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荒”再次來襲,並愈演愈烈。22日,商務部緊急發文幹預,並點名要求中石油和中石化提高成品油特別是柴油產(chan) 量。此外,中石化已暫停柴油出口,中石油正加大進口。
一再出現的“柴油荒”,到底為(wei) 何而“荒”?還將延續多久?對此,本報綜合采訪獲悉,除油價(jia) 上漲、季節性需求增大及囤積炒作因素外,控製柴油供應的壟斷國企對市場形勢預判不足,生產(chan) 供應計劃與(yu) 市場脫節,是柴油荒的根本原因。加大進口並均衡投放市場,或是快速應對之法,否則油荒或將延續至大年三十。
“荒”在計劃與(yu) 市場脫節
中石油一位不願具名人士接受南都記者采訪表示,柴油荒並非年年都有,比如2008年有,2009年就沒有。而今年的柴油荒,,該人士分析稱有多種因素,包括拉閘限電、國際油價(jia) 上漲並形成進一步上漲預期,以及國內(nei) 通脹造成煉油上遊成本上升、煉油廠檢修的季節性因素等。
中石化廣東(dong) 分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給記者發來的資料中亦提出,造成柴油荒的原因眾(zhong) 說紛紜。一是油價(jia) 倒掛說。“由於(yu) 國內(nei) 成品油價(jia) 格與(yu) 國際油價(jia) 倒掛日趨嚴(yan) 重,一些地方煉廠嚴(yan) 重虧(kui) 損,已大幅減產(chan) 甚至停止生產(chan) ,柴油資源總體(ti) 供應緊張。”二是囤積待漲說。由於(yu) 國內(nei) 柴油價(jia) 格目前存在倒掛現象,部分投機商大量購入柴油囤積居奇,等待柴油漲價(jia) 後拋售以賺取巨額利潤。三是各地為(wei) 完成節能減排任務而采取的拉閘限電說等。還有季節原因說,進入冬季,工程基建、交通運輸等行業(ye) 進入傳(chuan) 統用油旺季,加之休漁結束,各地進入“三秋”用油高峰,柴油消費驟升。
不過,眾(zhong) 說紛紜的背後,無法掩蓋的一個(ge) 基本事實是,柴油供應沒有跟上市場需求變化。廣東(dong) 油氣商會(hui) 油品部部長姚達明接受南都記者采訪表示,造成柴油荒的根本原因,是計劃沒有變化快,壟斷國企對市場形勢預判不足。姚達明分析,國內(nei) 柴油供應主要集中在中石油、中石化以及中海油。這三個(ge) 國企,尤其是石化雙雄,在供應方麵對市場預警不足、備荒也不足。雖然企業(ye) 都是逐利的,柴油緊張能帶來利潤飆升,但作為(wei) 承擔供應主要責任的國企,應該有更好的預判和控製。
資料顯示,中石油和中石化在國內(nei) 石油行業(ye) 的上遊控製著47%的石油資源開采權,在中遊控製著煉油企業(ye) 的生產(chan) 加工權(包括國內(nei) 地方煉油廠),對外控製著53%原油、成品油的進口權。此外,兩(liang) 大石油公司以計劃經濟模式維持市場運行,從(cong) 原油進廠到成品油配送銷售都是按照計劃在係統內(nei) 運營。對此,河北省工商聯石油業(ye) 商會(hui) 會(hui) 長、張家口聯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齊放對媒體(ti) 表示,正因為(wei) 計劃和壟斷,石油資源在市場上得不到合理有效配置,生產(chan) 供應與(yu) 市場脫節,計劃跟不上市場變化,造成國內(nei) 石油市場供求關(guan) 係失衡。
至於(yu) 今年特殊的拉閘限電因素,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巡視員何炳光表示,節能減排隻是導致“柴油荒”現象出現的因素之一,更主要的原因還是由供求關(guan) 係決(jue) 定的。針對有些地方為(wei) 衝(chong) 刺“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采取拉閘限電的做法,何炳光指出,發改委將采取各種措施,避免和糾正這種錯誤做法。
解荒關(guan) 鍵:擴大進口並均衡投放
