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ong) 年初低預期到年末創新高,轉型決(jue) 心並未放鬆,穩外需擴內(nei) 需並重進入攻堅年
有驚無險。談起2010年的企業(ye) 出口圖景,多家外貿企業(ye) 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如此表示。
事實上,這四個(ge) 高度濃縮的漢字亦可以概括去年全年的外貿走向。
順差遠超預期,11月份進、出口值均創曆史新高……中國外貿走出了一條低開高走的曲線,然而,從(cong) 政府到企業(ye) 對此均有清醒的認識。
相對於(yu) 依靠傳(chuan) 統模式博取短期效益,中國的外貿政策取向重心已經轉到了調結構、促轉型上。
正如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所定的基調:要堅持出口和進口並重、吸收外資和對外投資並重;增創外貿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繼續穩定和拓展外需,加快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優(you) 化進口結構,擴大進口規模,發揮進口對宏觀經濟平衡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作用。
12月數據隱現
“應該說全年的情況總體(ti) 不錯,雖然中間有點小波折。2010年出口額同比仍然增長了十幾個(ge) 百分點。2011年的情況可能會(hui) 更好,我們(men) 預計出口額在20%以上。”江蘇陽光東(dong) 升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潘錦山對記者表示。
站在跨年的節點上回顧2010年的中國外貿,國內(nei) 外的形勢之複雜,讓出口企業(ye) 體(ti) 驗了一把過山車般的心跳。
去年3月,中國出現了近6年來的首次月度外貿逆差。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曾預計,當年貿易順差將在2009年的基礎上,再降1000億(yi) 美元,總量在1000億(yi) 美元以內(nei) 。
此後中國出口的表現卻大大超過市場預期。9月,進出口值達創紀錄的2730.9億(yi) 美元。到了11月,這一數據再度被刷新,達到2837.6億(yi) 美元。當月月度進出口規模更是首次超過2800億(yi) 美元關(guan) 口。其中出口、進口值同時創曆史最高紀錄,分別達到1533.3億(yi) 美元和1304.3億(yi) 美元。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近日在全國商務工作會(hui) 議上說,2010年全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額預計將達2.9萬(wan) 億(yi) 美元,同比增30%。
據海關(guan) 統計,1至11月進出口總值26772.8億(yi) 美元,貿易順差為(wei) 1704.2億(yi) 美元。由此可以預計,在2010年12月,進出口總值仍有望超過2000億(yi) 美元。
企業(ye) 並非高枕無憂
暫時“脫險”並不能讓企業(ye) 高枕無憂,他們(men) 已積極行動,各方合力的“轉型升級”有待“十二五”開局之年破題。
家電龍頭企業(ye)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海外銷售公司總經理肖友元指出:“2009年我們(men) 定的2010年的出口額目標是同比增加73%,達到80億(yi) 。當時還覺得這個(ge) 目標偏高。但目前來看,2010年全年出口量和出口額都大幅超過預期,達到了86%左右。”
而對於(yu) 寧波博一格數碼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總監張燕而言,由於(yu) 是“兩(liang) 頭在外”,傳(chuan) 統上以歐洲市場為(wei) 主的LED企業(ye) ,雖然受匯率和勞動力成本影響不大,但歐債(zhai) 危機所帶來的“過山車”效應讓其心有餘(yu) 悸。“2010年第一季度,公司銷售額達到了同比50%~60%的增速,但從(cong) 3月末開始,我們(men) 度過了一段艱難的歲月,二、三季度的一段時間,我們(men) 幾乎沒有來自歐洲市場的訂單;到了10月份廣交會(hui) 以後需求開始明顯加大,才讓我鬆了口氣。現在看來,2010年出口額與(yu) 2009年持平。目前我們(men) 的歐洲市場份額由危機前的60%下降到了30%,但是中東(dong) 、亞(ya) 洲等新興(xing) 市場的補充,使得整體(ti) 出口份額並沒有下降。”
這種心驚膽戰的日子可不好過。
很多企業(ye) 已經開始思考如何提升核心競爭(zheng) 力,以應對外部市場需求驟降的風險。
肖友元說,除了持續進行的產(chan) 品升級、更新換代,及通過市場調研、渠道拓展,以支持在海外市場搶占競爭(zheng) 對手的市場份額,對於(yu) 空調行業(ye) 整體(ti) 而言,節能技術及環保是最重要的兩(liang) 個(ge) 研發技術方向。
對於(yu) 張燕所在這樣的加工型貿易企業(ye) ,她這幾年的工作重點都放在開發內(nei) 貿市場以及研發政府積極鼓勵的高科技項目。
“厚出薄進”成過去式
2011年,對於(yu) 中國的決(jue) 策者和企業(ye) 而言,形勢無疑也是複雜的。
在全國商務工作會(hui) 議上,陳德銘不無擔憂地提醒列席的商務係統官員及企業(ye) ,2011年一二月份應高度關(guan) 注歐洲主權債(zhai) 務,大量債(zhai) 務在那個(ge) 時候到期,歐洲將麵臨(lin) 新一輪考驗。
一位外貿大省的商務係統人士曾對記者指出,他看重的是三個(ge) 並重,即穩外需與(yu) 擴內(nei) 需並重、優(you) 化出口結構與(yu) 擴大進口並重以及加快利用外資質量與(yu) 對外投資並重。
“說並重體(ti) 現了轉變,我們(men) 以前肯定是重外需、出口、外資,而輕視內(nei) 需、進口和對外投資的。”他說,“現在共識已經很明顯,就是要逐漸重視後者。”
興(xing) 業(ye) 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對記者表示,與(yu) 單純通過人民幣升值來促進國際收支平衡的方法相比,擴大進口是既能保證出口企業(ye) 的生存與(yu) 發展,又能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雙贏之舉(ju) 。
中國國際商會(hui) 會(hui) 長萬(wan) 季飛近日對記者指出,要統籌進出口,優(you) 化進口結構,多進口大型設備、高新技術、原材料。這樣既能兼顧內(nei) 外,為(wei) 出口留下空間,也能減少貿易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