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奶粉境外搶購、化妝品代購洶湧,這些非正常手段正在成為(wei) 越來越多消費者購買(mai) 進口商品的主要手段。昨日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國稅總局官員透露國稅總局正在醞釀降低部分商品的進口環節稅收,讓這些商品以正常途徑進口,防止稅收流失。
本報記者獲悉,醞釀中的方案將對進口消費稅進行重點調整,取消奶粉化妝品消費稅,遠期還將取消黃金珠寶首飾的消費稅。此外,進口關(guan) 稅也有望進一步降低,消費稅調整有望在“十二五”期間逐步實現。
無獨有偶。本報記者此前也從(cong) 商務部了解到,鑒於(yu) 近年來國民通過網上代購、個(ge) 人出境等途徑采購的金額相當可觀,而這兩(liang) 年隨著通貨膨脹和食品安全擔憂等因素加劇,國人出境購買(mai) 的產(chan) 品種類越來越多,並呈日漸加劇之勢,商務部認為(wei) ,與(yu) 其避開事實,不如降低部分國內(nei) 產(chan) 品關(guan) 稅,吸引消費向國內(nei) 轉回,增加內(nei) 需。
同樣貨品境內(nei) 外價(jia) 格懸殊
毫無疑問的是,激增的境外消費幕後推手是同樣貨品境內(nei) 外價(jia) 格的懸殊過大。
以日本明治嬰兒(er) 奶粉為(wei) 例,該產(chan) 品在我國海關(guan) 進口後銷售價(jia) 格為(wei) 258元,而其在網上代購價(jia) 格約為(wei) 每桶155元,此價(jia) 格與(yu) 國內(nei) 奶粉價(jia) 格相當接近。有消費者表示,若是從(cong) 正常途徑進口的奶粉,許多消費者則無力負擔。
據了解,目前從(cong) 海關(guan) 正常渠道進口的奶粉稅收有增值稅和進口關(guan) 稅。如果來自最惠國,其稅率為(wei) 22%,如果是普通國家,如美國,則進口奶粉的稅率是57%。加上在國內(nei) 的物流成本、進場費等等,在中國的銷售價(jia) 格就會(hui) 翻番甚至更多。
大陸消費者到香港代購、采購的熱度可窺見一斑。近年一直到香港購物的廣州市民黃小姐表示,隨著大陸消費者將巨大的消費力集中投向香港後,香港即使在聖誕節這樣的傳(chuan) 統降價(jia) 季的降價(jia) 幅度都不大“商店根本不擔憂賣不出去,大陸人將消費力集聚在一起,到了香港才爆發”。
鑒於(yu) 此,有學者預計,到2012年,海外代購的交易規模將達到480億(yi) 元。
2010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2010年海外代購的市場交易規模達到了120億(yi) 元。這些代購大部分並沒有繳納關(guan) 稅,進口環節稅收最少也要10%以上,多的100%以上,所以這部分稅收流失最少也有幾十億(yi) 元。
此前,海關(guan) 對個(ge) 人入境攜帶價(jia) 值超過5000元的物品開始征稅。為(wei) 此,深圳海關(guan) 從(cong) 去年開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強檢查力度,希望禁止這種“走私”行為(wei) 。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政稅務係主任林江對此表示,目前國內(nei) 進口的某些商品如奶粉和化妝品以及數碼產(chan) 品明顯價(jia) 格過高,這增加了消費者在國內(nei) 的購買(mai) 成本,因此代購和境外購物才如此成風。總局目前觀察到了這個(ge) 現象,有必要進行緩解。“像奶粉和化妝品這類日常消耗比較多的商品消費量巨大十分典型。”
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研究室主任趙萍也表示“我們(men) 的高稅收把國外很普通的商品人為(wei) 變成了‘奢侈品’,這是中國消費者的不幸。”她認為(wei) ,降低進口稅收,也算是改善民生。
關(guan) 稅不是進口商品價(jia) 高的主要因素
林江表示,降低關(guan) 稅是長期過程。化妝品奶粉等隻是第一步,之後再拓寬到其他消費領域。另外,由於(yu) 預期降低,消費者更多會(hui) 選擇國內(nei) 購買(mai) ,這也緩解了海關(guan) 稽查個(ge) 人代購過境的行政成本。
事實上,降低關(guan) 稅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個(ge) 階段必然的現象。據了解,我國在10年前加入W TO後,關(guan) 稅下降是大趨勢。據統計,2010年 中 國 進 口 關(guan) 稅 總 水 平 降 至9.8%,並進一步降低了部分原材料以及最終消費品進口關(guan) 稅,並進一步實施進口便利化,進一步加強了海關(guan) 通關(guan) 、檢驗檢疫、貿易融資等服務;擴大最不發達國家的零關(guan) 稅待遇;開展貿易促進活動等。
