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wan) 事俱備,隻欠東(dong) 風。”一位銀行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他們(men) 圍繞國債(zhai) 期貨投資已經設計了多項套期保值投資策略,隻等相關(guan) 部門批準銀行保險入市國債(zhai) 期貨投資。
一位券商機構人士近期向媒體(ti) 透露,為(wei) 了吸引銀行保險資金參與(yu) 國債(zhai) 期貨投資,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下稱中金所)已經開展了大量工作,其中包括引入多家大型券商作為(wei) 2年期、5年期、10年期國債(zhai) 期貨做市商,以提升國債(zhai) 期貨合約連續性與(yu) 交投活躍度。
在他看來,此舉(ju) 是為(wei) 了迎接銀行與(yu) 保險資金“入市”,國債(zhai) 期貨對外開放進程也將隨之提上工作日程。
此前,證監會(hui) 高層表示,將積極推進商業(ye) 銀行和保險公司參與(yu) 國債(zhai) 期貨市場,加快研究推出國債(zhai) 期權、30年期國債(zhai) 期貨等新產(chan) 品,推動國債(zhai) 期貨對境外投資者開放,完善國債(zhai) 期貨交易機製。
國債(zhai) 期貨市場即將迎來一批重量級投資機構。
多位知情人士向媒體(ti) 透露,目前證監會(hui) 相關(guan) 部門對銀行與(yu) 保險資金參與(yu) 國債(zhai) 期貨投資進行了充分研究,也與(yu) 財政部、央行、銀保監會(hui) 等相關(guan) 部門進行了溝通協調,如果不出意外,銀行與(yu) 保險資金年內(nei) 就有望獲準參與(yu) 國債(zhai) 期貨投資。
消息真假與(yu) 推行日程還需等待有關(guan) 政策法規公布,但市場與(yu) 機構顯然已經開始做好充分準備。
據了解,隨著海外投資機構持有人民幣債(zhai) 券規模超過2萬(wan) 億(yi) 整數關(guan) 口,目前他們(men) 對參與(yu) 國債(zhai) 期貨套期保值投資的需求日益迫切。
“不過,在進入國債(zhai) 期貨市場投資前,我們(men) 更希望先看到銀行保險機構能成為(wei) 主要交易主體(ti) ,一方麵它們(men) 的交易策略以套期保值為(wei) 主,能有效平穩國債(zhai) 期貨合約價(jia) 格波動性,降低市場異動對套期保值組合的負麵衝(chong) 擊,另一方麵銀行保險資金能大幅提高國債(zhai) 期貨交投活躍度,讓他們(men) 多元化套期保值策略有用武之地。”一位海外投資機構固定收益部交易員直言。
銀行保險機構“模擬”
“事實上,我們(men) 一直希望能盡早獲準進入國債(zhai) 期貨投資。”一位國內(nei) 保險機構資產(chan) 管理部負責人表示。隨著近年經濟增速趨緩與(yu) 金融市場波動加大,目前他所在的保險機構大幅加倉(cang) 10年期以上的國債(zhai) “匹配”資產(chan) 與(yu) 負債(zhai) 缺口,並且規避短期經濟波動風險。
然而,隨著債(zhai) 券持倉(cang) 規模不斷加碼,他們(men) 一直擔心債(zhai) 券市場價(jia) 格異動風險,因為(wei) 他們(men) 不可能短時間內(nei) 拋售如此大規模的國債(zhai) 避險。
“如果能通過國債(zhai) 期貨鎖定國債(zhai) 持倉(cang) 的利率風險與(yu) 價(jia) 格波動風險,我們(men) 內(nei) 部肯定無需天天提心吊膽。”他指出,此前,他們(men) 內(nei) 部也模擬了多項基於(yu) 國債(zhai) 期貨的套期保值交易策略,目前基本是“萬(wan) 事俱備,隻欠東(dong) 風”。
相比保險機構態度積極,部分銀行則對入市國債(zhai) 期貨投資有著些許顧慮。究其原因,銀行內(nei) 部分成交易賬戶、銀行賬戶與(yu) 資管賬戶,目前相關(guan) 部門到底允許銀行哪些賬戶參與(yu) 國債(zhai) 期貨投資尚未明確,很大程度影響著銀行的實際參與(yu) 程度。
