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LED產業迎來中國標準 有望獲國家大獎“加持”

中國製造要升級到中國創造,並走向國際市場,中國標準須先行。經過近十年潛心研發培育,LED產(chan) 業(ye) 終於(yu) 迎來中國標準。

上證報最近獲悉, 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擬於(yu) 2016年1月份在人民大會(hui) 堂舉(ju) 辦頒獎典禮。據分析,[安圭拉注冊(ce) 公司]備受矚目的技術發明一等獎有望花落“矽襯底高光效GaN基藍色發光二極管”項目(下稱“矽襯底項目”)。矽襯底項目的主要參與(yu) 人員孫錢昨日對上證報記者表示,從(cong) 國家戰略層麵講,矽襯底技術是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技術路線,可以構建中國完全自主的LED產(chan) 業(ye) 。

與(yu) 矽襯底技術並列LED三大技術路線的藍寶石襯底技術曾獲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有產(chan) 業(ye) 經濟學家表示,在成本持續下降的背景下,矽襯底技術如若能獲得資本大力追捧,LED產(chan) 業(ye) 格局有望被重塑。

有望獲國家大獎“加持”

16日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通過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評選結果,上證報根據此前的初評公示及曆史經驗判斷,2015年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有望被 “矽襯底高光效GaN基藍色發光二極管”奪取,因為(wei) 這是本年度唯一一個(ge) 入選該獎項初評一等獎的項目。

“矽襯底高光效GaN基藍色發光二極管”由江西省申報,項目主要參與(yu) 人員包括南昌大學的江風益教授、晶能光電(江西)有限公司的孫錢等人。

項目資料顯示,該項目率先攻克矽基相關(guan) 難題,所生產(chan) 的矽襯底LED各項指標在同類研究中均處於(yu) 國際領先地位,並與(yu) 碳化矽、藍寶石兩(liang) 條技術路線水平持平;並從(cong) 襯底加工、外延生長、芯片製造、器件封裝四大環節均發明了適合矽襯底高光效藍光LED生產(chan) 的關(guan) 鍵核心技術,自成體(ti) 係;該項技術已經申請或擁有國際國內(nei) 專(zhuan) 利232項,其中已授權發明專(zhuan) 利127項,實現了外延芯片核心部件每一層都有專(zhuan) 利保護。

據介紹,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判定標準為(wei) :屬國內(nei) 外首創的重大技術發明或創新,技術經濟指標達到了同類技術領先水平,且推動相關(guan) 領域技術進步且已產(chan) 生顯著的經濟或者社會(hui) 效益。

“矽襯底技術確實應該獲得這個(ge) 大獎,他打破了日美國家在這個(ge) 領域的技術壟斷,這是國家大力支持科技發明的體(ti) 現。”一位接近國務院高層的產(chan) 業(ye) 經濟學家如此評價(jia) 。

LED芯片襯底主要有三條技術路線:碳化矽襯底、藍寶石襯底、矽襯底。其中,前者走的是“貴族路線”,成本高昂,其襯底及LED製備技術被美國公司壟斷。藍寶石襯底技術則主要掌握在日本公司手中,成本較低,這是目前市場上的主流路線;但藍寶石晶圓散熱較差,晶體(ti) 垂直生長困難很難做到大尺寸、無法製作垂直結構的器件,襯底也較難剝離。而第三條路線就是中國自主發展起來的矽襯底技術,它彌補了前兩(liang) 大技術路線之不足。

“藍寶石技術發明者曾獲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從(cong) 這個(ge) 角度而言,矽襯底技術獲得中國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的可能性很大。”有LED產(chan) 業(ye) 人士如此表示。

