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外貿形勢分析及展望

  2010年以來,我國對外貿易全麵恢複,進出口絕對量雙雙超過金融危機之前的水平;主要產(chan) 品出口形勢良好,貿易結構有所優(you) 化;對新興(xing) 經濟體(ti) 出口比例提高。展望未來,各國政府聯手救市政策帶來的世界經濟快速回升階段趨於(yu) 結束,2011年上半年,世界經濟將處於(yu) 短、中、長經濟周期下降期的重疊階段,國內(nei) 需求出現放緩跡象,加之基數效應顯現,預計外貿增速將逐步減慢;2011年下半年,世界經濟與(yu) 中國經濟趨於(yu) 穩定,國際貿易與(yu) 投資活躍程度提高,我國外貿增長亦將逐步回升。

  一、2010年我國外貿運行特點

  1、進口增速高位回穩

  2010年1—11月,在國內(nei) 外眾(zhong) 多因素影響下,我國進口呈現出強勁增長態勢,進口總額顯著提升,同比增長40.3%,比2008年同期增長18.2%,快於(yu) 出口增速7.3個(ge) 百分點。但是,伴隨國內(nei) 經濟增長放緩,國內(nei) 工業(ye) 生產(chan) 與(yu) 固定資產(chan) 投資增速逐月回調,進口增長速度呈現出高位回落態勢。

  2、出口增長恢複較好

  2010年1—11月,我國出口實現了快速回升,同比增長33%,比2008年同期增長8%,其中11月份出口1533.3億(yi) 美元,創月度出口值曆史新高。由此可見,我國出口情況已經好於(yu) 金融危機發生前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國外企業(ye) “庫存回補”需求減弱,海外市場需求有所收縮,加之同期基數提高,從(cong) 6月份開始,月度出口增速連續5個(ge) 月持續回落,10月份已降至22.9%。

  (二)外貿多元化戰略有效落實

  金融危機之後,中國更加注重落實貿易多元化戰略,一方麵,增強了與(yu) 新興(xing) 市場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往來,對東(dong) 盟、俄羅斯等國家出口顯著提速;另一方麵,加大了自其他國家的進口規模,支持了有關(guan) 國家經濟增長,為(wei) 世界經濟複蘇做出了貢獻。

  1、自歐盟、美國等主要貿易夥(huo) 伴的進口增加

  我國從(cong) 美、日、歐等主要經濟體(ti) 的進口規模進一步擴大。根據有關(guan) 國家和地區的統計,2010年1—7月歐盟對華出口增長41.3%,高於(yu) 自華進口增速16.5個(ge) 百分點;2010年1—8月美國對華出口增長35.6%,高於(yu) 自華進口增速11.6個(ge) 百分點。從(cong) 數據可以看出,在各國尋求各種措施力圖擺脫金融危機的過程中,中國強勁的進口增長增加了這些國家與(yu) 地區的外部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上述國家的經濟困難,幫助世界經濟走出了危機的陰影。

  2、對新興(xing) 經濟體(ti) 出口增速提高

  今年以來,我國對新興(xing) 市場出口增長加速,出口市場繼續保持多元化趨勢。2010年1—11月,我國對東(dong) 盟、印度、俄羅斯、巴西出口分別增長33.6%、39.9%、72.7%和78.1%。由於(yu) 對新興(xing) 市場出口增幅高於(yu) 傳(chuan) 統市場,新興(xing) 市場出口占比有所提高,多元化市場格局進一步確立。

  (三)進、出口產(chan) 品結構得以優(you) 化

  1、初級產(chan) 品進口比重提高

  2010年上半年,國內(nei) 新開工項目增長較快,全社會(hui) 固定資產(chan) 投資增速處於(yu) 高位,工業(ye) 增加值增長強勁,加之國際大宗商品價(jia) 格上半年一度衝(chong) 高,導致我國資源型產(chan) 品、農(nong) 產(chan) 品等初級產(chan) 品進口增加。

