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外貿增長超預期背後

  海關(guan) 總署12月10日公布數字顯示,11月份中國出口、進口總額同時創下曆史最高紀錄,並以34.9%和37.7%的同比增幅遠遠超出市場預期。

  之前的種種信號都令人們(men) 對全球經濟表示擔憂。12月3日,美國勞工部公布11月份美國失業(ye) 率仍高達9.8%。恰恰也在11月,愛爾蘭(lan) 債(zhai) 務危機顯現,市場擔心其即將成為(wei) 第二個(ge) 希臘。當月月底,日本央行在其發布的經濟月報中擔憂日本進入了“通貨緊縮”。

  因此,多數學者和金融機構都對11月份中國貿易數據給出了20%左右同比增長的“保守”預估。

  然而實際數字令人意外。當月中國進口和出口總額的增速均比10月份上揚了12個(ge) 百分點,進出口總額達2837.62億(yi) 美元,曆史上首次突破2800億(yi) 大關(guan) 。這些強勁上升的數字背後到底反映了怎樣的全球經濟現狀?明年中國外貿形勢將以何種速度發展?

  外需強勁

  “全球的基本麵複蘇應是中國11月出口大幅增長的最重要因素。”國泰君安證券宏觀經濟研究員王虎對《財經國家周刊》表示。

  11月份,中國對美國出口增速由10 月份的17.9 %大幅提升至32.2%,對歐洲的出口增速由10月份的19.8%提升至33.8%,對日本的出口增速由18.9%提升至36.7%,對發展中亞(ya) 洲國家和地區出口增長27.8%,與(yu) 10月基本持平。

  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副部長趙晉平分析,當前全球經濟緩慢複蘇的一個(ge) 表現就是,以補充庫存為(wei) 主的商品需求一直在持續,這給中國出口增長帶來了機遇。

  從(cong) 美國方麵看,美國商務部12月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美國企業(ye) 庫存環比增長1.9%,企業(ye) 銷售環比增長2.2%。企業(ye) 庫存和銷售同步增加是美國經濟複蘇的積極信號。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研究部副主任李健表示,中國出口行業(ye) 主要生產(chan) 剛性需求商品,對於(yu) 經濟複蘇相對緩慢的發達國家來說,這部分需求仍然不可或缺。而對於(yu) 發展中國家來說,當前需求比較強勁,中國生產(chan) 的很多中、低檔產(chan) 品更加受到發展中國家的歡迎。

  年末聖誕節、新年等節假日帶來的季節因素,也是中國出口增長大幅度上揚的重要原因。由於(yu) 感恩節期間大額折扣等促銷手段的助推,美國掀起假期購物熱潮。據美國零售業(ye) 聯合會(hui) 估計,11月至12月美國假期銷售額將比去年同期增長2.3%,是2006年以來最高的一年。

  趙晉平甚至認為(wei) ,現在已不能用所謂“恢複性增長”來描述中國的外貿情況,而應被認為(wei) 進入了“實質性增長”階段。

  其主要原因在於(yu) ,今年1~10月份的出口總額比2008年同期增長6%,進出口總額也增長了9%。當前中國外貿已經恢複到2008年的水平。

  價(jia) 格助推

  11月份進口增速從(cong) 10月份的同比25.3%強勁增長至37.7%,表明內(nei) 需持續旺盛,但也反映出大宗商品價(jia) 格的上漲。主要表現是,進口額的增長大於(yu) 進口量的增長。當月,原油進口額增長33.5%,進口量增長22.1%;未鍛造的銅及銅材進口額上升52.2%,進口量增長21.2%。

  11月3日美聯儲(chu) 正式宣布重啟定量寬鬆貨幣政策,美元的持續貶值加劇了國際大宗商品價(jia) 格的上揚。

  大宗商品價(jia) 格上漲也帶來了輸入型通脹,使國內(nei) 一部分加工貿易成本大幅上升。國內(nei) 11月CPI同比上漲5.1%,創28個(ge) 月新高,內(nei) 部通脹壓力進一步顯現,也推高了出口產(chan) 品的成本。

