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棉價(jia) 連連走高,受衝(chong) 擊最大的不是棉紡廠,反而是下遊的服裝企業(ye) ,因海外采購商不能接受漲價(jia) ,目前的成本壓力均由國內(nei) 服裝企業(ye) 承擔。
“棉價(jia) 瘋掉了。”鎮江維科棉紡有限公司負責人許豔軍(jun) 昨日告訴筆者,目前部分棉花價(jia) 格已逼近1.8萬(wan) 元/噸,比起年初時漲了將近20%。
中國棉花價(jia) 格指數顯示,標準棉的價(jia) 格已從(cong) 今年2月的不到1.5萬(wan) 元/噸上漲至5月的17289元/噸,而去年年初標準棉的價(jia) 格僅(jin) 為(wei) 10966元/噸,從(cong) 去年年初至今,累計漲幅已經逼近60%。
當棉價(jia) 漲到每噸1.4萬(wan) 多元時,已有不少棉紡企業(ye) 聲稱難撐下去。“不過,情況沒預期那麽(me) 糟糕,這幾個(ge) 月來,我們(men) 根據棉花上漲的幅度不斷提高棉紗的報價(jia) ,今年來也上漲了將近20%。國內(nei) 外的客戶也基本能接受,加上我們(men) 有部分棉花是去年采購貯備的,目前還可以保持一定的利潤。”許豔軍(jun) 說。
今年來,紗線、麵料等都跟著棉花的價(jia) 格一路上漲。華美線業(ye) 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曉南談到,不僅(jin) 是棉花價(jia) 格往上漲,滌綸化纖等原材料的價(jia) 格今年來也大約上漲了10%,該企業(ye) 的紗線目前已按原材料上升幅度來漲價(jia) ,除了對歐洲出口難以提價(jia) 外,對其他市場情況基本還可以。
寧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杉杉”)總裁助理朱素君昨日向記者表示,現階段正進入生產(chan) 高峰期,一些麵料商甚至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這並非出口市場強勢反彈,而是內(nei) 外銷服裝現都進入秋冬季訂單生產(chan) 的高峰期,不少國內(nei) 原創服裝品牌都在與(yu) 外銷訂單爭(zheng) 奪原材料渠道以及生產(chan) 線等。
“相對而言,目前內(nei) 銷比出口更樂(le) 觀,不少國內(nei) 品牌服裝今年來都有不同程度的漲價(jia) ,而外銷訂單漲價(jia) 則較難,目前服裝出口企業(ye) 在成本上壓力很大,基本上是一個(ge) 月與(yu) 客戶洽談一次價(jia) 格,很難一下提價(jia) 到位。”朱素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