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日前出席2010年商會(hui) 工作會(hui) 議時表示,商會(hui) 應探索新形勢下應對貿易摩擦的新思路、新舉(ju) 措,將支持商會(hui) 與(yu) 地方政府、商務主管部門建立聯係機製,“在重大行業(ye) 政策出台前,事先征求商會(hui) 意見,實現政府、企業(ye) 、中介組織的良性互動”。相關(guan) 專(zhuan) 家指出,緊密聯係與(yu) 互動的政府、商會(hui) 、企業(ye) ,將成為(wei) 我國應對貿易保護主義(yi) 的“鐵三角”。
“每一次貿易摩擦襲來,都不是針對單一企業(ye) ,而是整個(ge) 行業(ye) 。”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國際經濟合作室主任張建平表示,由於(yu) 人力、財力和物力有限,很多企業(ye) 麵對其他國家的貿易救濟調查時不願意應訴,如果“更有力量”的商會(hui) 介入,及時提供信息、法律甚至資金援助,企業(ye) 應訴成本會(hui) 大大降低,勝訴幾率也會(hui) 提升。
張建平舉(ju) 例稱,溫州煙具協會(hui) 在應對歐盟反傾(qing) 銷調查時,與(yu) 商務部合力斡旋並最終取得了勝利。中國首家在美國“337調查”(涉及知識產(chan) 權的相關(guan) 調查)中勝訴的地板企業(ye) 燕加隆實業(ye) ,其能勝訴也是因為(wei) 有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hui) 的強力支持。
“除了出口遭遇貿易摩擦時提高行業(ye) 抗辯的勝訴率,在別國對我國發起傾(qing) 銷時,商會(hui) 的反應比企業(ye) 更為(wei) 敏銳,能夠保護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張建平指出,作為(wei) 主管部門,商務部對企業(ye) 信息的掌握難以麵麵俱到,而商會(hui) 聚集了行業(ye) 內(nei) 領軍(jun) 企業(ye) ,是政府和企業(ye) 間的信息紐帶,能夠更全麵、及時、務實地反映企業(ye) 的真實聲音,有利於(yu) 國家及時調整相關(guan) 政策,促進產(chan) 業(ye) 升級。
統計顯示,我國6家進出口商會(hui) 和對外承包工程商會(hui) 的會(hui) 員企業(ye) 達3.5萬(wan) 家。陳德銘表示,商務部將加大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多雙邊談判磋商機製,支持商會(hui) 參與(yu) 各類活動,提高商會(hui) 行業(ye) 權威性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