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商務部稱加工貿易政策要保持穩定

  中美高層進入密集互動期,關(guan) 於(yu) 雙方貿易失衡的論調再次暗潮洶湧。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蔣耀平近日表示,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現有地位是由經濟發展階段和發展水平決(jue) 定的,必須經過相當時間的儲(chu) 備和積累,才可能實現從(cong) 製造到創造,保持加工貿易的總體(ti) 穩定,仍然是現階段我國的必然選擇。

  他在出席第二屆中國開放經濟發展高層論壇時作出上述表示並強調,加工貿易是當前我國貿易順差的主要構成部分,目前我國有加工貿易企業(ye) 超過12萬(wan) 家,解決(jue) 就業(ye) 約4000萬(wan) 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加工貿易的順差產(chan) 生在中國,但利益由全球分享,中國隻是在組裝、加工環節獲得了利益。

  穩中轉型,東(dong) 莞即是樣本。

  去年11月16日。廣東(dong) 東(dong) 莞與(yu) 江蘇蘇州,被認定為(wei) 全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首批試點城市。其實,早在2006年,東(dong) 莞就開始謀劃加工貿易企業(ye) 轉型升級。2010年,東(dong) 莞發力進行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升級試點。

  目前,東(dong) 莞設立了10億(yi) 元加工貿易升級轉型專(zhuan) 項資金,鼓勵和扶持加工貿易企業(ye) 設立研發機構和地區總部、拓展內(nei) 銷和培育品牌,“十二五”期間,東(dong) 莞還安排100億(yi) 元繼續支持企業(ye) 自主創新。

  “現在東(dong) 莞的企業(ye) 轉型已經步入正軌,一切都是按部就班地進行。”東(dong) 莞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副局長蔡康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據蔡康介紹,2008年以來,東(dong) 莞共有1600多家“非法人”來料加工企業(ye) 轉為(wei) 法人企業(ye) ,改變了以往“大進大出”、市場單一的經營模式,抗風險能力增強,另外,加工貿易企業(ye) 新增研發機構304個(ge) ,新增加工貿易高新技術企業(ye) 184家。

  蔣耀平對記者指出,目前政府正在研究出台關(guan) 於(yu) 促進加工貿易轉內(nei) 銷的政策和措施,同時重視進口的戰略意義(yi) ,提高國際收支在更高水平上的基本平衡。而從(cong) 東(dong) 莞“加工貿易升級”試點亦看出,經過5年發展,當地加工貿易轉型已漸入正軌。

  轉型決(jue) 心已下,但路要走穩。

  蔣耀平稱,加工貿易是中國對外貿易順差的主要部分,從(cong) 中美雙邊經貿來看,加工貿易也是對美造成順差的大頭。

  “我們(men) 認為(wei) 加工貿易的政策措施,尤其在新的時期,要保持加工貿易的總體(ti) 穩定。因為(wei) 加工貿易政策核心就是保稅,實質是吸引外資,我們(men) 看到基本是外資企業(ye) 。所以,承接產(chan) 業(ye) 轉移的重大舉(ju) 措,也是不出國門的‘走出去’,對保持穩定有重大意義(yi) 。”他同時表示,在今後一個(ge) 時期內(nei) ,一是要保持政策的穩定性和預見性,避免大的波動,在穩定中完善政策。“我們(men) 要轉型升級,我們(men) 要往高端走,必須自主創新,但這需要一個(ge) 過程。”

  他強調說,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不是單個(ge) 企業(ye) 、單一產(chan) 品麵臨(lin) 的任務,也不僅(jin) 僅(jin) 是外貿環節的問題,關(guan) 鍵是整個(ge) 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轉型升級,要通過自主創新,在保持中國製造優(you) 勢的同時,形成中國創造的優(you) 勢。

  蔣耀平說,目前商務部正在積極研究探討對加工貿易特定差別的出口轉內(nei) 銷專(zhuan) 項政策。“像一些大的產(chan) 品,形態比較固定的,能不能有一些專(zhuan) 項的政策有利於(yu) 它的內(nei) 銷,這是我們(men) 正在研究的。”

  東(dong) 莞的做法或可借鑒。東(dong) 莞與(yu) 當地海關(guan) 構建起加工貿易內(nei) 銷快速通道,實行加工貿易內(nei) 銷“集中申報”和“集中擔保”,方便企業(ye) 內(nei) 銷商品。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