為(wei) 幹預柴油荒,商務部22日下發緊急通知,出台措施保障成品油市場供應,其中直接“點名”要求中石油和中石化努力提高成品油特別是柴油產(chan) 量。通知要求,地方各級商務主管部門建立健全成品油市場應急預案,全麵掌握成品油市場供應、銷售、庫存等運行情況,加強分析預警。同時,還要積極協調成品油經營企業(ye) 增加市場供給,全力保證成品油市場供應。
上述措施是否能有效緩解柴油荒?對此,廣東(dong) 油氣商會(hui) 油品部部長姚達明認為(wei) ,政策措施隻能起輔助作用,關(guan) 鍵還是供應。石化巨頭應加大生產(chan) ,還要加大進口。
前述中石油、中石化相關(guan) 負責人接受南都記者采訪均表示,其國內(nei) 煉油廠都在開足馬力生產(chan) 柴油。據悉,中石化提高了11月份的原油加工量,並獎勵煉廠多生產(chan) 柴油;中石油11月份柴油生產(chan) 量計劃環比增加6%左右。此外,對廣東(dong) 地區,中石油近日追加5萬(wan) 噸柴油供應,中石化亦追加了3.5萬(wan) 噸。
擴大柴油進口已無懸念。中石油22日披露,公司此前已采購了20萬(wan) 噸進口柴油,其中首批3.5萬(wan) 噸於(yu) 11月19日正式到岸,即將投放沿海市場。在首批20萬(wan) 噸柴油進口任務完成後,還將根據市場情況安排後續進口計劃。中石化上周表示,除香港和澳門以外,公司已暫停柴油出口。最新數據顯示,中國10月末柴油庫存環比下降10.7%,整體(ti) 成品油庫存環比下降5.2%,為(wei) 連續第五個(ge) 月下滑,並達到年內(nei) 新低。國內(nei) 能源信息門戶網站息旺能源網分析師廖凱舜預計,11月份中國可能會(hui) 兩(liang) 年來首次成為(wei) 柴油淨進口國。
不過,由於(yu) 上述生產(chan) 、進口的柴油大多匯聚在石化巨頭手裏,而麵向終端消費者的加油站裏,有44%的加油站為(wei) 民營油站,能否保證均衡投放,也將是能否緩解柴油荒的關(guan) 鍵。姚達明分析,如果兩(liang) 大巨頭將大部分柴油傾(qing) 斜給自己的加油站,勢必造成民營油站油量不足,從(cong) 而使加油車輛向兩(liang) 大巨頭控製的油站匯聚,排長龍加油的現象仍將存在。
或將“荒”至大年三十
隨著上述措施的實施,從(cong) 眼前來看,這場柴油荒還將持續多久?姚達明預計,如果這月底下月初,批發市場不能做到敞開穩價(jia) 供應,那麽(me) 柴油荒將持續到大年三十。隨著各地工廠停工休假,需求銳減,柴油荒暫時將偃旗息鼓。
從(cong) 價(jia) 格來看,目前,隨著兩(liang) 大石油巨頭加大供應,國內(nei) 高企的柴油批發價(jia) 已有所鬆動,這將有助緩解上漲預期,從(cong) 而抑製囤積。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隨著後期資源供應逐步到位,柴油批發價(jia) 下跌將是大勢所趨。中金公司分析員關(guan) 濱分析,目前,新加坡出口到中國的柴油,繳納稅費後的到岸價(jia) 格,較國內(nei) 煉廠柴油含稅出廠價(jia) 高約600元/噸,低於(yu) 目前國內(nei) 柴油批發和零售平均價(jia) 格分別達560元/噸和660元/噸。盡管國際油價(jia) 上揚,但姚達明認為(wei) 目前尚不能滿足成品油調價(jia) 條件,且由於(yu) 近期要求穩定物價(jia) ,即使調價(jia) 窗口開啟,國家也未必會(hui) 及時調整,就算調整,幅度也可能被壓縮。
而要從(cong) 根本上避免柴油荒,普遍的看法,是適當放開供應渠道,並加強對壟斷企業(ye) 的監管。姚達明告訴南都記者,目前要打破國企壟斷、放開現貨供應渠道很難,但可以從(cong) 成品油期貨著手,增加供應渠道。而廣東(dong) 就可以率先把成品油期貨做起來。此外,新華社16日亦發表評論指出,柴油荒直接暴露出預警機製、備荒機製的短缺,相關(guan) 行業(ye) 企業(ye) 理應得到更加有力的監管和約束,必須有嚴(yan) 密的製度來對供應不足、批零倒掛等失範現象進行懲戒和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