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商務工作會(hui) 議即將召開,2011年外貿成為(wei) 關(guan) 注焦點。
《華夏時報》記者獲悉,“調結構、促平衡”將成為(wei) 2010年外貿工作的主要基調。但在具體(ti) 政策上,和以往一味重點鼓勵出口有所不同,將轉到促進進口上;其中,進一步清理非關(guan) 稅措施為(wei) 大宗商品順利通關(guan) ,是主要措施之一。
12月15日,商務部內(nei) 部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明年在政策導向上,將促進進口貿易的便利化,進一步減少進口貿易的審批,簡化進口自動許可登記;在促進國內(nei) 的擴大開放上,商務部將繼續推進降低各類關(guan) 稅和非關(guan) 稅,開放製造業(ye) 和服務業(ye) 。此外,要推進重點行業(ye) ,促進行業(ye) 支持政策的出台,例如節能環保、高新技術行業(ye) ,促進中國企業(ye) 結構轉型和服務業(ye) 發展。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秘書(shu) 長、原商務部副部長魏建國表示,我國以前對進口的研究不夠,國家大的貿易政策都沒有考慮到進口,隻是一味地鼓勵出口,這方麵需要適時進行調整轉變。
而在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上,有關(guan) 外貿工作的表述也有變化,會(hui) 議提出“堅持出口和進口並重、吸收外資和對外投資並重,努力拓寬國際經濟合作途徑,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出口高增長難持續
今年我國出口形勢明顯好於(yu) 市場預期。
數據顯示,1至11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6772.8億(yi) 美元,同比增長36.3%。其中出口14238.5億(yi) 美元,增長33%;進口12534.3億(yi) 美元,增長40.3%;貿易順差為(wei) 1704.2億(yi) 美元。
實際上,商務部在去年底原本估計今年全年的進出口增速會(hui) 在8%—10%,然而從(cong) 1—11月份的外貿數據來看,出口實際的恢複遠遠超出這一預期。
“預計今年出口增速將在28%—30%之間。”有外貿係統人士分析,在廣交會(hui) 上調研座談時,商務部已經將2010年全年出口增速預估數上調至25%左右。
但這樣的增長速度可能難以為(wei) 繼。
此前,多個(ge) 重點外貿省市均預測2011年上半年外需增長將明顯放緩,難以重現今年的快速增長之勢。
2010年秋季廣交會(hui) 的信息表明,出口訂單並不強盛,而且多是短單。有悲觀者甚至估計2011年出口有可能是負增長。“即便不是負增長,增速也很有限。”魏建國對記者表示,“明年中國外貿出口總體(ti) 看來是不樂(le) 觀的,預計會(hui) 下降10到15個(ge) 百分點。”
上述商務部內(nei) 部人士表示,從(cong) 2012年開始,中國的外貿將更偏重調結構,預計外貿增速目標也會(hui) 因此有所調低。
商務部研究院院長霍建國也給出了相同的判斷。他估計,2011年出口增長區間大致在15%—16%,進口增長略高於(yu) 出口,增長區間鎖定在17%—18%。
重點擴大進口
將進口提到如此高的位置上,這在國家整體(ti) 戰略中尚屬首次。
事實上,從(cong) 2010年下半年開始外貿政策已有了轉向的跡象。記者注意到,近期,商務部官員在不同場合多次談到要采取一係列措施進一步擴大進口,保持對外貿易平衡發展。
而為(wei) 進一步擴大進口,我國政府已經采取了一係列政策措施。主要包括:降低進口關(guan) 稅,2010年中國進口關(guan) 稅總水平降至9.8%,並進一步降低了部分原材料以及最終消費品進口關(guan) 稅,出台了加工貿易內(nei) 銷的相關(guan) 政策等。
不過,在2011年商務部將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擴大進口上。
上述商務部內(nei) 部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商務部將重點鼓勵從(cong) 對華貿易逆差的國家進口,甚至考慮單邊開放市場,放鬆進口監管,以及降低進口成本、簡化境內(nei) 企業(ye) 的進口融資等措施。此外,2011年商務部還將支持和組織各種形式的投資貿易促進團“走出去”投資和采購。
對於(yu) 擴大進口,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我國需要進口的產(chan) 品集中在技術和資源兩(liang) 個(ge) 領域,資源領域尤以大宗商品為(wei) 主,如鐵礦石、原油等。”為(wei) 進一步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中國將進一步清理非關(guan) 稅措施,更改和完善政策措施與(yu) 通關(guan) 檢驗環節,繼續簡化和放寬部分進口管理措施,減少進口環節和手續,降低進口費用和成本。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部長隆國強對本報記者表示,歐美等國首先要放鬆對中國的技術出口管製;中國則應進一步單邊開放市場,對最不發達經濟體(ti) 給予優(you) 惠貿易待遇,推進區域貿易和多邊貿易自由化,從(cong) 而增加進口。
內(nei) 外貿統一
值得一提的是,明年是十二五規劃的第一年,因此,明年的外貿工作既要注重當前,又要聯係長遠。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我國外貿發展方式重點是在結構、質量、技術、標準上進行轉型,力促加工貿易轉型。因此,2011年商務部還將幫助外貿企業(ye) 逐步進入國內(nei) 市場。
“相信經過幾年時間,特別是在十二五期間,我國外貿結構會(hui) 有很大的改變和提升,內(nei) 外貿市場會(hui) 連成一體(ti) 。我認為(wei) ,未來中國的國內(nei) 市場會(hui) 明顯超過日本成為(wei) 世界第二大國內(nei) 市場。”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廣州調研外貿時曾這樣表示。
一些外貿界人士認為(wei) ,在規模持續擴大的同時,中國的外貿隊伍也將因國際市場格局的變化和國內(nei) 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而發生根本性變化。
白明表示,中國外貿未來5年中的發展方向將由現在的“千軍(jun) 萬(wan) 馬”型向“精兵強將”型轉變,產(chan) 品單一、缺乏議價(jia) 能力的企業(ye) 逐漸被淘汰出局。
而隨著內(nei) 外貿市場的統一,未來中國外貿企業(ye) 的產(chan) 品鏈和產(chan) 業(ye) 鏈將進一步“拉長”,接近當前發達國家跨國企業(ye) 的生產(chan) 經營模式,製造業(ye) 企業(ye) 從(cong) 自身需求出發,由“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