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觀察,明年經濟有可能是既複雜又困難的一年。有七大問題或影響明年經濟走向與(yu) 政策走向。應以民為(wei) 本,從(cong) 消費需求這個(ge) 終端入手,尋找化解複雜矛盾的辦法。
明年有哪些問題將影響中國經濟的走向?宏觀政策的重點又會(hui) 落在何處?時近歲尾,這兩(liang) 大懸疑是許多分析人士,特別是投資界的策略分析師們(men) 不得不考慮的重點。現在,綜合國內(nei) 外多方麵情況看,有七大問題將影響明年的經濟走向與(yu) 政策走向。
在此,先預估一下明年的經濟特征。如果說,去年是經濟最困難的一年,今年是最複雜的一年,那麽(me) ,明年的經濟很有可能是既複雜又困難的一年。中國經濟的表現或許會(hui) 在以下兩(liang) 種形態間選擇:一是通脹下的增長,即較高增長和較高通脹;二是滯脹,即較低增長和較高通脹。
之所以如此,與(yu) 通脹、就業(ye) 、外貿、投資、消費、增長和利潤等七大問題有關(guan) 。正是由於(yu) 明年經濟有這七大問題以及這些問題之間有共振關(guan) 係,才會(hui) 產(chan) 生既複雜又困難的局麵。
其一,通脹問題。近來,通脹問題突然成為(wei) 全社會(hui) 關(guan) 注的焦點。明年這個(ge) 問題還會(hui) 更加突出。一是因為(wei) 全球流動性泛濫,美元貶值,引發輸入性通脹;二是資源、環境、勞動力與(yu) 生產(chan) 成本增加;三是城市化加快,物流結構變化,商業(ye) 成本增加;四是明年上半年還有同比因素,加上PPI和CPI現在已同步向上,明年的物價(jia) 可能是“前高後低”,形勢嚴(yan) 峻,但這並不是關(guan) 鍵。
其二,就業(ye) 問題。明年就業(ye) 壓力依舊。一是大學生就業(ye) 。明年約有700萬(wan) 畢業(ye) 生,如果有75%就業(ye) ,還會(hui) 有170多萬(wan) 的缺口,加上今年的滯留,會(hui) 超過200萬(wan) ;二是農(nong) 民工就業(ye) 。明年農(nong) 村剩餘(yu) 勞動力轉移壓力不減;三是城鎮新增勞動人口就業(ye) 與(yu) 再就業(ye) 。這三種因素疊加,使得明年的就業(ye) 形勢依然偏緊。如果因通脹因素而采取過度緊縮措施,將會(hui) 影響明年就業(ye) ,這是事關(guan) 民生的關(guan) 鍵。
其三,外貿問題。明年外貿增長的壓力不輕。一是全球經濟再平衡,來自發達經濟體(ti) 的貿易平衡壓力與(yu) 匯率壓力不會(hui) 減弱;二是淨出口同比增速可能繼續回落,增長難度加大,淨出口的貢獻力變小,甚至會(hui) 拖累經濟增長;三是如果進口增速繼續超過出口,會(hui) 導致順差變小,甚至逆差。出口對經濟發展的貢獻一旦萎縮,就會(hui) 影響中國的長期競爭(zheng) 力。
其四,投資問題。明年,在通脹壓力加大和貨幣政策逐步回歸中性的情況下,投資特別是房地產(chan) 難以大幅度擴張。其中,要做好存量房這篇文章。對現有住房進行低碳、環保、節能等改造。這樣可以消化部分建材、裝潢等房地產(chan) 中下遊行業(ye) 的過剩產(chan) 能,增加低技能勞動密集型行業(ye) 的就業(ye) 機會(hui) 。
其五,消費問題。受通脹、就業(ye) 和收入增長等多方麵壓力的影響,明年擴大居民消費的形勢同樣不樂(le) 觀。由於(yu) 本次通脹是成本推進型加外部輸入型的疊加,在經濟形勢趨於(yu) 緊縮的情況下,老百姓的消費行為(wei) 將趨於(yu) 保守。此時,如果股市等投資市場再持續下跌,老百姓的財產(chan) 性收入將持續縮水,甚至投資資產(chan) 也被銷蝕,都將對擴大消費構成威脅。
其六、增長問題。從(cong) 明年的情況看,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投資的拉力在回歸平穩,淨出口的形勢不容樂(le) 觀,居民消費的擴大又缺乏來自收入增長和抵禦通脹的支持,再加上部分宏觀經濟政策有可能回歸中性。因此,明年的經濟增長難度會(hui) 大於(yu) 今年。同時,由於(yu) 防通脹原因,相關(guan) 政策又有滯後效應,也會(hui) 影響整個(ge) 社會(hui) 對經濟景氣的預期,影響經濟增長。
其七,利潤問題。明年企業(ye) 利潤的表現可能會(hui) 有很大落差。上半年,在通脹初始階段,由於(yu) 漲價(jia) 原因,企業(ye) 前兩(liang) 季的利潤可能會(hui) 有比較好的表現。但是,在下半年或未來一段時間,也就是到了通脹的中後期,市場需求如果出現萎縮,加上生產(chan) 成本上升,企業(ye) 利潤就會(hui) 出現問題。企業(ye) 贏利能力變差,就會(hui) 影響其競爭(zheng) 能力甚至生存能力。因此,明年的企業(ye) 利潤形勢也不樂(le) 觀。
將以上七大問題聯係起來看,可以發現,雖然表現不同,但有一個(ge) 共通之處,就是對緊縮的擔憂。一旦政策處理不當,就有可能導致滯脹。由於(yu) 本次通脹有深層次、結構性原因,因此,隻要將通脹管理在4%左右的溫和水平,並保持適當的流動性,保障市麵繁榮,維持經濟增長在9%左右的較高水平,就有可能繞過暗礁,走上平順的航道。
這其中,最關(guan) 鍵的是要以民生為(wei) 本,以老百姓的利益為(wei) 最大化,方能從(cong) 13億(yi) 人的消費需求這個(ge) 最終端口,找到化解複雜矛盾的好辦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