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輪胎特保調查考驗中國企業生存智慧

  近年來,我國輪胎行業(ye) 頻頻遭到國際上的貿易救濟調查。僅(jin) 在去年,美國對中國發起特保調查後,示範效應隨即出現。2010年5月,印度、巴西、阿根廷也緊隨其後對中國發起調查。

  世界貿易組織(WTO)12月13日宣布,美國對從(cong) 中國進口的輪胎采取的過渡性特保措施並未違反該組織規則。

  對於(yu)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hui) (ITC)提出在2004年至2008年間中國進口輪胎數量“迅速增加”導致輪胎行業(ye) 受到衝(chong) 擊,WTO仲裁委員會(hui) 認為(wei) 這一說法成立。

  12月15日,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就WTO對輪胎特保案的裁決(jue) 一事表示:“中方對於(yu) 專(zhuan) 家組的裁決(jue) 報告可能產(chan) 生的負麵影響表示高度關(guan) 注,商務部的專(zhuan) 家團隊也正在研究這個(ge) 報告,並準備適時提出上訴,維護中國企業(ye) 的合法利益。”

  上訴意義(yi) 在於(yu) 防止“示範效應”

  北京市律師協會(hui) 競爭(zheng) 和反壟斷法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副主任、中美輪胎特保案中方代理律師楊晨在接受《法治周末》記者采訪時說:“與(yu) 反傾(qing) 銷相比,‘特保’措施的門檻低、彈性大、易實施,隻要進口國認為(wei) 來自中國的產(chan) 品對其造成‘市場擾亂(luan) ’,即可以啟動‘特保’措施。因此中國一定要上訴,避免該裁定帶來示範效應。”

  “特保”是貿易救濟措施中的一種,是在WTO框架下專(zhuan) 門針對中國的出口產(chan) 品采取的限製措施,具有很強的歧視性。同反傾(qing) 銷、反補貼相比,國際上比較少用。

  中國加入WTO議定書(shu) 的第16條規定,“特定產(chan) 品過渡性保障機製”在加入之日後12年終止。中國是2001年12月11日加入WTO的,按照該規定,特保措施將於(yu) 2013年12月11日自行終止。但是楊晨和對外經貿大學WTO研究院副院長屠新泉都認為(wei) 該條款對時間的約定並不明確。12年的規定可以理解為(wei) 其他國家之前采取的特保措施最晚將在2013年12月11日自動終止,也可以理解為(wei) 在2013年12月11日前發起的針對中國的特保措施都將有效。如果是後者,對中國來說極為(wei) 不利。

  據《法治周末》記者了解,在美國前總統布什在任時,美國產(chan) 業(ye) 界總共發起6起特保案,其中兩(liang) 起未獲國際貿易委員會(hui) 和貿易代表辦公室認可,另外4起被布什否決(jue) 。而去年奧巴馬政府的裁決(jue) 開了個(ge) 不好的頭。

  屠新泉對記者說,專(zhuan) 家組裁定美國在輪胎特保案中的做法符合WTO規則,可能會(hui) 出現一些不好的示範效應。美國國內(nei) 其他行業(ye) 會(hui) 效仿輪胎特保案的做法,向政府施壓,這將對中國的出口非常不利。

  不過在中國社科院美國所一位專(zhuan) 家看來,這種可能性比較小。他認為(wei) 奧巴馬之所以於(yu) 去年批準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hui) 關(guan) 於(yu) 輪胎特保案的裁定,在於(yu) 當時美國國內(nei) 經濟受金融危機影響,就業(ye) 率下降,而且當時奧巴馬政府需要在國內(nei) 推行醫保改革,需要以此為(wei) 砝碼爭(zheng) 取國內(nei) 相關(guan) 利益集團的支持。而現在奧巴馬的醫保改革方案已經順利通過,奧巴馬沒有必要再同意其他行業(ye) 采取針對中國具有歧視性的特保措施,給中美兩(liang) 國的經貿關(guan) 係蒙上不必要的陰影。