林江認為(wei) ,降低產(chan) 品進口環節關(guan) 稅對國家經濟長期發展十分重要,但要分商品分階段,國稅總局此舉(ju) 的意圖是抑製奢侈品,擴大內(nei) 需。下調化妝品的消費稅具有代表性,化妝品消費量大,下降稅率之後讓很多曾經是奢侈品的化妝品變成像普通商品一樣供消費者選購,內(nei) 需就擴大了。一是可以緩解目前的代購風潮,二是形成合理的政策預期,降低消費者境外購物代購期望。
記者了解到,同樣的產(chan) 品,甚至是“中國製造”的產(chan) 品國內(nei) 比國外貴這種“合理現象”非常普遍。不過這其中,進口關(guan) 稅或許並不是最為(wei) 重要的因素。記者了解到,按照WTO的規則,中國入世後關(guan) 稅是在逐年下降,但關(guan) 稅下降的實惠並沒有真正到百姓手中。
我國著名WTO法律專(zhuan) 家、北京浩天信和律師事務所合夥(huo) 人江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關(guan) 稅傳(chuan) 導到消費品終端價(jia) 格的影響並不明顯,中國關(guan) 稅的整體(ti) 水平從(cong) 加入世貿組織前的14.7%下調到今年的9.8%,下調了5個(ge) 點的稅率。中國的進口稅率與(yu) 發展中國家相比,已經處於(yu) 較低的水平。他認為(wei) ,國內(nei) 目前很多產(chan) 品價(jia) 格偏高,最重要的原因仍然在於(yu) 國內(nei) 消費市場本身的流通環節成本過高。
據了解,目前我國進口產(chan) 品進入流通環節要收取17%的增值稅,而國內(nei) 流通環節的中間費用過高已經不是一個(ge) 新聞,國內(nei) 零售商已經習(xi) 慣於(yu) 向供貨商收取名目繁多的進店費、上架費、節慶費等通路費用。“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費用最終都體(ti) 現在產(chan) 品的標價(jia) 上並由消費者來“買(mai) 單”。
記者觀察
降低關(guan) 稅將有助促進貿易平衡
我國著名財稅專(zhuan) 家、中央財經大學財政與(yu) 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劉桓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若國稅總局降低部分商品的關(guan) 稅,對我國經濟首當其衝(chong) 的影響將是促進貿易平衡;其次是促進供需平衡,有利於(yu) 緩解國內(nei) 供求的不足,促進國內(nei) 企業(ye) 提高產(chan) 品質量,提升服務品質,再次才是老百姓能夠花相對少的錢買(mai) 到高品質的產(chan) 品。
上月結束的中美兩(liang) 國元首會(hui) 談提出,2015年雙邊貿易要超過5000億(yi) 美元。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則希望,其中至少2000億(yi) 美元是美對華的出口貿易。海關(guan) 總署的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實現貿易順差高達1831億(yi) 美元。今年一月,我國貿易順差也達到64.5億(yi) 美元。
毋庸置疑的是,我國順差壓力巨大“入世”以來,我國順差伴隨外貿數據節節高升。2001年我國順差在226萬(wan) 美元,2008年順差達到最高點,達到2954.6億(yi) 美元。
巨額順差令人民幣匯率承壓。如何進一步擴大進口,減少順差,增加內(nei) 需,不僅(jin) 關(guan) 係到減輕我國國際貿易順差壓力,也是我國經濟長期發展,創建內(nei) 生型經濟的需要。
劉桓表示,關(guan) 稅比例的製定是為(wei) 貿易服務的,它是一種杠杆工具,降低關(guan) 稅,促進國民在國內(nei) 進行消費對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具有重要意義(yi) 。
商務部副部長蔣耀平表示,2011年商務部會(hui) 把持續擴大進口作為(wei) 工作重點。他表示“作為(wei) 外貿大國,客觀分析貿易順差結構,剖析順差利益格局,把握全球經濟分工中的定位,才能在國際合作與(yu) 競爭(zheng) 中爭(zheng) 取更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