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香港已成人民幣現貨市場

   財富管理和上海國際金融的建設,重中之重是推行人民幣產(chan) 品。今年7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與(yu) 香港銀行業(ye) 簽訂了業(ye) 務協議,隨後,央行又采取了一係列擴大人民幣貿易結算的新舉(ju) 措,我國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展望未來,上海銀監局副局長張光平表示,隨著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業(ye) 務的推進,流入香港的人民幣在逐量攀升,香港已經形成了人民幣現貨市場,今後幾年將是人民幣產(chan) 品的主要來源之一,在跨境資金流動和跨境業(ye) 務監管有效到位的前提下,香港可能成為(wei) 人民幣產(chan) 品的最主要渠道。

  張光平指出,自今年7月簽訂《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協議》至今,中國已與(yu) 7個(ge) 國家和地區簽訂了人民幣外匯互換。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統計,目前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總量已達8000億(yi) 元。今年前三季度的結算量達1970.8億(yi) 元,其中貨物貿易進口業(ye) 務占全部結算額的近九成。

  “幾個(ge) 月來,人民幣外匯期權、人民幣互換期權、人民幣保險產(chan) 品等都已經開始在香港交易。”張光平強調,“尤為(wei) 重要的是,2004年香港開展人民幣業(ye) 務以來,此後6年的總量接近2000億(yi) 元,而隨著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開口’後,流到香港人民幣池子的資金也出現了大幅上升。”

  對於(yu) 人民幣國際化的推動,張光平認為(wei) ,市場化是必經之路。“人民幣的結算功能、儲(chu) 備功能,整個(ge) 投資功能一定是要有市場支撐的,我們(men) 推動人民幣結算的同時,一定要注重外匯市場和其他市場的發展,沒有市場相互支撐,相互協調發展,單項功能難以持續發展。”

  自7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和香港銀行業(ye) 簽訂清算協議以後,流到香港的人民幣大幅增加,更值得關(guan) 注的是香港近幾個(ge) 月來推出了很多產(chan) 品,這些產(chan) 品甚至是內(nei) 地商業(ye) 銀行幾年都辦不到的事情,香港具備人民幣產(chan) 品創新的人才和市場基礎,而內(nei) 地則人才缺乏,市場化程度有限。

  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主任方星海在論壇上也表示,當前香港人民幣產(chan) 品創新的速度很快,隨著業(ye) 務規模的擴大,這將形成人民幣市場化的倒逼機製。上海需緊跟香港的發展,才能利用好這種倒逼機製形成的良性循環,以此帶動發展上海的人民幣產(chan) 品市場。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指出,就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而言,其存在兩(liang) 大問題:其一,如何進一步地依托內(nei) 地,並為(wei) 內(nei) 地下一步的對外金融開放提供切實和全麵的服務;其二,如何解決(jue) 港元和人民幣關(guan) 係的問題。可以看到,任何一個(ge) 國際金融中心都依賴於(yu) 一種強勢的國際儲(chu) 備貨幣。港元過去沒有、在未來也不太可能獲得這樣的地位。不過,隨著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發展,未來的香港可能會(hui) 成為(wei) 中國的離岸金融中心。彼時,香港之於(yu) 內(nei) 地的地位和角色或將類似於(yu) 倫(lun) 敦之於(yu) 歐洲大陸的地位和角色。

  對於(yu) 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張光平表示,應該為(wei) 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定一個(ge) 目標,“根據相應的目標,應該有一個(ge) 實施的戰略規劃,具體(ti) 到境內(nei) 如何配合香港發展人民幣業(ye) 務,根據這個(ge) 戰略定位,一步一步實施。”

  張光平最後強調,2020年人民幣國際化的程度達到一定的程度,才能適應我國的經濟發展規模,與(yu) 我國的金融市場相匹配。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