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guan) 在推動加工貿易產(chan) 業(ye) 升級、延長加工貿易產(chan) 業(ye) 鏈、提升加工貿易附加值方麵積極探索,取得了顯著成效。
目前世界500強已有480家落戶我國,加工貿易已使我國發展成為(wei) 規模巨大的“世界加工廠”。其構成主要包括:12.6萬(wan) 家加工貿易企業(ye) 、99個(ge) 海關(guan) 特殊監管區域、25個(ge) 保稅物流中心、720個(ge) 保稅倉(cang) 庫、118個(ge) 出口監管倉(cang) 庫。這個(ge) “世界加工廠”,解決(jue) 了4000萬(wan) 人員直接就業(ye) ,占我國第二產(chan) 業(ye) 就業(ye) 人數的20%。
今年以來,麵對後金融危機時期出現的新情況、新變化,海關(guan) 總署及時調整有關(guan) 政策,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節能減排各項措施,會(hui) 同商務部進行了加工貿易禁止類目錄調整工作,將矽材料等44種商品增列入加工貿易禁止類目錄,嚴(yan) 格限製“兩(liang) 高一資”產(chan) 品的加工貿易出口,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同時,海關(guan) 總署出台措施全麵推廣服務外包保稅監管模式,在試點基礎上,從(cong) 7月1日起,將服務外包保稅監管從(cong) 原有的10個(ge) 試點城市推廣至目前全部21個(ge) 服務外包示範城市,並製定出台了相關(guan) 管理辦法,進一步加大對服務貿易的支持力度。此外,海關(guan) 總署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開展了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試點城市和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認定,將蘇州、東(dong) 莞列為(wei) 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示範城市,將遼寧錦州市等13個(ge) 城市列入第三批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從(cong) 產(chan) 業(ye) 和區域角度積極引導加工貿易轉型升級。
位於(yu) 江蘇蘇州昆山綜合保稅區內(nei) 的無敵數碼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決(jue) 定將自有品牌的銷售部分進行剝離,成立貿易有限公司。這是公司針對昆山出口加工區轉型為(wei) 綜合保稅區後功能更集中采取的戰略性轉型新舉(ju) 措。無敵數碼科技(昆山)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沈複君告訴記者:“海關(guan) 政策和服務都升級了,我們(men) 也要順勢而為(wei) 。”
對於(yu) 已落戶海關(guan) 特殊監管區10年的仁寶集團,已經成長為(wei) 年產(chan) 值千億(yi) 元企業(ye) ,躍居全球筆記本電腦代工業(ye) 第一把交椅。集團總經理陳瑞聰介紹說:“公司的快速發展,有賴於(yu) 海關(guan) 特殊監管區域政策功能的優(you) 勢和海關(guan) 提供的優(you) 質高效的服務。”隨著昆山綜合保稅區的正式通過驗收,仁寶集團不僅(jin) 於(yu) 今年4月在綜保區成立了研發中心,還將設立區域總部和4個(ge) 生產(chan) 工廠,實現從(cong) “生產(chan) 車間”到“企業(ye) 總部”轉變。
昆山綜合保稅區將由原先的單純加工製造轉向重點發展貨物貿易、服務貿易,通過內(nei) 外銷並舉(ju) ,向研發、銷售等價(jia) 值鏈高端攀升。昆山綜合保稅區已發展成為(wei) 百強縣之首昆山的“轉型升級示範區”和“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引領區”,承載著昆山人三年“再造一個(ge) 昆山”的目標和期待。目前包括緯創資通的循環經濟綠資源基地,寶成集團銷售總部、昆達集團所轄聯達導航全球營運中心、票據處理中心,西門子下屬歐斯朗公司特種光源銷售總部等項目都紛至遝來。
“我們(men) 創科公司一年投入市場的新產(chan) 品超過300款,而且價(jia) 格製訂全部由我們(men) 主導。”東(dong) 莞創科實業(ye) 有限公司總監何柏林自豪地說。“議價(jia) 權”成了公司高層經常提起的一個(ge) “關(guan) 鍵詞”。
東(dong) 莞創科實業(ye) 有限公司前身是東(dong) 莞厚街科技電業(ye) 公司,是一家來料加工企業(ye) ,由於(yu) 來料加工企業(ye) 沒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公司隻能按訂單進行加工生產(chan) ,價(jia) 格也隻能由國外買(mai) 家來定,利潤空間低。
在黃埔海關(guan) 的幫助下,企業(ye) 順利地由來料加工企業(ye) 轉型為(wei) 三資企業(ye) ,具備了獨立的法人資格。轉型後的創科公司不再像以前那樣隻從(cong) 事簡單的貼牌生產(chan) ,還可以根據市場的需求情況來自主設計。在轉變的過程中,公司也逐漸掌握了市場的議價(jia) 權。
