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三角一帶,人民幣升值幾乎導致所有的外貿出口企業(ye) 都受到影響。因為(wei) 簽訂單在先,是按照老的匯率;貨到付款,結算是按照新的匯率,人民幣升值就意味著利潤縮水。特別是像紡織服裝行業(ye) 等大宗業(ye) 務,利潤本來就少,隻是靠銷量。如果匯率再縮水1%—2%,企業(ye) 的利潤基本上沒了。
中小企業(ye) 影響更大
“人民幣升值對出口肯定是有負麵的影響,最直接的就是利潤率的下降。”寧波美傑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一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說。他的公司現在為(wei) 了保住利潤,通常會(hui) 用一些如遠期結售匯等辦法,加強收匯管理、縮短收匯時間,還在合同中增加匯率風險條款,同客戶共同承擔風險,並加強了對公司業(ye) 務員匯率風險管理的培訓。“當然,最終的解決(jue) 方案還是要靠提高產(chan) 品附加值,提高生產(chan) 和管理效率,及開拓多元化市場。”
從(cong) 事日用消費品出口的一家外貿公司業(ye) 務經理許曦文告訴本報記者,現在公司接的訂單多以短單為(wei) 主,而且客戶一般都不管匯率。“所以,我們(men) 就隻好自己給自己留點餘(yu) 地了,報價(jia) 都按照6.5報,一般可以管半年到3個(ge) 月。這樣等到單子做好,收匯的時候,匯率可能還不會(hui) 到這個(ge) 水平,就不會(hui) 虧(kui) 。如果膽子大一點就按照6.6報。
她告訴記者,她們(men) 公司規模較小,一般不會(hui) 采取諸如鎖定匯率之類的“金融衍生工具”,“隻有出口額在幾百萬(wan) 或上千萬(wan) 美金的企業(ye) 才會(hui) 這樣做。”
“工廠生產(chan) 一般要1個(ge) 月,而現在匯率變化太快,這次從(cong) 6.8到6.6就是在不到一個(ge) 月時間裏,所以我們(men) 是永遠也趕不上的。”許曦文說。
對於(yu) 會(hui) 不會(hui) 因人民幣升值,報價(jia) 提高,而失去部分客戶。許曦文說:“工藝簡單、技術含量少、對價(jia) 格又比較敏感的產(chan) 品,可能會(hui) 轉向成本更低的東(dong) 南亞(ya) 等國家,但大多數單子一時半會(hui) 還不會(hui) 轉,因為(wei) 涉及一個(ge) 產(chan) 品的開模生產(chan) 等多道程序,不是說轉就能轉的。”
利用金融工具規避匯率風險
據記者了解,在匯率壓力的倒逼下,長三角一些出口企業(ye) 采取了匯率鎖定或合同內(nei) 增加匯率條款等措施;一些出口企業(ye) 積極增加進口以抵消匯率升值影響。但受限於(yu) 各種條件,采取上述措施的企業(ye) 為(wei) 數不多,總體(ti) 上未來匯率變化的難以把握,已經影響到企業(ye) 接單和在手合同的盈虧(kui) 。
寧波市外經貿局財務處處長張瓊華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人民幣匯率的快速升值與(yu) 波動,對已經采取遠期匯率鎖定等措施和有進口業(ye) 務的出口企業(ye) 的直接影響相對較小。但寧波絕大多數規模較小的出口企業(ye) ,目前尚未對匯率風險采取任何措施,致使其匯率風險處於(yu) 完全敞口狀態。
張瓊華建議,企業(ye) 可結合自身實際,通過采取銀行避險工具進行匯率成本和收益鎖定,也可運用匯率日間波動的特點,把握時機進行購匯、結匯、售匯、貸匯、收匯,還可通過簽約環節在產(chan) 品成本中計入匯險因素、在利潤預期中計入匯率因素、爭(zheng) 取本幣結算、發展進口、加大技術研發和產(chan) 品升級力度以提高產(chan) 品附加值等方式減輕匯率變化影響。
為(wei) 規避匯率風險,已有相當一部分企業(ye) 啟用了各種金融衍生工具,如運用多幣種結算等方式轉嫁匯率風險;適當采用外匯遠期買(mai) 賣、套期保值等手段鎖定匯率風險;甚至通過適當的美元貸款,降低利息支出和匯差損失。
據中國銀行寧波市分行數據,10月份該行簽約的遠期結售匯業(ye) 務額達到7億(yi) 美元,占1-10月該行本項業(ye) 務總量的18%。上述數據表明,在匯率波動加大的形勢倒逼下,寧波企業(ye) 利用金融工具規避匯率風險的意識有所增強,特別是部分企業(ye) 善於(yu) 搶抓匯率波動時機,控製匯率風險的能力有所增強。
