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保證經濟平穩增長,下大力氣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仍是當前主要任務。在外向型經濟發展方麵需要把握好三個(ge) 問題。
首先是處理好內(nei) 需和外需的關(guan) 係。中國經濟的長期增長因素應逐步轉移到依靠內(nei) 需支撐發展的模式。政策的著眼點是明確的,要積極擴大內(nei) 需,但同時也要注意繼續發揮出口的作用。如果我國經濟能夠成功轉型成內(nei) 需拉動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將有利於(yu) 保持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但是從(cong) 現實層麵來看,這種轉變是需要一個(ge) 過程的。鑒於(yu) 目前我國外向型經濟比重依然很高,2010年,全年貨物出口已超過1.5萬(wan) 億(yi) 美元,不論淨出口對G D P增長的貢獻如何計算,我國的出口規模目前是世界第一位的,其所拉動的國內(nei) 就業(ye) 和出口貿易所帶來的乘數效應,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所以在堅持擴大內(nei) 需為(wei) 主的同時,應兼顧好外貿出口的穩定增長,確保“十二五”期間在保持經濟平穩增長的同時實現結構調整。
二是要處理好貿易平衡的關(guan) 係,擴大進口逐步實現我國貿易的基本平衡。應采取積極的方式實現貿易平衡,避免采取任何打壓出口的方式實現貿易平衡。我國目前的國際競爭(zheng) 優(you) 勢是由國際經濟分工格局決(jue) 定的,短期內(nei) 難以根本改變,從(cong) 目前來看,還要維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目前全世界主要國家都在鼓勵擴大出口,以出口帶動就業(ye) 和經濟增長。我國目前雖然麵臨(lin) 著巨額貿易順差和高額外匯儲(chu) 備的壓力,但很多矛盾反映的是貨幣政策和利率政策方麵的問題,單靠實現貿易平衡未必能夠徹底解決(jue) 問題。我們(men) 也清楚地看到,現階段我國的出口主要仍集中在中低端產(chan) 品和附加值較低的產(chan) 品,這樣的外貿發展模式是不可持續的。要努力改變現有的貿易格局,積極拓展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業(ye) 務的發展,鞏固和提高現有產(chan) 品的競爭(zheng) 力,加快構建我國對外貿易新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
三是要把握好“十二五”開局前兩(liang) 年這一外貿轉型升級的關(guan) 鍵時期,提升我國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zheng) 力。
從(cong) 國內(nei) 方麵看,要抓住產(chan) 業(ye) 升級不放鬆,不要因為(wei) 其他的經濟矛盾或新的壓力就放鬆了結構調整這一主線。外貿轉型升級的第一步首先是要提高出口產(chan) 品的質量和效應。在外貿企業(ye) 積極應對危機、轉型升級的同時,政府需要做的就是加大引導和支持的政策力度,尤其是重點針對研發和營銷兩(liang) 個(ge) 環節。鼓勵和支持企業(ye) 研發,鼓勵企業(ye) 在海外建立營銷分支機構和營銷網點,加快推動產(chan) 業(ye) 鏈兩(liang) 端的發展。此外,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加快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發展、形成新的產(chan) 業(ye) 布局,在產(chan) 業(ye) 布局調整上,東(dong) 西部的互動、產(chan) 業(ye) 轉移和承接都是外貿轉型的重要內(nei) 容。
從(cong) 外部因素看,應該促進不同形式的海外投資,通過兼並、重組,構建企業(ye) 自己的海外營銷網絡和流通設施,形成中國自己的跨國經營能力。如果中國企業(ye) 能夠形成相當一部分海外盈利,那麽(me) 這將有利於(yu) 促進國內(nei) 經濟轉型的過程,另一方麵也有助於(yu) 我們(men) 擺脫掉過度依賴貨物貿易出口的格局,緩解貿易順差麵臨(lin) 的巨大壓力。
此外,還應積極參與(yu) 全球經濟治理。現在世界的競爭(zheng) 更多是經濟主導權和話語權的競爭(zheng) ,中國今天已經到了必須要積極參與(yu) 全球經濟治理的階段。舊的世界經濟體(ti) 係,正在被打破。目前新的能夠被各方接受的國際經濟治理框架仍然處於(yu) 探討之中,中國在這個(ge) 時候應該積極參與(yu) ,提出新的治理理念和新的維係世界經濟公平公正的製度性安排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