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匯率近期的持續走低,令在山東(dong) 經營地毯出口生意的張經理焦慮不安。
在金融危機之後美元看跌,為(wei) 了規避匯率風險,張經理所在企業(ye) 的出口結算曾由美元改用歐元結算。但隨著歐債(zhai) 危機的爆發,張經理手中簽訂的以歐元結算的合同,預計在1個(ge) 月後結算時,企業(ye) 實際獲得的貨款比預計減少將近100萬(wan) 元人民幣。
未來企業(ye) 出口業(ye) 務是否還用歐元結算?不過,對於(yu) 張經理來說,好消息是,包括山東(dong) 在內(nei) 的14個(ge) 省(市)將納入第二批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區域,且境外區域不局限於(yu) 港澳及東(dong) 南亞(ya) 地區,張經理開始考慮采用人民幣結算。
實際上,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ye) 務試點啟動將近一年之際,一份《關(guan) 於(yu) 擴大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有關(guan) 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由央行等六部委下發,目前正處於(yu) 全國征求意見階段。《通知》除了擴大跨境人民幣結算的實施範圍之外,也將把服務貿易、項目融資、貿易融資等領域納入業(ye) 務範圍。
在美元以及歐元市場波動加劇的形勢下,企業(ye) 采用人民幣結算的意願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業(ye) 務更為(wei) 詳細的實施細則,成為(wei) 張經理們(men) 以及銀行眼下最關(guan) 心的問題。
結算業(ye) 務量擴大
據央行相關(guan) 人士透露,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將不再限製人民幣貿易結算的境外地域;對試點的城市所有企業(ye) 隻要具有外貿經營資格,都可以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允許試點企業(ye) 在跨境服務貿易中以人民幣計價(jia) 結算,同時可以對資本項目直接投資人民幣跨境結算業(ye) 務進行嚐試。重慶、天津、遼寧、江蘇、浙江、福建、山東(dong) 、河北、廣西、海南、四川、雲(yun) 南和內(nei) 蒙古等14個(ge) 省(市)將成為(wei) 第二批開展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的試點區域。
“從(cong) 年初開始,我們(men) 已經有針對性地開始對相關(guan) 區域的分行進行跨境人民幣結算業(ye) 務的培訓。”中信銀行國際業(ye) 務部總經理助理劉澤雲(yun) 表示,“在杭州、寧波等地的分行已經做好準備,一旦政策落實,就可以開展業(ye) 務。”
2009年正式實施的跨境人民幣結算業(ye) 務,在開展初期由於(yu) 企業(ye) 對於(yu) 出口退稅環節的顧慮以及國外企業(ye) 對於(yu) 人民幣的獲取以及在流通上的困難,使得這項業(ye) 務一度“遇冷”。根據央行的數據截止到2009年12月底,全國總計人民幣跨境結算總量約100億(yi) 元人民幣。
之後財政部表示,使用人民幣跨境結算的試點企業(ye) 辦理出口退稅時不要求提供出口收匯核銷單,按照有關(guan) 規定享受出口貨物退(免)稅政策;此外,也不要求貨款必須匯入境內(nei) ,根據實際業(ye) 務要求,試點企業(ye) 可以將出口人民幣收入存放境外。退稅環節的顧慮解除之後,在人民幣升值預期高漲和歐元持續疲軟的情況下,進出口企業(ye) 采用人民幣結算的意願逐漸變強。央行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國銀行累計辦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ye) 務183.5億(yi) 元 。
即使在非試點城市,企業(ye) 參與(yu) 意願高漲也成為(wei) 銀行擴大業(ye) 務範圍的直接推動力。
廣東(dong) 省佛山屬於(yu) 非試點城市,其轄區內(nei) 的眾(zhong) 多企業(ye) 屬於(yu) 廣東(dong) 省第一批試點參與(yu) 跨境貿易結算的企業(ye) 。自去年8月中旬到今年4月14日,這些企業(ye) 累計共辦理業(ye) 務555筆,累計金額約49億(yi) 元。
企業(ye) 仍有顧慮
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業(ye) 務擴容已成定局,但如果沒有進出口企業(ye) 的參與(yu) ,整個(ge) 市場中流通的人民幣結算總量很難擴大。
張經理告訴記者,其所在的出口企業(ye) 在5月廣交會(hui) 期間,曾嚐試與(yu) 國外采購商溝通采用人民幣結算。但具體(ti) 到國外采購商如何獲得人民幣、人民幣境外如何流通及保值的問題,來自瑞典的采購商仍有很多的顧慮,最終雙方沒能達成協議。
類似張經理這樣遭遇的企業(ye) 並非少數。
在第107屆廣交會(hui) 上,記者了解到,采購商普遍反映,歐美客戶一方麵需要購置人民幣,另一方麵也擔憂人民幣目前主要仍是作為(wei) 計價(jia) 貨幣,並未能在多個(ge) 經濟體(ti) 自由流通,采用人民幣結算,收入的人民幣若還需要兌(dui) 換成歐元,在目前人民幣尚處於(yu) 升值上升通道中,企業(ye) 將多承擔一筆匯兌(dui) 成本。
按照現行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實施細則》,采用人民幣結算的境外企業(ye) 需要到香港開戶銀行購買(mai) 人民幣。從(cong) 流程上,這比境外企業(ye) 直接支付美元或歐元用於(yu) 結算要複雜。而且當前中國進出口企業(ye) 議價(jia) 能力並不強,在談判中很難說服境外采購商采用人民幣結算,在人民幣升值預期較高的情況下,這些企業(ye) 因此很難通過利用人民幣結算的方式對到期的貨款進行保值。
青島軟控股份有限公司相關(guan) 人士表示,該企業(ye) 主要出口目的地為(wei) 韓國和日本,盡管貿易大都采用美元結算,通常要經過“本幣—美元—本幣”兩(liang) 次兌(dui) 換。但在向采購商建議進行人民幣交易的時候,對方以人民幣無法再流通為(wei) 由拒絕了。
“跨境人民幣結算業(ye) 務的開展程度取決(jue) 於(yu) 市場的接受程度,對國外企業(ye) 而言,采用人民幣結算除了要考慮程序上的便利性,人民幣與(yu) 美元等貨幣的匯率變動等也是其考慮的因素。從(cong) 長遠看,若要推動境外企業(ye) 認同人民幣結算,使人民幣結算範圍擴大,還必須給境外人民幣持有者提供投資渠道。”劉澤雲(yun) 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