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杜絕無序 稀土保護框架逐步成型

  繼貿易戰、匯率戰之後,近期,西方媒體(ti) 紛紛指責中國壟斷稀土出口,全球或再掀起一場圍繞中國的稀土戰。而中方已運用多手段圍建稀土出口保護框架。

  近來,日本媒體(ti) 眾(zhong) 口一詞地指責中國沒有承諾擴大對日稀土出口:中國控製稀土出口,扼殺日本經濟命脈,因為(wei) 稀土是攸關(guan) 汽車、手機、航空母艦、巡航導彈等高科技產(chan) 品的戰略物資,控製稀土是扼殺其經濟咽喉。歐美國家也隨聲附和。

  事實是,稀土作為(wei) 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在中國的儲(chu) 量隻占世界的30%,卻支撐了全球90%以上的相關(guan) 貿易,頂著生產(chan) 、消費和出口世界第一的帽子,卻沒有“稀土定價(jia) 權”。正如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所說,中國稀土的生產(chan) 加工規模占全球的比例很高,但是儲(chu) 量占全球的比例遠遠低於(yu) 加工生產(chan) 量。

  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共生產(chan) 12萬(wan) 噸稀土氧化物,占到全球產(chan) 量的大約97%,具備絕對壟斷地位。但是,長期以來,我國稀土產(chan) 品一直以原料型產(chan) 品為(wei) 主,深加工產(chan) 品的發展起步緩慢,稀土深加工技術一直遠落後於(yu) 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稀土深加工環節的巨額利潤都留在了國外;相反,國內(nei) 的稀土應用大多都有低端領域、附加值低、利潤空間小的缺點。

  分析人士認為(wei) ,造成中國稀土企業(ye) 普遍沒有應對價(jia) 格波動風險的能力的主要原因在於(yu) 產(chan) 能過剩、無序競爭(zheng) 、大量廉價(jia) 出口這三大問題。

  為(wei) 此,針對稀土從(cong) 開采、生產(chan) 加工到出口各環節,中國政府已采取一係列措施並基本形成了有效的保護框架。

  據商務部消息,在稀土開采環節,2010年下達的開采量規模比2009年減少了25%;在生產(chan) 冶煉環節,2010年下達的計劃量比2009年減少了23%;在出口環節,2010年稀土實物量配額是3.03萬(wan) 噸,比2009年減少39%。同時,對於(yu) 出口的稀土加增15-25%的關(guan) 稅;對於(yu) 稀土的原礦和41種稀土產(chan) 品列入了加工貿易禁止目錄;對於(yu) 稀土出口的經營企業(ye) 進一步加強資質管理,目前有32家企業(ye) 有出口稀土的資質,其中包括10家外商投資企業(ye) 。

  而且,今年11月10日,商務部已經按照有關(guan) 職責公布了2011年稀土出口配額申報條件和申報程序的公告。有關(guan) 的規定和今年基本一致。

  對於(yu) 稀土開采冶煉和出口實施限製,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強調,主要的目的是加強環境保護,保護可用盡資源。中國所采取的出口配額限製措施,是按照世貿組織的規則,在開采、生產(chan) 和加工出口領域三個(ge) 環節並行實施,核心目的是保護環境。稀土之所以得名稀土,是因為(wei) 其中的有效元素含量很低。而要提取這些微量元素需要使用大量化學藥劑,需要經過許多化學程序、大量用水才能提煉,廢水包含了近百種化學藥劑,其中還有放射性物質。

  與(yu) 此同時,中國政府還呼籲,一方麵希望其他擁有稀土資源的國家也積極開發利用本國的稀土資源,共同承擔全球稀土供應的責任;另一方麵,中方也願意在尋求開發稀土的替代資源、提高稀土資源利用率方麵與(yu) 和各國加強合作,進一步提高稀土在開采、生產(chan) 、加工中的綠色環保技術。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