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ong) 綠城的1800萬(wan) 元年薪到現在的100萬(wan) 元年薪,從(cong) 拒絕某房企開出5000萬(wan) 元年薪的誘惑,到拿別墅房本抵押籌錢創業(ye) ,曹舟南的這一年多時間,不易亦暢快。
時至11月1日,曹舟南一手創立的藍綠雙城已經一周歲。如同一個(ge) 孩子,抓周的時刻或許暗示著未來的人生方向。經過一年多時間裏的不斷試水、成長和積澱,曹舟南為(wei) 藍綠雙城“抓”到了堅定的戰略方向,即其首創的共建模式。
以共建模式擴張規模
據曹舟南向記者介紹,“共建”主要包括四種類型:小股操盤、融資代建、純代建、合作開發,基本原則是“價(jia) 值創造、利潤兜底、售價(jia) 對賭、超額分成”,目標是在投資和開發分離的趨勢下,采用新的商業(ye) 模式,解決(jue) 產(chan) 品和服務的品質問題,化解規模增長矛盾,理順開發主體(ti) 權責利關(guan) 係。
曹舟南表示,“共建”的四項原則會(hui) 寫(xie) 進雙方合同裏,藍綠雙城對投資人、委托方的態度是包盈包虧(kui) ,“根據項目的增值部分分成,隻要完成合同設定的盈利目標,我們(men) 就要按照利潤分成,如果完不成,那麽(me) 開發期間的費用由我們(men) 承擔。”
不得不說,這種合同簽的大膽,卻也是破舊立新的嚐試。
從(cong) 房子成為(wei) 商品時起,月入二三百元的工廠女工擁有了買(mai) 房的可能性,13億(yi) 中國人就開始滋生“居者有其屋”的夢想。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擁有了眾(zhong) 多開發商,2018年全國商品房成交額逼近15萬(wan) 億(yi) 元,這是一個(ge) 巨大的經濟體(ti) 量。但快速崛起的房地產(chan) 行業(ye) 發展至今,“蒙眼狂奔”時代已經過去,下半場來臨(lin) 之際,需要用新的商業(ye) 模式去開創“居者優(you) 其屋”的時代。
“中國房地產(chan) 發展的30多年,開發商賺了多少錢?造就了多少億(yi) 萬(wan) 富翁?但真正賣給客戶自住的,據我判斷不到一半,另一半多用於(yu) 投資。去年中國一手房交易量遠超14萬(wan) 億(yi) 元,如果砍掉一半投資的7萬(wan) 億(yi) 元,其中的水分,你們(men) 懂的,所以我非常支持中央調控。”
曹舟南進一步直言,“以我在這個(ge) 行業(ye) 多年的理解和直覺判斷,未來幾年,如果擠掉投資需求,中國新房市場實際交易額將降至5萬(wan) 億(yi) 元。中國的城市化上半場是以房地產(chan) 為(wei) 主體(ti) 推進城市建設,但下半場有一點我們(men) 很清楚,就是要老老實實做居住工程的配套,這是一個(ge) 根本性變化。”
“爭(zheng) 取早點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前幾日,陽光城集團執行副總裁吳建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房地產(chan) 市場的下半場,是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轉化的階段。在這個(ge) 階段,開發商仍有機會(hui) ,但核心競爭(zheng) 力是品質。
無獨有偶,“品質”、“服務社會(hui) ”、“責任”這些詞也是曹舟南接受媒體(ti) 采訪時,講出的高頻詞,這或許源於(yu) 接班宋衛平的情懷,但這批老綠城人身上,多多少少帶著綠城企業(ye) 文化的基因。
曹舟南對記者表示,在品質上,藍綠雙城要超越目前所有的房地產(chan) 企業(ye) ,包括綠城在內(nei) ,“如果有一天很多人跟我說,藍綠雙城項目做的很爛,那我就不做了,可能有這麽(me) 多員工要養(yang) 活,還會(hui) 留個(ge) 位數的項目,這是我的承諾。”
事實上,藍綠雙城發展至今,時日尚短。今年5月份,藍綠雙城首次進入招拍掛市場拿地,而其在此前較長一段時間內(nei) 一直專(zhuan) 注於(yu) 存量項目。
對於(yu) 投資標的的選擇,之前曹舟南曾向記者表示,藍綠雙城的合作方中60%都是原來合作過的,並且許多項目都是原來的合作方找上門的。
至於(yu) 現在,曹舟南的投資思路更加清晰了。他向媒體(ti) 表示,“第一,談得比較多的是城投公司,采取控股合作或全部拿下,我認為(wei) 這樣的投資風險相對小一點;第二,現在很多政府部門都希望我們(men) 投資拿地,基於(yu) 市場變化,我們(men) 也比較簡單粗暴,就是先購地,但說話要算數,購地價(jia) 格說清楚,加溢價(jia) 就不要了;第三,特殊品類,比如TOD項目和一些未來社區項目,但很多東(dong) 西還需要深化。”
從(cong) 目前布局的業(ye) 務來看,藍綠雙城“物理開發+數字開發”的雙開發模式包含了塑造未來社區、TOD2.0、青年創業(ye) 公寓、新型養(yang) 老公寓和小微綜合體(ti) 等創新業(ye) 態。
至於(yu) 藍綠雙城的共建模式是否是房地產(chan) 行業(ye) 下半場的最優(you) 解?曹舟南也直言,在今年1月份藍綠雙城的第一次亮相時,他心中滿是忐忑,但遠超出他預期的公司發展進度給了他信心。截至目前,藍綠雙城簽約項目30個(ge) ,規劃建築麵積超過1000萬(wan) 平方米,可售貨值超過800億(yi) 元,儲(chu) 備項目超過 300 個(ge) 。
更值得關(guan) 注的是,創建藍綠雙城之時,曹舟南就對應將來輕資產(chan) 、科技型上市的各項要求而組建公司架構,“有很多大的戰略投資機構始終在跟著我們(men) ,我們(men) 爭(zheng) 取早點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