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jia) 上周四達到高點後在周末前回落。盡管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的最新消息占據了頭條,但目前的歐洲金融危機威脅到脆弱的全球經濟複蘇是影響油價(jia) 的主要因素。
上周油價(jia) 達到高點的主要原因是市場對近期經濟數據的樂(le) 觀解讀。當時油價(jia) 上漲是對每周庫存數據以及一篇報道作出的反應。該報道稱,作為(wei) 政府對當前漏油事件所作反應的一部分,美國礦產(chan) 管理局已將墨西哥灣深水區域鑽探禁令擴大到淺水區域。但該報道後來遭到否認。
上周五國際油價(jia) 出現回落,即月WTI和布倫(lun) 特原油價(jia) 格分別收於(yu) 71.51美元/桶和72.09美元/桶。上周五眾(zhong) 多其他因素打壓市場情緒,其中最主要的是歐元大幅貶值。歐洲繼續應對高企的債(zhai) 務,並努力避免拖累全球經濟陷入“雙底衰退”。
花旗期貨透視分析師蒂姆·埃文斯在一份報告中稱:“原油市場沒有明顯的現貨緊缺,因此無法抗衡股市進一步下滑的影響。”埃文斯還表示,市場假借油價(jia) 與(yu) 標普500指數相關(guan) 性的名義(yi) 將焦點放在需求麵,明顯忽略了供應的同比增長,這意味著,不管股市是漲還是跌,油價(jia) 仍有可能進一步走低。
上周市場人士仔細斟酌墨西哥漏油事件的影響。谘詢公司伍德-麥肯茲(zi) 表示,禁令延期、監管收緊和新做法的潛在影響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大約8萬(wan) 桶油當量/日的產(chan) 量可能從(cong) 2011年推遲到以後幾年。伍德-麥肯茲(zi) 稱:“我們(men) 估計2011年深水區總產(chan) 量為(wei) 187.5萬(wan) 桶油當量/日,即推遲的產(chan) 量占大約4%。” 伍德-麥肯茲(zi) 稱,隨著鑽探安全規定收緊和許可證發放時間延長導致活動放緩,並加長所有勘探、評估和開發階段的周期,到2015-2016年,推遲的石油產(chan) 量有可能增加三倍餘(yu) 。德意誌銀行在華盛頓的分析師亞(ya) 當?西敏斯基對明年產(chan) 量降幅的預測值甚至更大。他說:“伍德-麥肯茲(zi) 估計將有大約8萬(wan) 桶油當量/日的產(chan) 量推遲到往後幾年,我們(men) 認為(wei) ,由於(yu) 新許可證和目前的深水鑽探暫停,推遲的產(chan) 量也許會(hui) 相當於(yu) 上述數字的兩(liang) 倍,達到16萬(wan) 桶/日。”
此外,巴克萊資本在一份報告中稱:“如果禁令能在未來6-12個(ge) 月內(nei) 解除,我們(men) 認為(wei) 不會(hui) 對油價(jia) 產(chan) 生重大影響。”瑞信(Credit Suisse)則警告稱,如鑽探推遲3年,到2015年全球剩餘(yu) 產(chan) 能可能從(cong) 目前的大約600萬(wan) 桶/日下降到低至240萬(wan) 桶/日,“同時油價(jia) 大幅上漲。”
美國能源情報署(EIA)5月25日發表的《2010年國際能源展望》稱,受中國、印度和其他快速發展的國家推動,未來25年內(nei) 世界能源消費量可能增長大約49%。EIA稱,目前到2035年期間,水電和風能將成為(wei) 增長最快的世界能源供應來源,但煤炭、石油和其他化石燃料仍將滿足超過75%的全球需求。EIA副署長Howard Gruenspecht說:“可再生能源是增長最快的能源,但其起步的基數較低。”
預計目前到2035年,中國以及其他非經合組織(OECD)國家將占能源消費增長的87%。EIA稱,中國和印度均是受全球衰退影響最小的國家之一,未來兩(liang) 國將繼續引領世界經濟和能源需求增長。2007年中國和印度合計占全球能源消費總量的大約20%,EIA報告預測,到2035年兩(liang) 國能源消費量將增加一倍多,占全球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將達到30%。據預測,到2035年美國占全球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將從(cong) 2007年的21%下降至16%左右。
EIA預計2035年平均油價(jia) 將達到133美元/桶,比目前水平上漲近一倍,也許消費國需要再次適應三位數的油價(jia) 。近兩(liang) 年來,全球經濟衰退廣泛打擊了需求和所有能源資源的產(chan) 量。EIA預計到2035年需求和消費將恢複到衰退前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