但由於(yu) 潛在的人民幣升值依然壓力不小,不少企業(ye) 已意識到,僅(jin) 用金融手段還遠不能規避匯率風險。
“我們(men) 幾乎每天都有貨物裝箱出運,而匯率卻是天天在變,鎖定匯率是個(ge) 好方法,但不是最好的。萬(wan) 一跌了呢,我們(men) 卻還維持不變,那不就虧(kui) 了。”中基進出口公司外貿業(ye) 務員小王對記者說。
期望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
人民幣的升值直接削弱了產(chan) 品價(jia) 格優(you) 勢,更加迫切需要企業(ye) 提高產(chan) 品附加值、注入核心競爭(zheng) 力去填補。
寧波市外經貿局副局長丁海濱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今年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之下,寧波不少企業(ye) 及時采取措施控製采購、生產(chan) 、銷售、資金運籌等各個(ge) 環節的成本和費用管理,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zheng) 力。一些企業(ye) 還增加了與(yu) 客商的談判頻率,包括協商提價(jia) ,要求客戶預付部分貨款等,在貿易過程中,不少企業(ye) 已有了過硬的議價(jia) 能力。
在匯率波動加大的情況下,出口企業(ye) 對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期望也明顯增強。人行寧波市中心支行此前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被調查的283家寧波進出口企業(ye) 中有占比75%的企業(ye) 期盼在寧波早日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
今年6月22日,寧波正式成為(wei) 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第二批試點城市中的一員,試點企業(ye) 名單也於(yu) 7月底上報國家有關(guan) 部門。
“進出口貿易可以用人民幣結算,這對寧波外貿企業(ye) 是重大利好,其匯兌(dui) 成本有望大大降低,貿易便利性也將顯著提高。”寧波市外經貿局財務處處長張瓊華說。
“此次寧波納入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而且境外地域由港澳、東(dong) 盟地區擴展到所有國家和地區,這是實實在在的利好。現在匯率每天在變,希望試點企業(ye) 名單能夠早日公布。”浙江一家服裝企業(ye) 負責人張建明告訴本報記者,公司前幾年出口額超過100萬(wan) 美元,但現在已不敢接大的外貿訂單了。“若以美元結算,企業(ye) 除向銀行支付手續費外,還要承擔美元匯率變動的風險,搞不好哪個(ge) 外貿單子就虧(kui) 了。”
“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確實有利於(yu) 企業(ye) 規避匯率風險、節約匯兌(dui) 成本,但這中間還存在一個(ge) 客戶接受度的問題。人民幣在東(dong) 南亞(ya) 等地的接受度不錯,但是在更多地方,人民幣的接受度遠如美元、歐元。”許曦文認為(wei) ,最有效的辦法還是保持匯率不變。“但長久不升值也不是辦法。最好是由我們(men) 自己來確定升值時間表,在什麽(me) 時間匯率達到多少,這樣大家心裏就有數了,可以根據自己訂單完成情況來報價(jia) 。而不是在別人的逼迫下,毫無預兆的升值,損失的隻有我們(men) 自己。”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博士接受本報記者采訪認為(wei) ,跨境貿易人民幣計價(jia) 結算對於(yu) 一部分外貿是行得通的,目前較多的應該是對於(yu) 發展中國家客戶,對於(yu) 我方市場地位較強的行業(ye) 。鑒於(yu) 我們(men) 已經通過人民幣信貸、人民幣投資等方式在海外投放了越來越多的人民幣,采用人民幣計價(jia) 結算的空間正在擴大。由於(yu) 人民幣近年來升值,進一步升值的前景廣受看好,進一步激勵了海外企業(ye) 和居民持有人民幣的動機,但這樣也造成一部分海外企業(ye) 和居民隻願意收入人民幣,卻不願意支付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