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香港成人民幣套利天堂

3400億(yi) 跨境貿易注水 <a id=香港成人民幣套利天堂" src="https://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D/D1/D144AD1B795FA1AB60FD36EA1B250151.jpg" border=0>

人民幣要走向國際化,必須忍受不存在的虛假貿易,是中國的金融監管當局所預期和眾(zhong) 多經濟學家公認的事實。然而本報從(cong) 相關(guan) 渠道獲悉,2010年6-11月半年內(nei) 達到3400億(yi) 元人民幣的跨境貿易結算數據,還是讓作為(wei) 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所在地的香港金融管理局(以下簡稱香港金管局)產(chan) 生了擔憂。

2010年12月23日,一封由香港金管局下發的警告信傳(chuan) 到了在港的各家銀行手中,記者了解到,在這封信內(nei) ,金管局將對在特別行政區使用人民幣的相關(guan) 規定進行技術調整,而各家銀行必須加大力度,防止企業(ye) 偽(wei) 造貿易文件以獲得人民幣額度,同時還要特別關(guan) 注新客戶提出的大額交易要求以及關(guan) 聯實體(ti) 之間的交易。

就在同一日,香港金管局網站也刊登了總裁陳德霖對香港人民幣業(ye) 務的最新介紹。陳德霖具體(ti) 闡述了金管局與(yu) 中國央行商討決(jue) 定後對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機製進行調整的措施,包括在港參加人民幣結算的銀行首先得利用在貿易結算項下向客戶收購的人民幣,來滿足客戶購買(mai) 人民幣的需求,不足的淨額才可通過清算行到上海外匯交易中心購買(mai) 人民幣。其次,參加行隻可為(wei) 客戶三個(ge) 月內(nei) 需要進行貿易支付給內(nei) 地的交易,通過清算行到上海購買(mai) 人民幣。

“由於(yu) 人民幣在內(nei) 地的資本項下是嚴(yan) 格管製的,它和香港之間產(chan) 生的利率和匯率雙重差異,造成中外貿易商甚至清算行在香港和內(nei) 地之間進行的人民幣套利行為(wei) 無法避免。”1月13日,興(xing) 業(ye) 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博客)在電話中這樣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虛實難辨的貿易

“一張偽(wei) 造的貿易單據,就可以讓數千萬(wan) 甚至數億(yi) 元的人民幣從(cong) 內(nei) 地的各個(ge) 省份流到香港,在香港的出口商從(cong) 我們(men) 這裏接受人民幣付款,然後以更具吸引力的離岸匯率將其兌(dui) 換成美元。”1月11日,上海一家貿易公司不願透露姓名的財務經理對本報記者如是說。

“就像通過淘寶網購買(mai) 東(dong) 西。”這位財務經理如是描述虛假貿易的過程:銷售方先把錢打到購買(mai) 方的賬上,然後通過不存在的購買(mai) 行為(wei) 完成交易,資金再從(cong) 購買(mai) 方的賬戶通過支付寶轉到銷售方一端。隻不過,在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中,銷售方在香港、購買(mai) 方在內(nei) 地,但是由於(yu) 人民幣在香港利率更低、匯率也更低,將其兌(dui) 換成美元相比於(yu) 內(nei) 地可以兌(dui) 換更多,這其中存在2%-3%的利差。對於(yu) 雙方甚至交易平台的結算行來說,都有利可圖,就會(hui) 有機構去做虛假交易。

盡管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魯政委並不願意對3400億(yi) 資金中到底有多少比例是不存在的虛假貿易作測評,但是他也表示,從(cong) 國際來說,全球的外匯交易中有99%是沒有真實交易背景的,隻有1%有真實的貿易記錄;而在人民幣升值的背景下,所有人都有足夠的動力去購買(mai) 人民幣,這種情況無法避免。當然,如果人民幣真的一點都不存在套利空間,不升值,那麽(me) 人民幣也就無法真正成為(wei) 國際貨幣,這一點無論對於(yu) 金融監管當局還是經濟學家而言,都是心知肚明的。不過人民幣在香港套利必須在可控的範圍之內(nei) ,不能純粹為(wei) 了獲利而獲利。

1月12日,匯豐(feng)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在其環球經濟展望的年會(hui) 上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對於(yu) 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中出現的套利行為(wei) 是正常的,而且也不會(hui) 影響人民幣跨境貿易的進程。他還樂(le) 觀預計,人民幣跨境貿易將會(hui) 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在未來五年內(nei) ,中國有望三分之一以上的進出口貿易用人民幣結算,以後每年將會(hui) 有接近2萬(wan) 億(yi) 以上的貿易總量用人民幣結算,人民幣在未來五年會(hui) 成為(wei) 全球貿易的三大貨幣。

