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商和代工企業(ye) 利益平衡點需互相讓步
自主研發培養(yang) 熟練工降成本是代工利潤點
在國內(nei) 原材料價(jia) 格上漲、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下,不少企業(ye) 利潤空間被壓縮,出現拒接訂單的情況,麵對這種情況,也有企業(ye) 活得很滋潤。“今年的訂單接不過來,我們(men) 擔心的是工人不夠,忙不過來,開工不足。”華堅集團華堅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辦副部長程玉清說。
對於(yu) 外貿企業(ye) 拒接訂單現象,這些有實力的代工企業(ye) 不僅(jin) 沒受到影響,反而抓住機會(hui) ,從(cong) 中獲利,吃得更飽。“價(jia) 格也不完全是貿易商說了算,接單是個(ge) 雙向選擇,有得商量,但是前提是你得有實力,才能和他們(men) 談。” 華堅專(zhuan) 為(wei) 國際一線女鞋品牌代工,程玉清認為(wei) ,應對原材料成本上漲、人民幣升值,要打“組合拳”,自主研發,提高生產(chan) 效率,培養(yang) 自己的熟練工人,提高工人素質,這些都是利潤增長點。
外經貿局
謹慎接單是合理現象
外單已向大企業(ye) 集中
據東(dong) 莞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綜合科葉副科長介紹說,目前全市擁有外資企業(ye) 14700多家,年外貿進出口總值超過1000億(yi) 美元,出口產(chan) 品主要以電子電器、皮具、紡織服裝和玩具為(wei) 主,其中電子電器在出口額中占到較大比重。
由於(yu) 人民幣匯率和原材料價(jia) 格波動較大,一些以出口為(wei) 主的企業(ye) 在未來走勢不明晰的情況下,對接單風險進行評估後會(hui) 拒絕一些訂單,葉副科長說,“我們(men) 認為(wei) 企業(ye) 接單趨於(yu) 謹慎,這是非常合理的。”
“目前我們(men) 還沒有具體(ti) 統計數據,但據我們(men) 現在掌握的情況,拒單情況存在,但並沒有想象中嚴(yan) 重。”葉副科長認為(wei) ,在後金融危機時代,東(dong) 莞的企業(ye) 在接單方麵能力增強,尤其在大企業(ye) 身上凸顯出來。
“金融危機過後,外國訂單往往向大型企業(ye) 集中。這300強企業(ye) 今年訂單都比較穩定,因為(wei) 都是實力較雄厚的大企業(ye) 。”據悉,去年東(dong) 莞出口300強企業(ye) 的出口增長率是31%,比整個(ge) 東(dong) 莞的平均水平高出了4%。葉副科長介紹說,根據出口總額會(hui) 製定一個(ge) “東(dong) 莞出口300強企業(ye) ”名單,每個(ge) 季度更新一次,但基本上變化不大。對於(yu) 這些接單和出口大戶,外經貿局給予了一定的優(you) 惠政策。
通常情況下,出口企業(ye) 向國稅部門申請出口退稅,都是“當月申報,次月退稅”,但對於(yu) 訂單和出口量都比較多的出口300強企業(ye) 則采取優(you) 先辦理政策,“當月申報,當月就能退稅”。
“我們(men) 希望看到通過扶持大企業(ye) ,讓他們(men) 做大做強。”葉副科長解釋說,一方麵,企業(ye) 做大做強之後在國際貿易市場上的話語權更大,另一方麵,這些大的企業(ye) 會(hui) 把一部分訂單外包給中小企業(ye) ,從(cong) 而使得整個(ge) 東(dong) 莞的訂單趨於(yu) 穩定。
另外,葉副科長還介紹說,在當前的形勢下,外經貿局加大了與(yu) 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的合作,給予企業(ye) 在出口信用保險保費上的支持,一旦企業(ye) 出貨但收不到貨款,就會(hui) 得到保險公司相應的賠償(chang) 。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企業(ye) 接單的信心。
貿易商
尋找利益平衡點
“至少他們(men) 目前對我們(men) 的表現是很滿意的,我們(men) 接單量完全可以滿足這些一線品牌的要求。” 程玉清說,華堅所代工的一線品牌貿易商都認可他們(men) 的表現,對於(yu) 今後繼續合作的意向比較強烈,和目前一些企業(ye) 不願接單的現象形成鮮明的對比。
為(wei) 國外女鞋品牌下單的貿易商王先生表示,他們(men) 確實遇到了一些企業(ye) 拒接訂單的情況,不過總會(hui) 有企業(ye) 願意做。“我們(men) 也是找有實力的企業(ye) ,而且不是找一家,通常是找好幾家,也是為(wei) 了分散風險。”