  2、高載能產(chan) 品出口增速回落

  2010年上半年,由於(yu) 國內(nei) 外需求旺盛,電力、鋼鐵、有色、建材、石油化工等高載能行業(ye) 生產(chan) 加速反彈,高載能產(chan) 品出口出現過快增長,給國內(nei) 節能減排指標的實現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出於(yu) 調整出口產(chan) 品結構、抑製高載能產(chan) 品出口的目的,國家從(cong) 7月15日起取消了406種高載能產(chan) 品的出口退稅,對改善出口結構起到微調作用。9月份406種“兩(liang) 高”產(chan) 品出口下降12.9%,出口規模比6月份下降了60.4%。

  (四)貿易順差規模下降

  我國目前經濟增長速度在世界主要經濟體(ti) 中居於(yu) 前列,國內(nei) 需求恢複程度好於(yu) 外部需求,貿易平衡狀況繼續改善。從(cong) 貿易方式看,順差主要來自加工貿易,一般貿易項下出現貿易逆差378.3億(yi) 美元。從(cong) 企業(ye) 性質看,外商投資企業(ye) 為(wei) 貿易順差主要來源。從(cong) 數據可見,加工貿易的收益大部分被外資公司所獲得,其順差不能說明中國從(cong) 出口方麵獲得巨大利益。

  二、2011年外貿形勢預測

  (一)影響因素分析

  1、國際因素:世界經濟增長不確定性增強,對外貿易麵臨(lin) 的外部環境複雜。

  (1)世界經濟增速出現放緩跡象。去年,美國、日本等主要經濟體(ti) 經濟增長均出現減速跡象,美國2010年二季度GDP環比折年率僅(jin) 為(wei) 1.7%,三季度為(wei) 2%,分別比一季度放緩2.0和1.7個(ge) 百分點;日本經季節調整後二季度環比增長僅(jin) 0.4%,三季度為(wei) 0.9%,分別比一季度放緩1.2和0.7個(ge) 百分點。新興(xing) 經濟體(ti) 情況亦是如此。數據顯示,2010年下半年以來,上一輪各國聯手出台的經濟刺激政策效應已經減弱,世界經濟由“政策拉動的快速回升期”進入“低速增長期”,預計2011年上半年,將處於(yu) 短、中、長各種經濟周期下降期的重疊階段,世界GDP速度將有所降低。

  (2)國際大宗商品價(jia) 格波動加大。由於(yu) 發達經濟體(ti) 經濟增長放緩,新興(xing) 經濟體(ti) 受海外貿易影響,增速亦將減慢,下一階段國際大宗商品實際需求將減弱。為(wei) 了防止經濟出現二次探底,部分國家貨幣當局已啟動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全球流動性將會(hui) 進一步寬鬆,這將加大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價(jia) 格波動幅度。此外,目前發達經濟體(ti) 與(yu) 發展中經濟體(ti) 出於(yu) 各自利益,利用貨幣和匯率政策,打擊競爭(zheng) 對手,國際貨幣市場硝煙彌漫,貨幣戰爭(zheng) 一觸即發,國際主要貨幣匯率波動幅度將加大,國際大宗商品價(jia) 格亦將受到顯著影響,不利於(yu) 我國外貿穩定運行。

  (3)國際貿易保護、匯率壓力等不利影響加深。受金融危機衝(chong) 擊,國際市場競爭(zheng) 更加激烈,各國貿易保護主義(yi) 傾(qing) 向日益加深,以美國為(wei) 代表的部分發達國家在眾(zhong) 多領域大範圍地對中國實施貿易調查與(yu) 貿易製裁,甚至在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領域針對清潔能源產(chan) 品也對中國提出貿易調查。而且,出於(yu) 國內(nei) 政治的需要,美國、歐盟、日本近期聯手對中國匯率施壓,意欲將中國列為(wei) “匯率操縱國”,逼迫人民幣大幅升值,這對未來出口將帶來極為(wei) 不利的影響。

  2、國內(nei) 因素:我國經濟將保持穩定增長,要素價(jia) 格上升影響不容忽視。

  (1)經濟增長將呈現前低後高走勢。2011年上半年,我國經濟在基數效應及經濟周期影響下,GDP增速將相對放緩;2011年下半年,受世界經濟企穩及同期基數影響,經濟增速將逐步回升。

