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境外企業海外生存 本土外貿集群出海應對“水土不服”

   轉移剩餘(yu) 產(chan) 能有許多竅門

  “這裏有增長迅速的消費市場,享有‘八免五減半’的稅收優(you) 惠,勞動力成本也比國內(nei) 低,對我們(men) 來說,很有吸引力。”浙江皮爾軸承(泰國)有限公司老總祝立新說,企業(ye) 入駐泰中羅勇工業(ye) 園後,深感“走出去”這步棋走對了。

  位於(yu) 泰國東(dong) 海岸的羅勇工業(ye) 園,現已成為(wei) 商務部首批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園區中招商、運營效果最好的園區之一。其投資者就是總部在杭州的華立集團和泰國的安美德集團。在抱團出海的召喚下,越來越多的本土企業(ye) 漂洋過海,異地開花。羅勇工業(ye) 園也成為(wei) 浙江、杭州企業(ye) 走出去的一個(ge) 模式典型,受到省市外經貿部門高度關(guan) 注。

  曲線競爭(zheng) 尋求繞開貿易壁壘“良方”

  無錫西姆萊斯石油專(zhuan) 用管製造公司是新入駐羅勇工業(ye) 園的企業(ye) ,廠房正在建設之中。總經理張勇鋼說,去年9月起,反傾(qing) 銷大棒接二連三地落在中國無縫鋼管企業(ye) 的身上,所以公司抓緊實施海外戰略,第一步就落戶該地。他說,“歐美很少對泰國產(chan) 品實施反傾(qing) 銷、反補貼、特別保障等貿易製裁,繞開歐美對我國企業(ye) 的貿易壁壘,是我們(men) ‘走出去’很看重的一點。”

  羅勇工業(ye) 區於(yu) 2006年開始開發建設,經過四年的開發和招商,目前已有28家企業(ye) 簽訂合同進入園區,累計投資達2.27億(yi) 美元。入駐企業(ye) 中,既包含浙江盾安、富通集團、巨泰汽配、皮爾軸承、杭申電氣等浙江企業(ye) ,也有重慶力帆集團、宗申摩托、深圳中集集團、江蘇震雄銅業(ye) 等國內(nei) 知名企業(ye) 。

  浙江省商務廳外經處有關(guan) 負責人分析,本土中小企業(ye) 走出去,一方麵是為(wei) 了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同時也能有效應對日益困擾中國企業(ye) 的貿易摩擦,另一方麵還能為(wei) 當地產(chan) 業(ye) 鏈提供配套,並轉移國內(nei) 的剩餘(yu) 產(chan) 能。

  抱團出擊力避風險消除“走出去”心病

  吉利並購沃爾沃,娃哈哈擬在國外投資糖業(ye) ,杭汽輪承攬境外大型成套設備工程項目……在後金融危機時代的國際舞台上浙企、杭商叱吒風雲(yun) 的身影頻現。

  不過,對於(yu) 更多企業(ye) 來說,麵對“走出去”,有著頗為(wei) 複雜的心情。重慶力帆摩托,在國內(nei) 業(ye) 界的知名度不可謂不大,單槍匹馬初到泰國創業(ye) ,卻著實經曆了一番尷尬——3年了,連市場準入證都拿不到。進駐羅勇工業(ye) 園後,僅(jin) 用了9個(ge) 月的時間,就解決(jue) 了困擾力帆摩托3年的難題。“尤其是當我和力帆泰國公司總經理在大街上看到有人騎力帆摩托車時,激動的心情是難以言喻的。”羅勇工業(ye) 園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根羅這樣說道。

  水土不服,是本土企業(ye) 嚐試“走出去”的一大心病。外經貿部門一項統計表明,此前走出去創辦的境外企業(ye) ,存活率僅(jin) 為(wei) 35.63%。總體(ti) 規模偏小、實力較弱,境外經營經驗不足,抗風險能力差,是這些企業(ye) 的通病。

  華立集團董事局主席汪立成對此深有感觸。他說,現在最需要的不是對園區平台的扶持,而是對入駐企業(ye) 的扶持,包括政策、人才、手續、機製等方麵的扶持。

  而“抱團”走出去的最大好處,是能提高企業(ye) 的談判能力,降低投資風險和投資成本。如入駐羅勇園區的中資企業(ye) ,均可享受所得稅“八免五減半”、免繳進口機器關(guan) 稅、進口原材料免繳關(guan) 稅等優(you) 惠政策;園區為(wei) 企業(ye) 提供優(you) 惠政策申請、企業(ye) 注冊(ce) 、企業(ye) 廠房建造、租賃、生活配套、商務谘詢等“一站式”中文服務。除各項基礎設施外,園區還建設了高管公寓,成立了中資企業(ye) 協會(hui) ,為(wei) 入園企業(ye) 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生活條件。在即將投入使用的園區二期,還將建立一個(ge) 更具廣泛性和專(zhuan) 業(ye) 性的交流平台——園區會(hui) 所。

  政策推動

  40多家杭企“走出去”

  浙江企業(ye) 抱團“走出去”的平台也越來越多。除了泰國的羅勇工業(ye) 園,還有溫州鞋企康奈集團牽頭建設的俄羅斯烏(wu) 蘇裏斯克經貿合作區,前江投資公司越南中國龍江經濟貿易合作區等兩(liang) 家國家級境外合作區,另有6家民營企業(ye) 建設的境外工業(ye) 園區正在推進之中。

  “鼓勵、支持和推動企業(ye) 通過市場運作方式,在資源、能源相對集中、投資環境相對較好的國家、地區建立工業(ye) 園區和加工貿易區,帶動和聚集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入園,以降低企業(ye) 投資和生產(chan) 成本,將是我市企業(ye) ‘走出去’工作的一個(ge) 重點。”市外經貿局有關(guan) 人士表示,我市還將推動民營企業(ye) 加快進入國際市場步伐,今年已在杭民企500強基礎上,排摸出以先進製造業(ye) 為(wei) 主的40多家企業(ye) 作為(wei) “走出去”工作的推動重點。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