  據橡膠(36225,-990.00,-2.66%)工業(ye) 協會(hui) 統計,今年中國輪胎的生產(chan) 成本已經上漲了30%以上。青島福臨(lin) 輪胎有限公司業(ye) 務經理王曉華對記者表示,自10月份以來由於(yu) 天然橡膠價(jia) 格不斷上漲,輪胎出口的價(jia) 格每個(ge) 月都至少上調一次,由於(yu) 剛性需求的存在,價(jia) 格推動了出口,每次價(jia) 格上漲前會(hui) 促使一批出口產(chan) 品成交。

  趙晉平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表示,還應該考慮到,在當前特殊經濟環境下,一部分熱錢在借助貿易渠道流入中國。

  自今年6月人民幣匯改重啟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呈小幅上漲走勢,市場對人民幣升值預期不斷提高,大量熱錢更伺機流入中國市場套利。

  由於(yu) 中國對短期資本管控比較嚴(yan) ,因此很多熱錢會(hui) 借助經常項目進入中國。主要體(ti) 現在一些“低報高進”和“高報低出”的進出口貿易中。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研究員吳慶表示,熱錢的流入最終反映在貿易順差的數字中,但是具體(ti) 有多大的規模無法得知。而這種虛假貿易的操作也最容易發生在跨國公司的進出口項目中,操作容易,無法監控。

  外商投資企業(ye) 是貿易順差主要來源,1至11月,外商投資企業(ye) 貿易順差1125億(yi) 美元,其中加工貿易方式項下貿易順差2420.8億(yi) 美元,相當於(yu) 同期我國加工貿易總體(ti) 貿易順差的83.2%。

  結構調整將持續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2010年世界經濟增長4.8%,2011年增幅則為(wei) 4.2%。11月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OECD)的最新經濟展望報告的預測十分相似,分別為(wei) 4.6%和4.2%。

  國際組織對於(yu) 明年世界經濟增速放緩的預測,源自當前的全球經濟複蘇很大程度上依靠各國的政策刺激。尤其是發達經濟體(ti) ,受金融危機衝(chong) 擊比較嚴(yan) 重,財政、貨幣政策力度非常大,但是這些政策不可持續。比如,美國當前財政赤字已經占到了GDP的10%。明年各國都可能減弱和退出相應的財政刺激政策,這必然帶來全球經濟增速的放緩。

  世界經濟增速於(yu) 2011年放緩,必將相應影響中國外貿的增速。趙晉平對明年中國出口增速仍保持一定的樂(le) 觀,認為(wei) 會(hui) 維持在20%左右。

  他表示,雖然發達國家的財政政策減弱會(hui) 對國際市場有一定影響,但是貨幣政策仍然會(hui) 是擴張性或者寬鬆的,比如美國。因為(wei) 發達國家不必擔心通貨膨脹的壓力,而且寬鬆的貨幣政策還會(hui) 緩解其通貨緊縮的壓力。

  從(cong) 國內(nei) 來看,中國政府采取的控製通脹的政策措施,預計將在明年1~2月份顯現出來——中國的通脹率有望在春節後得到一定的控製。如果這樣的預期可以實現,那麽(me) 明年由於(yu) 通脹上升導致中國出口產(chan) 品成本上升的壓力會(hui) 減弱。

  外界關(guan) 注的另一方麵是外貿結構的調整。今年,人民幣小幅升值,國家重視改善民生,加快中西部發展,勞動力在向中西部回流,迫使沿海出口大省在進行產(chan) 業(ye) 的轉型升級,而中低檔勞動密集型產(chan) 業(ye) 在向中部轉移。

  數據顯示,1~11月中西部地區外貿增長顯著,其中甘肅進出口總值66.3億(yi) 美元,增長1倍,高於(yu) 同期全國總體(ti) 增速66.3 個(ge) 百分點。

  李健認為(wei) ,2010年一係列優(you) 化結構的措施並不會(hui) 過度損害外需的保增長,中國出口企業(ye) 具有一定承受能力,2011年外貿結構的調整將會(hui) 進一步持續。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