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國稀土[3.25 4.84%]出口配額再減。
根據商務部昨日(12月28日)下達的2011年第一批稀土出口配額通知(以下簡稱《通知》),2011年第一批稀土出口配額為(wei) 14446噸,比2010年第一批配額總額 (16304噸)降低約11.4%。《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粗略統計,其中外資企業(ye) 獲得首批配額3600多噸,約占1/4。
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認為(wei) ,2010年中國全年稀土出口配額總數為(wei) 30258噸,相比2009年的50145.1噸已經減少近40%,在此基礎上,2011年再削減幅度或不會(hui) 過大。
包鋼稀土[65.37 0.74%]直接配額減半
記者注意到,在此次配額數前五(有兩(liang) 家並列)的企業(ye) 中,有三家在包頭。其中,包鋼稀土2011年首批配額僅(jin) 為(wei) 740噸,相比今年首批(1350噸)減少了近一半。而其控股子公司包頭華美稀土高科有限公司,依然獲得資質企業(ye) 中最高的配額——954噸。
長城證券有色分析師耿諾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雖然包鋼稀土出口配口逐年減少,但其2010年全年表現相比2009年仍然翻了好幾番。
“配額的進一步減少無疑對稀土價(jia) 格上升及企業(ye) 利潤有一定的正麵影響,但相關(guan) 上市公司2011年將從(cong) 配額減少中獲益多少,還取決(jue) 於(yu) 市場需求和實際稀土價(jia) 格。同時,通過2010年政府密集的調控,2011年的稀土政策已沒有太多的想象空間。”耿諾表示。
市場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2010年中國稀土企業(ye) 的利潤有明顯上漲,主要因素在於(yu) 市場需求的加大和生產(chan) 的減少導致稀土價(jia) 格的上升,出口配額有利好,但並非決(jue) 定因素。
“配額買(mai) 賣”不可避免?
昨日,贛州一家大型稀土企業(ye) 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就最新的配額數字而言,首先想到的就是‘配額買(mai) 賣’。”
據其反映,受配額製度的限製和傾(qing) 斜,很多稀土生產(chan) 企業(ye) 得不到配額,勢必會(hui) 造成實際配額和實際訂單、生產(chan) 能力的不協調,從(cong) 而造成“配額買(mai) 賣”和“走私”的盛行。“贛州有幾十家稀土生產(chan) 企業(ye) ,擁有配額的隻有四家。”該人士說。
對此,商務部在《通知》中表示,配額安排主要依據各企業(ye) 2008~2010年1至10月份的出口實際量。同時,為(wei) 體(ti) 現向生產(chan) 企業(ye) 傾(qing) 斜的原則,配額安排適當參考生產(chan) 企業(ye) 2009年度出口供貨量。
有業(ye) 內(nei) 資深企業(ye) 人士曾告訴記者,要想滿足稀土出口配額的申報條件,最主要的考核指標就是近三年稀土的出口數量和出口金額。在既定“出口數量”下,為(wei) 使出口資質達標和爭(zheng) 奪出口權重,企業(ye) 就會(hui) 偏重出口昂貴的、稀有的稀土元素。
不過,分析人士昨日對記者指出,這種狀況也在逐步發生轉變——就在今年12月,中國對稀土的出口關(guan) 稅進行了調整。金屬釹出口暫定稅率從(cong) 15%提高至25%,此外還增加了鑭、鈰,出口暫定稅率為(wei) 25%,以及按重量計含稀土元素10%以上的鐵合金,出口暫定稅率為(wei) 25%,稀土金屬礦的出口暫定稅率保持為(wei) 15%。
或非長期貿易工具
近期,一些國家輪番出麵指責中國政府的稀土政策,稱中國全麵控製了稀土出口。而2011年中國稀土出口配額的再減少無疑將再次觸動國外稀土需求企業(ye) 的敏感神經。
中國稀土行業(ye) 協會(hui) 籌備組、工信部原材料司原助理巡視員王彩鳳昨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從(cong) 協會(hui) 角度看,不同意外媒所宣稱的“中國政府在有意減少稀土出口配額”的觀點,中國的稀土出口也不可能像外媒宣揚的“大幅減少”。
“不是政府有意減少出口,長期以來我們(men) 不惜犧牲資源、環境,付出了很大代價(jia) 。現在我們(men) 處於(yu) 一個(ge) 優(you) 化調整的關(guan) 鍵時刻,按照汙染物排放標準,我們(men) 的很多企業(ye) 不達標,就會(hui) 停產(chan) ,國內(nei) 生產(chan) 肯定受到影響。”王彩鳳說,盡管今年政府的計劃定得不是很高,出口適當減了一些,但也還是滿足了國內(nei) 外的需求。
在昨日召開的2010國際稀土研討會(hui) 上,對外經貿大學教授、中國WTO研究院院長張漢林教授表示,出口實施配額是短期行為(wei) ,不是有效的、長期的貿易管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