬於(yu) 實質性增長,比2008年同期分別增長100%和305%,西藏則屬於(yu) 恢複性增長,比2008年同期僅(jin) 增長12%。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