  (2)結構調整戰略落實力度加大。2011年是我國“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十二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貫穿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wei)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在這一方針的指導下,需求結構調整方麵,將更加注重內(nei) 需尤其是消費需求;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方麵,節能環保、生物等七個(ge)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目前已全麵啟動;要素投入結構方麵,節能增效和生態保護將作為(wei) 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抓手。在此背景下,我國出口額占GDP的比重以及出口產(chan) 品結構亦將呈現出相應調整。

  (3)人民幣匯率逐步升值。2010年以來,美國等西方國家不斷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大做文章,實施高壓。我國從(cong) 2010年6月19日重啟匯改至今,人民幣已升值3%左右,部分出口企業(ye) 已感受到了來自人民幣升值的壓力。預計下一階段,匯率仍將呈現上升走勢。人民幣升值將會(hui) 影響到我國出口產(chan) 品競爭(zheng) 力,也會(hui) 影響到外資企業(ye) 的經營收益,不利於(yu) 對外貿易穩步增長。

  (4)生產(chan) 成本進一步提高。從(cong) 勞動力要素成本看,2011年,隨著國民收入分配改革的不斷推進,收入分配格局將不斷向有利於(yu) 居民、勞動者的方向調整,勞動者工資上漲將成為(wei) 必然。從(cong) 資源能源要素成本看,“十二五”規劃建議提出將深化資源型產(chan) 品價(jia) 格和要素市場改革,目前部分地區已率先試點。預計2011年資源、能源價(jia) 格改革步伐加快,出口企業(ye) 麵臨(lin) 的資源環境成本存在上升壓力。從(cong) 資金要素成本看,目前央行已啟動加息程序,兩(liang) 次上調金融機構一年期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而且同時人民幣匯率水平快速提高,資金成本正在進入上升通道。以資源、勞動力、資金為(wei) 代表的生產(chan) 要素成本增加將降低企業(ye) 出口利潤。

  (二)未來外貿形勢預測

  1、總量預測

  2011年,綜合考慮世界經濟增長形勢、主要經濟體(ti) 需求變化情況、國內(nei) 工業(ye) 生產(chan) 增長與(yu) 投資消費走勢、匯率波動和國內(nei) 外物價(jia) 變化、同期基數效應等因素,初步預計,外貿出口增長16%左右,進口增長20%左右,順差達1700億(yi) 美元左右,較2010年略有下降。

  2、結構預測

  出口方麵:從(cong) 產(chan) 品結構看,在國家大力調整產(chan) 業(ye) 結構、加緊淘汰落後產(chan) 能、鼓勵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的背景下,我國出口產(chan) 品結構將進一步優(you) 化。在主要出口產(chan) 品中,機電產(chan) 品和高技術產(chan) 品出口繼續保持增長勢頭,但其增速可能由於(yu) 未來世界“工業(ye) 庫存回補期”結束而減慢;稀有金屬等資源型產(chan) 品、能源型產(chan) 品、高載能產(chan) 品等商品在國內(nei) “調結構”政策的影響下,出口增速將明顯下降。

  從(cong) 國別結構看,受發達經濟體(ti) 經濟增速放緩、需求降低、貿易保護主義(yi) 事件頻發等因素影響,我國對美、日、歐出口比重將繼續小幅下降,由目前水平降至35%左右;受中國——東(dong) 盟自由貿易區啟動等區域經濟合作因素影響,我國與(yu) 東(dong) 盟之間的貿易往來將不斷加深,對東(dong) 盟出口比重也將繼續上升。

  進口方麵:2010年以來,農(nong) 業(ye) 自然災害頻發,我國部分地區糧食生產(chan) 受到影響,部分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出現大幅上漲。世界方麵,俄羅斯等主要糧食出口國由於(yu) 災害導致出口銳減,國際棉花等主要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出現飆升,出於(yu) 戰略安全及優(you) 化進口產(chan) 品結構考慮,我國將適當擴大糧食進口規模,提高農(nong) 產(chan) 品、食品等進口比重。

  由於(yu) 2011年我國工業(ye) 及投資增長將有所放緩,高耗能產(chan) 業(ye) 生產(chan) 受到抑製,與(yu) 之相對應的資源型產(chan) 品(如礦石等)需求將減少,其進口增長速度有一定程度回落,比重將有所下降。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