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鄞州檢驗檢疫局對某企業(ye) 出口的矽膠廚具進行檢測時發現總遷移量超標,這是今年發現的第6起出口矽膠製品預檢和抽檢不合格。根據RASFF通報,歐盟今年已多次對我國出口的矽膠餐廚具進行檢查和通報,其原因均為(wei) 總遷移量過高,出口矽膠製品的衛生安全已經引起歐美等發達國家的高度重視。鄞州局檢驗人員會(hui) 同實驗室專(zhuan) 家對企業(ye) 進行了專(zhuan) 項調查,發現出口矽膠製品衛生指標不合格主要有以下三方麵原因:
一是原材料質量控製不嚴(yan) 。部分企業(ye) 對用於(yu) 廚餐具的原料把關(guan) 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在未對原材料進行檢測的情況下使用質量等級偏低的矽膠料用於(yu) 食品接觸產(chan) 品的生產(chan) ,或者在生產(chan) 過程中使用不合格的色膠用於(yu) 著色,導致成型品衛生指標超標。
二是生產(chan) 工藝存在隨意性。由於(yu) 原料的特殊性,矽膠製品對生產(chan) 工藝控製要求較高,特別是產(chan) 品成型後需要足夠的烘烤時間以除去可揮發性物質。部分企業(ye) 為(wei) 了追求生產(chan) 效率,成品沒有達到規定的烘烤時間即包裝成箱,導致檢測總遷移量超標。鄞州局今年以來已發現3批次產(chan) 品由於(yu) 該原因導致不合格。
三是企業(ye) 對產(chan) 品使用條件不重視。歐盟等國要求產(chan) 品檢測需按照其可預見的最嚴(yan) 格使用條件進行。而目前大部分出口企業(ye) 僅(jin) 根據客戶樣品進行生產(chan) ,對產(chan) 品的用途和使用條件重視不夠,在進行第三方檢測時對如何選擇測試條件也比較盲目,甚至與(yu) 產(chan) 品可預見的使用條件明顯不一致,導致“檢測合格”的產(chan) 品仍有被通報的風險,這也是造成出口矽膠製品頻繁出現不合格的原因。
鑒於(yu) 此,檢驗檢疫部門建議:一是生產(chan) 企業(ye) 應加強對矽膠製品企業(ye) 原輔料質量控製的管理,通過強化檔案建設和生產(chan) 製度建設強化管理,製定規範的進料檢驗製度、推動由經驗管理向製度管理的轉變。二是企業(ye) 應加強工藝質量控製,特別是對成品需進行足夠時間的烘烤以除去揮發性物質;三是強化企業(ye) 負責人和技術人員對國內(nei) 外技術法規解讀和標準培訓,使其了解國外要求,實現對產(chan) 品質量的主動提升。同時,企業(ye) 也應加強與(yu) 外貿公司或客戶的溝通,了解產(chan) 品用途和銷售市場,指導企業(ye) 進行合理有效的第三方檢測,提升出口矽膠製品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