程玉清也說,貿易商和代工企業(ye) 之間的合作是一種雙向選擇,通常都會(hui) 找幾家,分散自身風險。“現在市場行情大家都很清楚,原材料價(jia) 格上漲、人民幣升值,這些給外貿企業(ye) 帶來壓力,但是並不是說和貿易商沒得商量,主要在於(yu) 溝通,尋找雙方都能接受的利益平衡點。”他說,“他總要找人做,不如找有實力的企業(ye) 來做,隻要我們(men) 不虧(kui) 本,大家都有錢賺,還是能找到平衡點的。”
“華堅集團東(dong) 莞的出口額,今年1到11月,一共8個(ge) 多億(yi) ,與(yu) 去年同比增長了40%。”程玉清說,現在擔心的並不是接單問題,而是招工問題。“現在本來就是接單旺季,我們(men) 的訂單接不過來,年底工人辭職,招工不好招,這才是我們(men) 擔心的問題。”
外貿企業(ye)
從(cong) 研發和工人素質中找利潤點
說到利潤點,程玉清有自己的看法。他說,想突然間改變目前的現狀,讓企業(ye) 獲利,並不是說買(mai) 了幾台先進設備,做了某項改革,效果就立竿見影的。“這是企業(ye) 長期的技術加實力支撐起來的,但是長遠來看,從(cong) 自主研發能力入手,提高單品生產(chan) 效率,自然成本就降下來了。”他說,華堅目前在學“豐(feng) 田”的企業(ye) 文化精益生產(chan) 。“隻要提高工人的素質,培養(yang) 熟練工,節能降耗,就能找到利潤空間。”
他說,現在中國的工人素質和生產(chan) 技術還可以提高,另外產(chan) 業(ye) 鏈還可以更完善,這些都還有利潤空間,並不是說代工企業(ye) 就做不下去了。
大朗最大的紡織企業(ye) 穎祺也開始了自己的自主研發之路,現在自己的品牌在國外叫得響亮,接單有了自主性。
公司總裁曾天仁說,公司現在也在培養(yang) 屬於(yu) 自己的熟練工人,這些工人都是公司的財富。而節能降耗也是公司正在抓緊的事情,“小到A4紙張兩(liang) 麵打印,再到鍋爐改造,大到控製用工,提高生產(chan) 技術和標準。”整個(ge) 企業(ye) 都希望從(cong) 設計到生產(chan) 環環相扣,麵麵俱到,將成本降下來。
專(zhuan) 家
大企業(ye) 有資金、采購、議價(jia) 等方麵優(you) 勢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林江教授認為(wei) ,目前拒單現象主要是出現在東(dong) 莞的一些中小型的加工企業(ye) 中。“市場的不確定性和中小企業(ye) 的風險承受能力弱是導致拒接單的主要原因。”林江分析認為(wei) ,目前原材料價(jia) 格和人民幣匯率的波動使得一些企業(ye) 主對於(yu) 市場未來的走勢抱有不確定態度,再加上中小型加工企業(ye) 本身利潤較低,“利潤率抵消不了風險的時候,他們(men) 往往選擇拒絕接單。”
但是,林江就認為(wei) ,相比之下大企業(ye) 在資金、采購和議價(jia) 方麵擁有更大的優(you) 勢,因而拒單情況也相對較少。
“大企業(ye) 有比較雄厚的資金,可以通過期貨、期權交易等手段來對衝(chong) 掉原材料漲價(jia) 導致成本上升的風險,比如生產(chan) 周期是3個(ge) 月,企業(ye) 接單後按現在的期貨價(jia) 購買(mai) 原料,3個(ge) 月後交割時如果原材料漲價(jia) 了,還是按照預定的價(jia) 格支付。”林江解釋說,然而由於(yu) 期貨、期權交易需要交付一定的按金,會(hui) 占用企業(ye) 一部分資金,因而小企業(ye) 比較少選擇這種方式。
在采購方麵,大企業(ye) 往往是大批量采購原材料,因而與(yu) 供應商能夠“討價(jia) 還價(jia) ”,常常也會(hui) 獲得一定的優(you) 惠折扣;另外,大企業(ye) 由於(yu) 生產(chan) 能力強,接的很多都是大訂單,一旦大企業(ye) 拒單,下單方也很難另外找到比較合適的大企業(ye) ,因此,大型企業(ye) 在與(yu) 貿易方的定價(jia) 談判中,議價(jia) 能力也會(hui) 較強。
林江認為(wei) ,盡快實現升級轉型是解決(jue) 拒單問題的根本途徑。“企業(ye) 應該從(cong) 自身實際出發,進行升級轉型的同時也要適當接些訂單。因為(wei) 有訂單才能保證企業(ye) 存活下去,無法存活又何談發展呢!”林江說,在市場形勢不明朗的態勢下,對於(yu) 企業(ye) 來說,生存下去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