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件!在11月商務部“國外對華貿易救濟案件表”中,來自歐盟的案件幾乎占據半壁江山。頻繁的、不同手段的貿易調查,昭示著歐盟等經濟體(ti) 對華新一輪貿易保護正在抬頭。
歐盟密集發難
商務部日前專(zhuan) 門發布預警提示,今年10月底以來,歐委會(hui) 在終裁中對華鋁合金輪轂、葡萄糖酸鈉分別征收為(wei) 期5年22.3%和53.2%的反傾(qing) 銷稅;在初裁中對華銅版紙、三聚氰胺征收為(wei) 期6個(ge) 月的臨(lin) 時反傾(qing) 銷稅;在反傾(qing) 銷日落複審調查中對華聚酯切片維持征稅。
此外,歐委會(hui) 還對華不鏽鋼緊固件、鋼絲(si) 繩發起反傾(qing) 銷日落複審調查,歐盟業(ye) 界呼籲對華不鏽鋼板、熱軋鋼卷發起反傾(qing) 銷立案調查。
近日,歐委會(hui) 貿易委員德古赫特在接受采訪時稱,歐盟將對中國大範圍的政府補貼項目采取行動,以抵禦受到不公平補貼的中國低價(jia) 產(chan) 品進入歐市場並對歐產(chan) 業(ye) 構成威脅。
資料顯示,2009年,歐盟對華貿易救濟調查新立案為(wei) 7起,占同年歐盟對全球新立案件的58%,並且歐盟還對我碳化鎢等案件發起12起複審調查,占歐盟針對全球發起複審案的50%,中國近兩(liang) 年一直是歐盟貿易救濟調查的最大目標國。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貿學院院長趙忠秀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歐盟對華貿易摩擦是常態,多數是小產(chan) 品,世界經濟複蘇乏力的背景下,貿易保護主義(yi) 有所抬頭。
調查手段增加
2009年,歐盟與(yu) 中國的貿易摩擦均在反傾(qing) 銷領域。而近段時間,歐盟發起的案件中則涉及反傾(qing) 銷、反補貼和反規避調查等多種手段。趙忠秀認為(wei) ,這是歐盟貿易保護主義(yi) 傾(qing) 向加強的具體(ti) 表現,也是在濫用貿易救濟手段。
對於(yu) 中歐貿易,德古赫特曾說:“我和歐盟商界會(hui) 見時,他們(men) 都在抱怨遭遇到嚴(yan) 重的補貼問題,主要是低廉貸款和其他形式的金融工具。正是因為(wei) 公司決(jue) 定對中國產(chan) 品所受補貼進行調查,所以才有越來越多的反補貼案子。”由此不難看出,反補貼已日益成為(wei) 歐盟關(guan) 注的重點。
商務部產(chan) 業(ye) 損害調查局研究顯示,在我國遭遇的國外反補貼調查案件,涉及我稅收、投資、貿易、產(chan) 業(ye) 等中央、地方經濟政策150餘(yu) 項。
繼反傾(qing) 銷和反補貼調查後,歐盟還對中國產(chan) 品使用了反規避調查這一救濟措施。上月底,歐盟發布官方公告,對中國經馬來西亞(ya) 轉口的輸歐緊固件產(chan) 品發起反規避調查。
據悉,為(wei) 應對歐盟挑起的新一輪貿易摩擦,商務部公平貿易局、條法司等正協調處理。中國造紙協會(hui) 秘書(shu) 長趙偉(wei) 稱,行業(ye) 協會(hui) 也將聯合涉案企業(ye) 和中國商務部,繼續積極應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