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技術換市場?中美清潔能源貿易之辯

  在美國商務部長駱家輝近10天的中國之旅中,清潔能源,是其說得最多的詞匯。

  對於(yu) 駱家輝而言,2015年之前讓美國的出口增長一倍的目標,是他此行的直接原因。而清潔能源和能效技術的發展,將為(wei) 21世紀最大的經濟機遇之一,“在全世界,能源是一個(ge) 6萬(wan) 億(yi) 美元的市場,其中,清潔、綠色能源的市場成長最為(wei) 迅速”。

  中國,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據美國商務部預計,到2020年,中國清潔能源市場將達到1000億(yi) 美元。

  為(wei) 了改善對中國的出口,駱家輝稱,美國將在2010年夏天重新評估對華出口政策,為(wei) 美國對華技術方麵的出口提供便利。

  但聯合國工業(ye) 發展組織國際太陽能中心主任、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hui) 副理事長喜文華對本報記者表示,“美國給中國的都是一些要淘汰的技術,真正的先進技術不可能給中國。”在他看來,中國企業(ye) 應立足自主創新,避免淪為(wei) “美國清潔能源的加工廠”。

  而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亦對本報記者表示,全球貿易的蛋糕在縮小,而美國希望在這個(ge) 縮小蛋糕裏切更大的份額,“如何切呢?技術及其產(chan) 品出口或許是一個(ge) 方法,但在美國還沒有正式公布新的對華出口政策前,效果無法評估。”

  對於(yu) 美國放開對華技術出口,張燕生並不樂(le) 觀。在他看來,如果美國不向中國出口真正的先進技術,想要通過清潔能源出口來提升對華貿易,“可能性較小”。

  推銷新能源

  清潔能源或綠色能源是指不排放汙染物的能源,廣義(yi) 上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包括水力發電、風力發電、太陽能、生物能、地熱能、海潮能、海水溫差發電等。

  而駱家輝率領的美國企業(ye) 代表團,便包括了通用電氣、杜邦、陶氏、第一太陽等代表美國清潔能源最高水平的企業(ye) 。

  “那些公司基本代表了世界清潔能源技術的最高水平。”喜文華向記者表示,中國與(yu) 歐美在清潔能源技術上存在差距,引進吸收美國的清潔能源技術,將大大有利於(yu) 中國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的快速發展。

  比如,在太陽能光伏電池領域,生產(chan) 過程中所要應用的核心技術設備基本都在美國,美國GTsolar公司的出貨情況已成為(wei) 世界太陽能產(chan) 業(ye) 冷暖風向標,其原因就是,GTsolar幾乎壟斷了世界拉晶鑄錠市場,其訂單量的多寡直接顯示了世界太陽能光伏產(chan) 業(ye) 的需求。該公司總裁湯姆·古鐵雷斯曾對外界稱,中國多晶矽矽片設備鑄錠爐的70%市場份額被GTsolar占據。

  而駱家輝亦多次提到,其代表團成員企業(ye) ,不僅(jin) 涉足清潔能源,還包括能源效率、電力儲(chu) 存、傳(chuan) 輸和分配等領域的代表。

  中國大市場

  以清潔能源為(wei) 代表,駱家輝希望能推動美國對中國大量的技術及產(chan) 品出口。

  5月24日,科技部副部長曹建林在中美戰略對話第二場會(hui) 間向外界透露,中美兩(liang) 國在清潔能源方麵的合作,是目前中美兩(liang) 國科技交流與(yu) 合作的重點。根據中美簽訂的新協定,雙方研發活動主要集中新能源汽車、建築節能技術和清潔煤三個(ge) 領域。

  在上述三個(ge) 領域,中國市場巨大。在汽車方麵,中國2009年已超越美國成為(wei) 世界最大的汽車生產(chan) 和消費國;在建築節能領域,據曹建林稱,中國現在有世界上最大的建築市場;而在清潔煤領域,中國則是世界最大的煤生產(chan) 和消費國。

  出口管製之限

  不過,在技術及其產(chan) 品方麵,美國不僅(jin) 長期實行對華出口管製,還在2007年將中國單列,專(zhuan) 門增加航空發動機等47個(ge) 出口管製項目,迫使中國用戶放棄進口美國產(chan) 品。而中國長期呼籲美國放鬆在高科技領域的出口管製,但一直未能奏效。

  駱家輝此次率美國清潔能源代表團訪華期間,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馬秀紅向他重申,若美國不能在放寬對華出口管製方麵采取實質性舉(ju) 措,將會(hui) 影響中美在清潔能源和其他領域的合作。

  為(wei) 應對中方的責難,駱家輝於(yu) 5月21日向外界稱,美國有望在今年夏天出台新的出口管製體(ti) 係,並在數月內(nei) 正式實施。

  駱家輝坦承認,基於(yu) 冷戰背景的美國出口管製體(ti) 係,已難以匹配日益變化的國際環境和科技形勢,已阻礙了包括新興(xing) 技術在內(nei) 的美國公司的出口。

  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中國高技術產(chan) 品自美國進口比重,從(cong) 2001年的18.3%下降到2009年的7.5%,如果按2001年的進口比例推算,2009年美國對華出口至少損失330億(yi) 美元。

