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近日出台了一部反盜版法案,旨在為(wei) 知識產(chan) 權執法工作建立一套新的國際標準的法律框架。
這部《反盜版貿易協議》(簡稱ACTA)所建立起的法律體(ti) 係各國可以在自願的基礎上參與(yu) 其中。歐盟委員會(hui) 表示,談判人員本周一已就這項貿易協議達成一致,其中針對各國應如何實施他國的知識產(chan) 權相關(guan) 法律製定了標準,為(wei) 在全球範圍內(nei) 更有效地打擊盜版鋪平了道路。有參與(yu) 了這一協議談判的國家指出,該協議是為(wei) 了向出現在國際貿易當中數量越來越多的假冒和盜版商品做出果斷回應而簽署的。ACTA所包含的範圍包括假冒商品、假藥以及互聯網上的著作權侵權案例。
據悉,最早製定這一反盜版法案的想法源自美國和日本在2006年的一次談判,此後的兩(liang) 年當中,加拿大、歐盟和瑞士陸續加入會(hui) 談。2008年6月,隨著澳大利亞(ya) 、墨西哥、摩洛哥、新西蘭(lan) 、韓國和新加坡等國的加入,談判進入正軌。有報道顯示,談判在今年10月初達成了“原則協議”,但其中並沒有出現更多引人關(guan) 注的細節。據歐盟官員透露,最終協議內(nei) 容將在幾周內(nei) 對外正式發布。
記者了解到,ACTA主要功能是批準海關(guan) 官員在沒有收到版權所有者申請或法院命令的情況,“依其職權”查扣仿冒商品。 今後還可能努力將中國和亞(ya) 洲其他國家以及中東(dong) 地區納入ACTA的締約國。
有消息稱,歐盟希望該協議能夠涵蓋“地理指示品”,例如香檳或白蘭(lan) 地酒等以特定地理位置命名的食品或酒飲料。但美國卻擔心,歐盟的這一要求意味著卡夫巴馬幹酪等常規商品有可能會(hui) 因此被視為(wei) 非法產(chan) 品。 美國承認已經申請注冊(ce) 商標的“地理指示品”,但並不完全讚同歐盟提議的保護措施。
有統計數據顯示,美國的電影、音樂(le) 、軟件和其他版權行業(ye) 每年因盜版問題在全球的損失超過160億(yi) 美元。 美國貿易代表柯克此前也對ACTA最終草案的公布表示歡迎。 柯克發表聲明稱,ACTA協議將給那些進行盜版和偽(wei) 造的人以警告,在正規的貿易操作中他們(men) 將無處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