上海一家參與(yu) 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的大型商業(ye) 銀行負責人也表示,全國有67359家企業(ye) 獲得試點資格,未來還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而要想保證每一家都老老實實做實物貿易往來,這是不可能的。

本報記者也了解到,人民幣套利最大的誘惑就在於(yu) 利率。以貸款為(wei) 例,在香港貸港幣,利率是1%-2%,最高不超過2%,而在國內(nei) 貸人民幣,利率最少是5%。這中間就有3%的套利空間。如果在香港用多貸港幣換成人民幣,隻需提供貿易單據,顯示需付給內(nei) 地人民幣的需求,就可以做人民幣貿易融資結算,這就意味著可以用1%-2%的利率借人民幣,非常劃算。

此外,由於(yu) 香港和內(nei) 地的人民幣匯率存在差異,也為(wei) 人民幣套利帶來空間。以1月13日的匯率為(wei) 例,內(nei) 地美元兌(dui) 人民幣的中間價(jia) 是1:6.5997,而在香港則是1:6.5861,兩(liang) 地的匯率相差0.0136,也就是1.36%的匯差。在香港以658萬(wan) 人民幣兌(dui) 換100萬(wan) 美元,則在內(nei) 地可以兌(dui) 換659萬(wan) 元,中間價(jia) 差超過1萬(wan) 元,而且因為(wei) 限製較為(wei) 寬鬆,香港離岸市場與(yu) 內(nei) 地市場美元兌(dui) 人民幣通常存在溢價(jia) ,溢價(jia) 水平與(yu) 香港人民幣緊缺程度成正比。

金管局堵漏

1月7日,渣打銀行亞(ya) 洲區市場主管彭達賢接受外媒采訪時也承認,國際投資者對人民幣的狂熱需求,壓低了香港市場人民幣的利率,從(cong) 而讓企業(ye) 產(chan) 生了使用人民幣進行貿易或融資的動機。連外國出口商都看到,與(yu) 中國內(nei) 地相比,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香港存在溢價(jia) ,他們(men) 在香港市場需要人民幣。

而誠如魯政委所說,對於(yu) 人民幣在香港作為(wei) 離岸貨幣,因為(wei) 套利衝(chong) 動產(chan) 生的虛假貿易,需辯證地看。雖然中國央行和香港金管局首先希望這3400億(yi) 的跨境貿易額是真實交易,然而隻要虛假交易的風險是在可控的範圍內(nei) ,人民幣套利在香港不會(hui) 一發不可收拾,那麽(me) 有一點虛假交易會(hui) 助推人民幣更快地成為(wei) 國際貨幣。

但是在事實上,人民幣套利空間導致的虛假貿易正在香港肆意生長。

2010年11月,作為(wei) 香港人民幣清算行的中銀香港突然對外宣布,用於(yu) 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的額度用完。但是在2010年前十個(ge) 月,中銀香港的人民幣額度隻用了20個(ge) 億(yi) ,而在10月份的前兩(liang) 周,一下子暴漲到60個(ge) 億(yi) 。

在香港,根據香港金管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1月底,香港的人民幣存款總額達2796億(yi) 元,比10月底和2009年底分別增加625億(yi) 元(或29%)和2169億(yi) 元(或246%)。僅(jin) 僅(jin) 一個(ge) 月,香港的人民幣就增加了625億(yi) ,如果按照這樣的增長速度,不到兩(liang) 年,在港的人民幣存款就將達到1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

“人民幣跨境貿易和人民幣國際化必須循序漸進,如此大躍進似的增長必然是中國金融監管部門所不願意看到的。”一位市場人士如是分析。

正因為(wei) 如此,陳德霖12月23日也表示,為(wei) 保持香港人民幣供應的穩定,金管局會(hui) 利用與(yu) 人民銀行的貨幣互換安排,提供200億(yi) 元人民幣,作為(wei) 一個(ge) 常設的資金池,為(wei) 跨境貿易結算和支付提供人民幣資金,而且這個(ge) 資金池可以應付企業(ye) 的需求。盡管陳德霖並未明確暗示,但是在另外一條措施中,陳德霖稱由於(yu) 人民幣可兌(dui) 換性目前仍然受限製,金管局要求參加行的人民幣長倉(cang) 或短倉(cang) ,不可超過其人民幣資產(chan) 或負債(zhai) 的10%,抑製企業(ye) 以及銀行投機套利需求的決(jue) 心顯露無遺。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