“除了銀行自營部門交易賬戶,我們(men) 肯定希望資管賬戶也能參與(yu) 國債(zhai) 期貨投資,因為(wei) 它有助於(yu) 產(chan) 品部門設計淨值回撤值更低、夏普比率更高的淨值型固定收益類理財產(chan) 品。”一位銀行資管部門人士透露。但他聽說目前相關(guan) 部門對開放銀行資管賬戶參與(yu) 國債(zhai) 期貨投資持謹慎態度,一方麵相關(guan) 部門擔心部分銀行資管產(chan) 品借助國債(zhai) 期貨開展風險不低、杠杆偏高的套利策略與(yu) 趨勢投資策略,由此放大資管產(chan) 品的投資風險;另一方麵銀行資管產(chan) 品參與(yu) 國債(zhai) 期貨套期保值,相應的淨值估算方式也有待明確細化。
但他直言,目前多數銀行依然對入市國債(zhai) 期貨投資抱有很高的期望值,原因是以往銀行的國債(zhai) 投資策略主要以持有到期為(wei) 主,如今隨著國債(zhai) 價(jia) 格波動加大,越來越多銀行開始尋找交易型套利機會(hui) 以提升國債(zhai) 投資的收益率,若能通過國債(zhai) 期貨鎖定持倉(cang) 風險與(yu) 市場價(jia) 格波動風險,無疑對他們(men) 收益率提升具有很大的幫助。
海外投資機構的重點關(guan) 注
銀行與(yu) 保險資金即將入市國債(zhai) 期貨投資,也令海外投資機構倍感振奮。
“這意味著國債(zhai) 期貨對外開放進程又向前邁進了一步。”上述海外投資機構固定收益部交易員直言。事實上,海外投資機構界始終流行著一種觀點,即中國相關(guan) 部門會(hui) 先允許銀行與(yu) 保險機構入市參與(yu) 國債(zhai) 期貨投資,等到國債(zhai) 期貨市場運行進一步趨好與(yu) 中資機構具有相當高的定價(jia) 話語權後,再擇時向境外投資機構開放。
“因此我們(men) 也一直在模擬基於(yu) 境內(nei) 國債(zhai) 期貨的各類套期保值交易策略。”他向記者透露,目前海外投資機構參與(yu) 人民幣債(zhai) 券套期保值的渠道相當稀少且操作成本偏高。具體(ti) 而言,除了少數境外機構通過銀行代理渠道參與(yu) 利率互換、銀行間債(zhai) 券拆借等金融衍生品對人民幣債(zhai) 券進行套期保值投資,其他海外投資機構隻能靠買(mai) 賣現貨規避風險。
其間也有部分海外投資機構在持有人民幣債(zhai) 券同時,買(mai) 入境外人民幣債(zhai) 券衍生品工具進行風險對衝(chong) ,但境內(nei) 外交易時間不一與(yu) 清算不及時等因素,導致他們(men) 上述套期保值交易策略在實際操作環節麵臨(lin) 諸多不便。
“更重要的是,近期我們(men) 一度考慮趁著中國大力支持民企信貸機會(hui) ,打算加倉(cang) 信用債(zhai) ,原先我們(men) 發現通過國債(zhai) 期貨對衝(chong) 信用債(zhai) 違約踩雷風險的效果不錯,但由於(yu) 目前這種操作路徑走不通,我們(men) 隻能放棄對信用債(zhai) 的加大配置。”上述海外投資機構固定收益部交易員告訴記者。
據了解,盡管銀行保險機構即將入市國債(zhai) 期貨令海外投資機構倍感振奮,但他們(men) 在決(jue) 定參與(yu) 國債(zhai) 期貨投資前,會(hui) 重點關(guan) 注國債(zhai) 期貨市場的交投活躍度與(yu) 交易便利性,是否隨著銀行保險資金入市而得到進一步提升,因此這直接關(guan) 係到他們(men) 眾(zhong) 多套期保值策略能否得到很好的落地。
“我們(men) 希望在銀行保險資金入市後,國債(zhai) 期貨合約價(jia) 格能保持連續性,成為(wei) 一種國債(zhai) 等固定收益資產(chan) 衍生品交易的定價(jia) 基準,以便於(yu) 我們(men) 與(yu) 其他金融機構圍繞這個(ge) 定價(jia) 基準開展個(ge) 性化的、較低操作成本的債(zhai) 券風險對衝(chong) 對手盤交易。”他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