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係列救援和“撒錢”的舉(ju) 措能否有效緩解歐元區危機?歐洲輿論多給出了否定的判斷。
歐洲央行行長特裏謝12月2日宣布,繼續將其基準利率維持在1%的曆史最低水平,並將對銀行業(ye) 提供的長期流動性措施再延長3個(ge) 月。該項措施原計劃於(yu) 下月初結束。
特裏謝的這項決(jue) 定在提振市場的同時也引發了一些擔憂,有人稱之為(wei) “美國量化寬鬆政策的歐洲縮小版”。對此,特裏謝矢口否認,“這不是量化寬鬆,我們(men) 一開始設計這一計劃就是為(wei) 了重塑貨幣政策傳(chuan) 導機製”。
特裏謝的明確表態沒能打消歐洲人的憂慮情緒。歐洲輿論多認為(wei) ,寬鬆貨幣政策也許是拯救歐元的最後一根稻草,但歐元崩潰的風險並沒有減小。甚至有分析人士認為(wei) ,歐元崩潰正在從(cong) “不可想象”走向“不可避免”。
“心髒病”發作
除了維持低利率和推遲回收流動性外,還有消息稱,12月1日和2日,歐洲央行加大了購買(mai) 債(zhai) 務“問題國家”國債(zhai) 的力度。
在12月2日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特裏謝對於(yu) 此類消息沒有進行正麵回應,隻是稱多數央行理事繼續支持購買(mai) 國債(zhai) 計劃。
歐洲央行的做法顯然是試圖進一步穩定歐元區金融市場,市場也迅速給出了回應。3日,歐洲各國股市以上漲報收。葡萄牙、愛爾蘭(lan) 等國的十年期國債(zhai) 的利率回落,這讓急需融資的相關(guan) 國家鬆了一口氣。此外,歐元對美元匯率在出現短暫回落後重拾升勢。
但市場的積極回應並不意味著這些舉(ju) 措效果明顯。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中國國際經濟關(guan) 係學會(hui) 常務理事譚雅玲向《世界新聞報》記者指出,歐洲央行此舉(ju) 更多是為(wei) 了增強市場的信心,其心理層麵的作用大於(yu) 實際層麵,“這些舉(ju) 措是在‘多數共識’的情況下出台的,但一方麵歐盟財力有限,另一方麵其內(nei) 部權力分散,協調有難度,執行起來效果還會(hui) 打折扣”。
歐洲更有分析人士指出,現在的歐元區好像是一個(ge) 心髒病發作的病人,雖然知道用急救藥肯定有副作用,但必須用藥。
最大的副作用就是歐洲通脹風險的加大。歐盟統計局11月30日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當月的歐元區通貨膨脹率按年計算為(wei) 1.9%,與(yu) 前一個(ge) 月持平。這也就意味著,通貨膨脹率已經連續兩(liang) 個(ge) 月逼近2%的警戒線。特裏謝稱,現在歐洲央行的中心任務是控製通脹。他還說,長期以來,歐元區通脹一直在歐洲央行的掌控之中,歐洲央行有信心長期把通脹率控製在2%的警戒線之下。
特裏謝的信心是因為(wei) 目前歐元區經濟複蘇不溫不火,再加上各國為(wei) 應對債(zhai) 務危機紛紛緊縮財政,削減公共部門薪酬,所以短期內(nei) 控製通脹率問題不大。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目前已經實施的寬鬆貨幣政策並不能有效遏製債(zhai) 務危機在歐元區蔓延的勢頭,那麽(me) 歐洲央行勢必將“下更猛的藥”,“副作用”也就會(hui) 更大。那樣通脹就很難控製在2%的紅線以下,而如果任由通貨膨脹蔓延,未來歐元將會(hui) 呈現出持續衰弱的趨勢。
全麵危機的“序曲”
法國一家知名民意調查公司2日和3日進行了一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半數法國人擔心正在影響歐元區一些國家的債(zhai) 務危機會(hui) 產(chan) 生多米諾骨牌效應,並蔓延至法國。
憂慮的情緒在歐元區國家蔓延,在素有歐洲“三駕馬車”之稱的英法德三國,表現尤為(wei) 明顯。
英國《金融時報》4日頭版以《歐洲央行加大力度安撫債(zhai) 券市場》為(wei) 題進行了報道。文章援引巴克萊資本分析機構歐洲經濟學家卡羅的話說,歐洲央行的行動“更像是一種戰術,而非協同幹預”。該報還在另一篇題為(wei) “Trick or Trichet”(伎倆(lia) 還是特裏謝)的專(zhuan) 欄評論裏質疑說,歐洲央行“這則廣告的效果能持續多久”。
德國方麵更是對歐洲央行這種寬鬆政策提出批評,德國經濟部長布魯德雷就對歐洲央行購買(mai) 國債(zhai) 的措施表示了強烈反對。他說:“無休止地印鈔票不是辦法。”德國媒體(ti) 的文章還指出,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擔心歐元區會(hui) 分化成“雙速經濟體(ti) ”,歐洲央行製定的政策是犧牲德國去滿足其他國家的需要。
