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世界貿易不平衡引爆“貨幣戰爭”

  經過幾十年發展,世界貿易已被劃分為(wei) “順差”國和“逆差”國。逆差國從(cong) 其它國家借錢,如美國英國。他們(men) 的貿易進口額要大於(yu) 出口額。

  順差國則正相反,像中國、日本和很多其他亞(ya) 洲國家,都靠借款給其它國家來幫助本國的貿易出口。歐洲大陸則通常保持著平衡的貿易進出口,即進出口額大致相等。

  然而,在歐洲大陸內(nei) 部,也有很大的不平衡所在:德國保持著巨幅貿易順差,而西班牙、希臘和其它一些國家則始終保持赤字。

  “逆差國”與(yu) “順差國”之間劍拔弩張

  在金融危機和全球衰退期間,順差國的出口貿易和逆差國的進口貿易,都在短時間內(nei) 遭受了重創。然而,隨著經濟的複蘇,最新貿易數據顯示,世界貿易舊的不平衡又再次顯現出來。

  這下引起了緊張的局麵。美國宣稱希望增加出口來幫助恢複國內(nei) 經濟,然而貿易順差國不希望他們(men) 的出口商因此喪(sang) 失競爭(zheng) 優(you) 勢。而獲得這一競爭(zheng) 優(you) 勢最快捷的辦法就是貨幣貶值。

  由於(yu) 全球經濟複蘇勢頭如此之弱,幾乎每個(ge) 國家都在抱怨本國的貨幣太強硬了。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相比美元,大多數貨幣都有所貶值。投資者買(mai) 入美元,因為(wei) 他們(men) 覺得它能夠保值。

  然後,隨著全球經濟複蘇,大多數貨幣兌(dui) 美元的匯率都再次緩步上升。美聯儲(chu) (FED)維持聯邦基金利率接近零點,而且全國勞動力市場疲弱,失業(ye) 率高企,經濟複蘇陷入遲滯。這些都使得美元不再那麽(me) 有吸引力。

  自從(cong) 2007年以來,中國人民幣便堅持頂住美元匯率,包括金融危機時期。為(wei) 保持人民幣兌(dui) 美元的低匯率,中國央行已買(mai) 入數十億(yi) 美元。

  然而,美國對此並不高興(xing) 。美國認為(wei) ,中國在刻意地壓低人民幣匯率,進而令中國產(chan) 品出口保持低價(jia) ,國際市場競爭(zheng) 力增強。

  去年6月,經過美國連續數月的施壓,中國政府最終同意對人民幣實施匯率改革,放鬆人民幣兌(dui) 美元的掛靠。但美方仍舊認為(wei) 這一措施還不夠,人民幣仍有大幅升值空間。

  中國方麵指出,和其它出口國不同,在金融危機中他們(men) 沒有讓人民幣貶值。私底下,中國還在擔憂,如果人民幣升值太快,可能會(hui) 導致很多出口廠商破產(chan) ,並嚴(yan) 重影響經濟的穩定性。

  中國並不是唯一控製本國貨幣的國家。韓國和其它一些國家也通過幹預維持了本國貨幣的低匯率。然後美國視中國為(wei) 關(guan) 鍵,如果它能夠使得中國政府促使人民幣升值,則在美國看來,其它出口國家也會(hui) 效仿。

  與(yu) 此同時,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日元已經一漲再漲,這傷(shang) 害了日本出口商的利益,並將這個(ge) 國家推向衰退。

  多年以來日元一直保持著低匯率,日元的零利率導致它成為(wei) 便於(yu) 貨幣投機商買(mai) 賣的廉價(jia) 貨幣。不過,隨著美國、英國和歐洲的央行長時期的維持接近與(yu) 零的利率,他們(men) 的貨幣就搶走了日元的優(you) 勢。

  去年9月,日本采取幹預措施,以降低日元匯率。接著,在中國表示可能開始由美元轉向購入日元後,中日雙方互相表示了抗議。

  然而,情勢的緩解隻是暫時的。自那之後,日元兌(dui) 美元的匯率再次大幅走高。

  英美等國如何削減赤字?

  所有這些都歸結到一個(ge) 重大問題:美英等貿易逆差國應該如何削減赤字?

  一是緊縮貨幣。消費者和公司已經開始控製借貸量了,如果政府也能這麽(me) 做的話,整個(ge) 國家都少借一點,那赤字就會(hui) 有所下降。

  問題在於(yu) ,逆差國采取貨幣緊縮政策會(hui) 導致經濟衰退,尤其是當順差國還在繼續向外借貸時。

  另一個(ge) 選擇是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但是當央行利率接近於(yu) 零,央行將隻能轉向量化寬鬆,大肆印出鈔票來把債(zhai) 務全部買(mai) 下,或直接幹預貨幣市場。

  不過這些工具能力都是有限的:日本在這些年來已經學到了這一點。很多美國議會(hui) 會(hui) 員希望美國政府能夠試試另一個(ge) 辦法,即對中國實施貿易製裁。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