  輪胎業(ye) 成貿易救濟調查重災區

  其實國際上針對中國輪胎業(ye) 頻繁提起貿易救濟調查不隻發生在去年。

  據《法治周末》記者了解,2001年以來,隨著我國輪胎產(chan) 業(ye) 不斷發展壯大、出口比重不斷提升,埃及、印度、委內(nei) 瑞拉、秘魯等國相繼對中國出口的輪胎提起反傾(qing) 銷調查,同時,美國和歐盟等部分國家和地區開始設置更為(wei) 嚴(yan) 格的輪胎進口技術標準。中國輪胎行業(ye) 成為(wei) 國際貿易中反傾(qing) 銷頻率最高、次數最多的行業(ye) 之一。

  中國橡膠工業(ye) 協會(hui) 會(hui) 長範仁德在接受《法治周末》記者采訪時說:“國外之所以頻繁地對我國輪胎出口發起貿易救濟調查,一方麵是因為(wei) 我國輪胎出口在國際上占有率迅速提高,尤其是在世界經濟出現衰退的情況下,一些國家為(wei) 了保護本國產(chan) 業(ye) ,往往會(hui) 濫用貿易救濟措施。另一方麵,由於(yu) 我國輪胎產(chan) 業(ye) 產(chan) 能已經出現結構性過剩,出口的輪胎製品大部分為(wei) 低端產(chan) 品,該領域國內(nei) 企業(ye) 競爭(zheng) 激烈是競相壓價(jia) 所致。”

  然而,在2005年南非對我國輪胎發起反傾(qing) 銷訴訟之前的貿易救濟調查中,中國的輪胎企業(ye) 很少積極應訴和抗辯。

  長期從(cong) 事國際貿易摩擦爭(zheng) 端訴訟業(ye) 務的北京律師王磊告訴《法治周末》記者,反傾(qing) 銷的訴訟從(cong) 最初調查到最終判決(jue) 一般需要15至18個(ge) 月,訴訟費用加相關(guan) 費用為(wei) 20至40萬(wan) 美元。由於(yu) 這些企業(ye) 沒有認識到問題的嚴(yan) 重性,再加上出口金額較小,影響不大,基本上沒有進行任何抗辯,就被裁定為(wei) 反傾(qing) 銷成立,征收了高額的反傾(qing) 銷稅,就相當於(yu) 喪(sang) 失了這些國家的市場。

  2005年,在中國橡膠工業(ye) 協會(hui) 的組織下,中國企業(ye) 積極應對南非的反傾(qing) 銷訴訟,最終使南非國際貿易管理委員會(hui) 作出終裁,對出口到南非的整個(ge) 中國輪胎行業(ye) 不征收任何反傾(qing) 銷稅。

  對此,楊晨建議,在其他國家發起“兩(liang) 反一保”調查時,中國企業(ye) 應當積極應訴,頑強抗辯,而不是坐以待斃。“現在全球經濟是一體(ti) 化的。一旦在某一國家提起的貿易救濟調查中,如果保持沉默或放棄應訴,則被默認為(wei) 存在傾(qing) 銷行為(wei) ,其他國家可能就會(hui) 紛紛效仿,如此一來,企業(ye) 要放棄的市場會(hui) 越來越多”。

  楊晨介紹說,在一些反傾(qing) 銷、反補貼調查中,如果應訴企業(ye) 過多,調查全部企業(ye) 的負擔過重,則會(hui) 采用抽樣調查的方法,一般是依據最大進口量來選擇應訴企業(ye) 。為(wei) 此,行業(ye) 的龍頭企業(ye) 應當承擔起更多的社會(hui) 責任來,積極應對調查。

  為(wei) 了使中國輪胎企業(ye) 更好地應對貿易救濟調查,範仁德介紹說,橡膠工業(ye) 協會(hui) 一些設立了專(zhuan) 門的部門搜集相關(guan) 的信息,研究應對措施,為(wei) 企業(ye) 積極應訴提供服務。