  美國新姿態

  “這是一個(ge) 非常好的姿態。”通威太陽能副總裁胡榮柱對本報記者表示,駱家輝此次訪華,體(ti) 現了美國希望中美兩(liang) 國在清潔能源領域,在政府、企業(ye) 等多個(ge) 層麵合作的意願。胡榮柱受邀參加了5月20日由美國駐華使館在北京舉(ju) 辦的招待晚宴。 令胡榮柱印象深刻的是,駱家輝對未來“形象化的展望”,“我們(men) 都被他充滿信心和期待的致辭所感染”。

  駱家輝稱,希望150年後我們(men) 的子子孫孫在回顧這150年時,能夠感到非常欣慰,也為(wei) 他們(men) 的前輩感到驕傲,由於(yu) 中美兩(liang) 個(ge) 世界最大的經濟體(ti) 在節能減排上所做的努力,為(wei) 地球環境做出了巨大貢獻。

  胡榮柱直接感覺到了駱家輝的努力。“他參與(yu) 了整個(ge) 招待晚宴,多個(ge) 中方企業(ye) 都要求和他合影,他一直保持笑容,很隨和.”

  不過,在胡榮柱看來,雖然駱家輝所帶領的代表團有24家美國企業(ye) ,並與(yu) 國內(nei) 相關(guan) 企業(ye) 進行了一對一的商業(ye) 會(hui) 談,但“還隻是初步的接觸”,僅(jin) 僅(jin) 靠這個(ge) 初步的溝通就形成實質性的合作,不太現實。

  胡榮柱多次強調稱,駱家輝訪華,最重要的是“給大家提供了一個(ge) 相互溝通交流的機會(hui) ,並從(cong) 政府層麵表達了希望兩(liang) 國加強新能源合作的願望”,而“不僅(jin) 僅(jin) 是看到眼前的一個(ge) 項目、一件事”。

  中國如何接招?

  在張燕生看來,美國通過清潔能源貿易來提升對華貿易“可能性較小”, 這主要是因為(wei) 清潔能源可貿易的空間不足。在他看來,中美清潔能源貿易目前談的隻是貿易量很小的“技術產(chan) 品的出口”,而貿易量更大的“技術出口”,仍未涉及。

  更重要的是,受製於(yu) 出口管製,美國很難向中國出口真正的先進技術。

  對於(yu) 美國正在計劃的“修改對華技術出口政策”,張燕生表示,要等到修改出來後才能評估。“美國人在製訂、修改和運用規則方麵的能力是非常強的,美國不可能給我們(men) 真正的先進技術及產(chan) 品,如果他給中國大量技術及產(chan) 品出口,中國的技術會(hui) 有大量進步,這顯然不是美國所願意看到的.”

  事實上,雖然駱家輝表示,美國有望在今年夏天出台新的出口管製體(ti) 係,但他沒有透露可能放寬對華出口管製的具體(ti) 領域。

  多次參與(yu) 國際清潔能源領域合作的喜文華,對於(yu) 美國把真正先進的技術賣給中國,同樣沒有多少信心。“美國對高技術是極度封鎖的,即使我們(men) 能夠獲得,也會(hui) 有很多附加條件,要價(jia) 也很高。就過去的情況而言,美國給中國的都是一些即將淘汰的技術”。

  但喜文華認為(wei) ,即便如此,中國企業(ye) 仍可以跟美國企業(ye) 洽談引進技術。“關(guan) 鍵是,要有一些有智慧的專(zhuan) 家和企業(ye) 家,防止美國把落後的技術推銷給我們(men) ”。“談判要講究技巧。我們(men) 可以先引進3年內(nei) 可能淘汰的技術,但同時要求引進10年才會(hui) 淘汰的技術。如果不引進3年的技術,10年的技術也是不會(hui) 給中國企業(ye) 的”。

  “絕不能僅(jin) 僅(jin) 引進在中國比較先進但在美國即將淘汰的技術。”在喜文華看來,如果中國一直引進美國即將淘汰的技術,那就有淪為(wei) “美國的加工廠”的風險。

  “中國的太陽能電池生產(chan) 就存在這個(ge) 問題。我們(men) 一直在鼓吹,我們(men) 已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生產(chan) 國,但殊不知,我們(men) 是在引進美國即將淘汰的技術,做著他們(men) 不願意做的高耗能、高汙染產(chan) 業(ye) 。風電行業(ye) 也是如此,美國把低耗能的放在本國,而把高耗能的機械製造部分轉移到我國”。

  喜文華認為(wei) ,中國新能源的產(chan) 業(ye) 如果要實現跨越式發展,有三個(ge) 渠道:第一,中央政府和有實力的地方政府,應該拿出錢來支持自主的技術創新,第二,和西方國家談判,讓其提供給我國真正的先進技術,第三,實行多邊合作,通過合作掌握核心、高級的技術。

  “總之,如果美國向中國出口10項技術,可能有七八項是國內(nei) 比較先進的,有一兩(liang) 項是國內(nei) 先進的,但不可能把全球最先進的技術給中國。”喜文華向記者強調說,“駱家輝帶美國企業(ye) 來談業(ye) 務,是為(wei) 了振興(xing) 美國經濟。中國要實現技術的跨越式發展,主要還是靠自己。”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