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在國儲(chu) 補充庫存的壓力推動下,玉米進口的重新啟動可能會(hui) 在今年中期,以中糧集團為(wei) 代表的國營企業(ye) 手中握有60%的玉米進口配額。
新糧上市之後,中國的玉米進口幾乎完全停滯。
南方數家玉米進口商透露,去年從(cong) 美國進口了數萬(wan) 噸玉米後,去年9月底以來,公司的玉米進口已經完全暫停。
“這種狀況可能很難長久持續,”熟知情況的一位分析人士提示,在玉米的國家臨(lin) 時儲(chu) 備已經耗盡的情況下,國家補充玉米庫存的壓力正在加劇。
市場消息指,為(wei) 避免企業(ye) 與(yu) 中儲(chu) 糧爭(zheng) 糧,1月末吉林的玉米“限購令”之外,黑龍江糧食局也叫停了省內(nei) 深加工企業(ye) 和有收購資質的70多家貿易商的玉米收購。
前述人士說,在調控通脹的大背景下,政府必須設法保障自己手中擁有足夠的資源,才能保證調控的力度和節奏。
玉米進口背後的邏輯
玉米進口的增加成為(wei) 必然。
深圳一家玉米進口商介紹,根據當前美國玉米的報價(jia) ,加上關(guan) 稅和海運費後,到達南方港口的價(jia) 格已達2700元人民幣/噸,而從(cong) 北方采購玉米到廠價(jia) 在2300元/噸上下,“進口玉米每噸貴了差不多400多元錢,進口已經無利可圖。”
據他了解,目前可能僅(jin) 有中糧集團等大公司手中還有部分遠期合約未執行完。
實際上,從(cong) 去年主要糧食出口國俄羅斯旱災之後,美國玉米的價(jia) 格就開始逐漸上漲,去年9月至今,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玉米期貨價(jia) 格上漲超過80%。
玉米進口停滯的另一個(ge) 重要原因是,國內(nei) 供求矛盾的緩和。吉林省一家玉米貿易商估計,重新啟動玉米進口估計會(hui) 在6月-9月期間,屆時國內(nei) 供應可能偏緊,不過也要根據國內(nei) 國際市場的價(jia) 格情況再做判斷。
根據海關(guan) 的數據,2010年中國進口玉米157萬(wan) 噸,比上年8.4萬(wan) 噸的進口量增長了若幹倍。即便開局不佳,但這一進口量想在今年維持也並非難事。
中華糧網玉米分析師張智先分析,預計中國今年的玉米進口會(hui) 大致與(yu) 去年持平,這一估算基於(yu) 國內(nei) 玉米供求仍將處於(yu) 緊平衡的判斷,緊平衡意味著今年的玉米供應仍會(hui) 階段性、區域性地供應緊張。
鄭州國家糧食交易中心玉米研究員邱烈金分析,中國未來玉米的增產(chan) 能力有限,但消費量尤其是工業(ye) 消費量的增長會(hui) 遠超過玉米產(chan) 量的增長,當前中國玉米的供求格局已經從(cong) 過去的寬鬆過渡到緊平衡,更長時間後,供求將進一步過渡到緊張狀態,這種背景下,玉米進口的增加成為(wei) 必然。
國儲(chu) 補庫高壓
收儲(chu) 不利迫使政府采取行政管製手段。
國家玉米儲(chu) 備的情況也被認為(wei) 是左右玉米進口的關(guan) 鍵因素之一。
未具名的受訪人士介紹,根據坊間傳(chuan) 言,國家臨(lin) 時儲(chu) 備玉米已經消耗殆盡。
美國穀物協會(hui) 主席Terry Vinduska在近期一份報告中稱,該協會(hui) 得到的估計數據顯示,中國玉米庫存量缺口在1000萬(wan) -1500萬(wan) 噸。
事實上,從(cong) 2009年7月開始,國家儲(chu) 備玉米的拋售就幾乎沒有中斷,持續的拋售使得去年6月左右,國家動用中央儲(chu) 備玉米入市。這也使得市場普遍推測國家儲(chu) 備玉米尤其是臨(lin) 時儲(chu) 備玉米存在較大的補充庫存壓力。
根據中國儲(chu) 備糧總公司第一批國家臨(lin) 時儲(chu) 備玉米的收儲(chu) 計劃,將在3月底之前完成1100萬(wan) 噸左右的收儲(chu) ,其中900萬(wan) 噸將在玉米主要產(chan) 區的東(dong) 北三省完成。東(dong) 方艾格玉米分析師郭會(hui) 勇分析,考慮到政府調控通脹的大環境,預計這一年度的國家臨(lin) 時儲(chu) 備玉米的收儲(chu) 量將大於(yu) 3600萬(wan) 噸。
隻是要完成這一玉米補庫並不容易。郭會(hui) 勇介紹,農(nong) 民們(men) 對國儲(chu) 的報價(jia) 不滿意,且對玉米的後市看漲。
前述吉林貿易玉米貿易商也透露,國儲(chu) 收糧不順在於(yu) 價(jia) 格,“加工企業(ye) 和貿易商的報價(jia) 經常比國儲(chu) 價(jia) 格高50-80元/噸,且對玉米品質的要求要更寬鬆一些。”
這一收儲(chu) 不利的局麵迫使政府采取行政管製手段。為(wei) 避免市場企業(ye) 與(yu) 中儲(chu) 糧爭(zheng) 糧,1月中下旬,政府叫停了中糧集團等“國字頭”旗下東(dong) 北地區深加工企業(ye) 的玉米收購,並要求吉林省內(nei) 主要的深加工企業(ye) 停收玉米。中國玉米深加工企業(ye) 不少聚集在吉林。
而這兩(liang) 日,市場上再度傳(chuan) 出黑龍江糧食局也下發了通知,要求省內(nei) 深加工企業(ye) 和有收購資質的70餘(yu) 家貿易商們(men) 暫停收購玉米,截止時間到4月15日。
前述未具名分析人士說,可以料見,為(wei) 保國儲(chu) 收購的順暢,國內(nei) 玉米等主產(chan) 區將更嚴(yan) 格地審核企業(ye) 的收購資格,核定企業(ye) 用量,打擊囤積,且不排除玉米限購令的範圍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