  企業(ye) 積極調整應對輪胎特保

  記者從(cong) 中國橡膠工業(ye) 協會(hui) 獲悉,2010年1月至10月中國出口美國的轎車輪胎為(wei) 2595萬(wan) 條,同比下降25.5%;出口額8.4億(yi) 美元,下降23%。可見輪胎特保案對中國輪胎業(ye) 的出口影響還是很大。

  不過,針對輪胎特保案造成出口美國產(chan) 品下滑的局麵,相關(guan) 輪胎企業(ye) 已適時作出調整。山東(dong) 福臨(lin) 輪胎總經理劉自金在接受《法治周末》記者采訪時說:“雖然專(zhuan) 家組裁定中國敗訴,但是對企業(ye) 來說已經沒有太多負麵影響了,因為(wei) 我們(men) 企業(ye) 在這一年中相關(guan) 的調整工作已經到位了。”

  福臨(lin) 輪胎是國內(nei) 最大的輪胎貿易出口商,其應對特保案的做法也是國內(nei) 企業(ye) 的一個(ge) 縮影。劉自金說,為(wei) 了避免輪胎特保案對企業(ye) 的出口帶來嚴(yan) 重的負麵影響,企業(ye) 對產(chan) 品結構和出口市場都作了一係列調整。

  他向記者介紹,在產(chan) 品結構的調整上,對於(yu) 美國市場,一方麵加大出口不在美國特保範圍內(nei) 的輪胎產(chan) 品的數量(特保案征稅範圍為(wei) :所有小轎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另一方麵提高產(chan) 品的質量和附加值,主打美國的高端市場。“高端產(chan) 品雖然要被征收關(guan) 稅,但是由於(yu) 我們(men) 成本低,同韓國、日本出口美國的產(chan) 品相比較還是有很強的競爭(zheng) 力。輪胎特保案之前,我們(men) 出口美國金額占總出口金額的15%至20%,由於(yu) 提升了產(chan) 品品質,現在出口金額提升到25%。出口金額也由特保案之前的2000萬(wan) 美元,提升到今年的7000萬(wan) 美元。”

  除此之外,福臨(lin) 輪胎還調整產(chan) 品的出口市場,加大了對中東(dong) 、歐洲、拉丁美洲國家的市場開發力度。企業(ye) 的積極應對不僅(jin) 沒有喪(sang) 失市場,反而助推了企業(ye) 的技術革新,並擴大了其他國家的市場。

  不過也有一些輪胎企業(ye) 由於(yu) 出口受阻,被迫轉為(wei) 內(nei) 銷,對國內(nei) 橡膠輪胎市場造成嚴(yan) 重衝(chong) 擊,導致輪胎產(chan) 品市場價(jia) 格下降。

  中國橡膠工業(ye) 協會(hui) 輪胎分會(hui)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輪胎庫存同比上升57.7%,庫存增幅已明顯高於(yu) 產(chan) 量、產(chan) 值和銷售收入的增幅,而且呈上升趨勢;上半年產(chan) 品成本費用同比約上升30%,效益已明顯下滑;虧(kui) 損企業(ye) 增加,虧(kui) 損麵達20.9%。我國輪胎產(chan) 業(ye) 結構性產(chan) 能過剩的問題已經凸顯出來了。

  為(wei) 此,今年10月11日,工信部出台了輪胎產(chan) 業(ye) 政策,嚴(yan) 格設定了我國新建、改擴建輪胎項目的門檻,同時對輪胎企業(ye) 的技術、品牌、進出口等作了多方麵的規定。但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由於(yu) 政策具有遲滯性,我國輪胎業(ye) 的產(chan) 能過剩問題很難在短期內(nei) 得到解決(jue) 。

  範仁德說,我國輪胎企業(ye) 要在國內(nei) 市場出現結構性產(chan) 能過剩、國際市場貿易救濟調查頻發的環境下立足和發展,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促進產(chan) 業(ye) 升級將是必然選擇。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