像創科實業(ye) 公司這樣轉型後獲得新發展的企業(ye) 在東(dong) 莞為(wei) 數不少,東(dong) 莞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東(dong) 莞號稱中國“加工貿易之都”,有加工貿易生產(chan) 型企業(ye) 近12000家。海關(guan) 加強與(yu) 東(dong) 莞市政府等部門的聯係溝通,大力支持東(dong) 莞建設全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示範區,與(yu) 東(dong) 莞市政府共同製定了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和內(nei) 銷便利化方案,通過簡化企業(ye) 轉型和搬遷手續、擴大深加工結轉管理係統試點、加快外發加工業(ye) 務製度改革等措施,鼓勵和支持加工貿易企業(ye) 充分利用國際國內(nei) 兩(liang) 個(ge) 市場,助力企業(ye) 實現經營性質和銷售市場的雙轉型,幫助企業(ye) 創立自主品牌,增強企業(ye) 研發能力,提升東(dong) 莞加工貿易的核心競爭(zheng) 力。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600多家來料加工企業(ye) 轉為(wei) 三資企業(ye) ,其中2009年,共988家加工貿易企業(ye) 新創立了自主品牌。轉型後的企業(ye) 從(cong) 原來單純的貼牌加工逐漸轉向研發、設計、核心製造。有關(guan) 資料顯示,近兩(liang) 年來,東(dong) 莞加工貿易企業(ye) 新增研發機構304個(ge) ,新增加工貿易高新技術企業(ye) 184家,全市出口300強企業(ye) 基本上實現了“設計+生產(chan) ”的運作模式,ODM生產(chan) 製造產(chan) 品出口占全市加工貿易出口超過60%。
通過創新,江蘇蘇州、廣東(dong) 東(dong) 莞等位於(yu) 東(dong) 部沿海的加工貿易企業(ye) 正從(cong) 產(chan) 業(ye) 鏈的低端向高端進軍(jun) 。而在中西部,加工貿易發展也正如火如荼。根據國家區域發展總體(ti) 戰略和主體(ti) 功能區戰略,海關(guan) 報國務院批準,對部分已有的海關(guan) 特殊監管區域進行了整合,在中西部地區優(you) 先考慮並設立了一批出口加工區、綜合保稅區、保稅港區,引導產(chan) 業(ye) 有序轉移。在功能上,全麵拓展了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功能。由於(yu) 海關(guan) 特殊監管區域具備保稅加工、保稅物流、出口退稅、設備免稅、通關(guan) 便捷、管理規範等政策和功能,在當前國內(nei) 外經濟形勢下功能和政策比較優(you) 勢凸顯。隨著我國一係列應對危機、振興(xing) 經濟措施的出台,有的外資企業(ye) 關(guan) 閉了海外生產(chan) 基地,優(you) 先選擇海關(guan) 特殊監管區域,向我國集聚研發、結算、總部基地等高端產(chan) 業(ye) 鏈,海關(guan) 特殊監管區域成為(wei) 承接“產(chan) 業(ye) 轉移”、吸引外資、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重要平台。
12月1日,全球第二大個(ge) 人品牌電腦宏碁也落戶重慶,而仁寶、和碩、緯創等知名代工企業(ye) 也隨其入渝。而此前,全球最大個(ge) 人品牌電腦惠普已經在2009年率先落戶重慶,不僅(jin) 帶來了富士康、英業(ye) 達、廣達三大代工商和數以百計的零部件配套商,而且將全球軟件外包服務中心、全球軟件測試中心、全球軟件研發中心、中國呼叫中心等項目落戶重慶,其中惠普公司全球采購結算中心從(cong) 新加坡移至重慶更是引人注目。隨著惠普產(chan) 業(ye) 集群紮根西永綜保區、宏碁落戶重慶兩(liang) 路寸灘保稅港區,重慶將能迅速形成“2+6+N”(兩(liang) 個(ge) 品牌商、六個(ge) 代工企業(ye) 、五六百家配套廠商)的筆記本電腦產(chan) 業(ye) 集群,打造出全球最大、最具特色大的筆記本電腦生產(chan) 基地。
統計資料也顯示,經過多年努力,加工貿易不斷轉型升級,從(cong) 來料加工為(wei) 主發展為(wei) 進料加工占主體(ti) ,產(chan) 品類別曆經服裝鞋帽、家用電器、IT產(chan) 品,直至現在以大型裝備製造業(ye) 和國際服務外包為(wei) 快速增長點。加工貿易產(chan) 業(ye) 與(yu) 產(chan) 品結構不斷優(you) 化,2009年加工貿易進出口貨物中,70%以上為(wei) 機電類產(chan) 品,其中50%多為(wei) 高科技類。同時,加工貿易產(chan) 業(ye) 鏈不斷延伸,深加工結轉在加工貿易中所占的比重提升迅速。加工貿易企業(ye) 消化、吸收和再創新的能力不斷增強,部分企業(ye) 積極向設立營運中心、研發中心乃至加強自主品牌建設等方麵努力,加快實現從(cong) OEM(貼牌加工)到ODM(委托設計生產(chan) )到OBM(自有品牌營銷)的轉變。加工貿易的增值率不斷提高,加工貿易增值率(含國內(nei) 采購)由1996年的35.3%上升為(wei) 2009年的82%。在地區分布上,加工貿易已從(cong) 最初的深圳、東(dong) 莞擴展到東(dong) 南沿海,呈向中西部快速發展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