不隻是英法德擔心自己的經濟複蘇和發展受到“問題國家”的拖累,歐洲輿論普遍認為(wei) ,即便短時期內(nei) 歐元區不會(hui) 出現債(zhai) 務違約的個(ge) 案,但歐元區國家因為(wei) 債(zhai) 務沉重而被迫進行的大規模財政緊縮,亦可能給本地經濟增長帶來巨大拖累,甚至於(yu) 扼殺掉脆弱的複蘇。
國際社會(hui) 也對歐洲債(zhai) 務危機的現狀感到憂慮。IMF總裁卡恩2日公開表示,目前歐洲主權債(zhai) 務危機形勢依然嚴(yan) 峻。卡恩稱,愛爾蘭(lan) 和希臘“正處在深淵的邊緣”,同時“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國也岌岌可危”。不過他還表示,歐盟對愛爾蘭(lan) 采取的救助計劃會(hui) 幫助其很快擺脫危機,愛爾蘭(lan) 經濟能夠很快回到正軌。
還有輿論甚至開始為(wei) 美國和日本等麵臨(lin) 同樣債(zhai) 務問題的大型經濟體(ti) 擔憂,稱歐元區的債(zhai) 務問題可能是一場全麵債(zhai) 務危機的“序曲”,或將蔓延至美國和日本。
“歐元崩潰”的可怕景象
“高燒”不退的債(zhai) 務危機使歐元麵臨(lin) 著自誕生以來最嚴(yan) 峻的挑戰,不僅(jin) 向美元發起挑戰的願望化作了泡影,眼下自己能否從(cong) 債(zhai) 務危機中全身而退都成了問號,“歐元崩潰論”又成熱門話題。
有專(zhuan) 家指出,歐洲央行此番推出的寬鬆貨幣政策並沒有減少歐元崩潰的風險,歐元崩潰正在從(cong) “不可想像”走向“不可避免”。這是因為(wei) ,要想消除歐元區國家的債(zhai) 務危機,歐洲央行必須購買(mai) 1萬(wan) 億(yi) 至2萬(wan) 億(yi) 歐元的國債(zhai) ,但目前總共才購買(mai) 了約700億(yi) 歐元的國債(zhai) 。而德國等目前已在強迫歐洲央行停止購買(mai) 國債(zhai) ,因為(wei) 用歐洲央行的錢來購買(mai) 葡萄牙、西班牙等的國債(zhai) ,等於(yu) 是在用德國納稅人辛勤工作、省吃儉(jian) 用積攢的錢送給“地中海懶漢”。
因此,除非德國願意犧牲自己,同意歐洲央行大規模購買(mai) 國債(zhai) ,否則,債(zhai) 務危機已經積重難返,歐元壽終正寢也指日可待。因為(wei) 提供救助貸款根本不管用,那些“問題國家”根本還不起欠債(zhai) 。
有分析人士甚至還預測了歐元的兩(liang) 種崩潰方式:第一種是將希臘、愛爾蘭(lan) 、西班牙等幾個(ge) 弱國踢出歐元區,和他們(men) 劃清界線,讓他們(men) 使用新貨幣,並讓新貨幣貶值;第二種是德國退出歐元區,重新使用馬克,再吸收荷蘭(lan) 、比利時、盧森堡、奧地利等組成“馬克區”,讓馬克升值。
對於(yu) 歐盟來說,這樣的結果絕對是他們(men) 不願意見到的。因為(wei) 兩(liang) 種都將造成前所未有的慘重損失。首先是使用新貨幣的技術難題需要攻克,銀行及相關(guan) 行業(ye) 的電腦必須全部重新編程,全部取款機得重新設計;其次,印新鈔票和鑄硬幣的成本巨大不說,且至少需要準備三年的貨幣量;而在“分家”後,許多業(ye) 績不好的銀行將倒閉,這將給所在國家造成巨大衝(chong) 擊,並且這種衝(chong) 擊將持續多年,無疑會(hui) 對經濟產(chan) 生重創。
最讓歐盟感到不安的是,歐元區“分家”必將造成歐盟分崩離析,“多極之一的歐洲”將在世界中失去應有的地位。
相關(guan) 鏈接: 寬鬆貨幣政策美歐明顯不同
歐洲央行行長特裏謝2日表示,歐洲央行推出的寬鬆貨幣政策與(yu) 美國的“量化寬鬆”不同,美聯儲(chu) 是直接印鈔票,新鈔票直接進入市場,但歐洲央行則是在向商業(ye) 銀行提供貸款的同時從(cong) 銀行回收儲(chu) 蓄,對購買(mai) 國債(zhai) 的動作進行“消毒”。
對此,有分析認為(wei) ,歐洲央行的貨幣寬鬆政策與(yu) 美聯儲(chu) 相比,有兩(liang) 點明顯的差別:首先,歐洲央行一手在增加流動性,另一手在回收流動性,但美聯儲(chu) 不回收流動性;其次,歐洲央行在放鬆銀根的同時,強烈要求各國政府治理財政,大力削減赤字。
此外,從(cong) 規模和執行的角度看,歐洲央行和美聯儲(chu) 也存在本質性不同。歐洲央行的決(jue) 定須得看各成員國的臉色行事,因此不可能實施太大規模的援助,沒有哪一個(ge) 歐元區成員國會(hui) 選擇奮不顧身去救助他人;另外,即便歐洲央行作出了決(jue) 定,各成員國在執行的過程中是否會(hui) 不打折扣地照章辦事,也是個(ge) 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