中國標準將重塑產(chan) 業(ye) 鏈

上述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矽襯底項目的重大創新意義(yi) 在於(yu) :矽基氮化镓技術是中國自主研發、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技術路線,將構建中國LED產(chan) 業(ye) 標準,凸顯產(chan) 業(ye) 後發優(you) 勢;[注冊(ce) 加拿大公司]這一技術也將獲得國家的大力支持與(yu) 推廣,對我國的LED產(chan) 業(ye) 格局有望產(chan) 生革命性的影響。

矽基襯底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和導熱性,且具有原材料成本低廉,晶圓尺寸大等優(you) 點。某業(ye) 內(nei) 資深人士表示,集成電路6吋和8吋生產(chan) 線產(chan) 能很多,如果矽基襯底技術成熟,LED產(chan) 品價(jia) 格降低一半是可期的。

孫錢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大膽創新並利用多層AlGaN(氮化镓異質結場效應晶體(ti) 管) 緩衝(chong) 層技術,利用高溫外延生長時建立起來的壓應力抵消降溫過程中應熱膨脹係數的差異而引起的張應力,從(cong) 而避免了氮化镓薄膜中龜裂的產(chan) 生,實現了高質量無裂紋的氮化镓。這也為(wei) 進一步研發出適合矽基氮化镓的多量子阱發光有源區和PN結摻雜等提供了優(you) 異的材料基礎,真正實現了矽襯底氮化镓基LED的產(chan) 業(ye) 化技術路線。

“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wei) 全世界最大的LED應用市場,如果矽基氮化镓技術獲得中國政府大力推廣,中國市場的變化最終也會(hui) 牽引全球產(chan) 業(ye) 變遷。”有LED行業(ye) 人士如此分析。

孫錢表示,從(cong) 國家戰略層麵講,矽基氮化镓技術是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技術路線,可以構建中國完全自主的LED產(chan) 業(ye) ;從(cong) 產(chan) 業(ye) 層麵講,基於(yu) 矽材料的價(jia) 格低廉和易於(yu) 獲取、矽基氮化镓技術的優(you) 勢,利用成熟的集成電路產(chan) 能,可以推動從(cong) 設備到芯片、封裝等全產(chan) 業(ye) 鏈成本大為(wei) 下降。“矽基氮化镓技術接下來應該會(hui) 得到國家相關(guan) 政策的進一步扶持和支持,這對LED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都將會(hui) 有巨大的影響,我們(men) 非常期待這些政策的落地。”孫錢如此說。

多家LED公司率先布局

盡管目前市場上主流技術還是藍寶石襯底技術,但在江西省“十三五”規劃裏,依托矽襯底技術大力發展LED產(chan) 業(ye) 群是重頭戲之一。江西省當地LED企業(ye) 已經率先布局。

晶能光電是襯底技術的“扛旗”者。該公司不僅(jin) 受讓了該項成果,而且在2008年5月實現了產(chan) 業(ye) 化。目前已成為(wei) 全球第一家量產(chan) 高功率、高性能的矽襯底LED芯片公司。據公開資料顯示,晶能光電曾獲金沙江創投大力投資,在其推動下,港股順風清潔能源於(yu) 2015年5月收購了晶能光電59%股權。根據雙方約定,晶能光電將在市值30億(yi) 美元時獨立上市。“順風清潔能源也是看中了公司的技術路線,看好其產(chan) 業(ye) 發展前景。”孫錢表示,“晶能光電後續與(yu) 順風清潔能源還會(hui) 有更多的產(chan) 業(ye) 、資本層麵的合作。”

總部位於(yu) 江西的A股上市公司聯創光電亦值得關(guan) 注。據公司此前年報披露,早在2007年該公司開展的“基於(yu) 矽襯底的光電子器件封裝及應用”項目即獲重大突破,2008年公司與(yu) 南昌大學合作的“半導體(ti) 照明高亮度功率白光二極管芯片開發及產(chan) 業(ye) 化”項目驗收。

聯創光電還在2014年年報中表示,公司積極參與(yu) 江西省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半導體(ti) 照明封裝與(yu) 應用協同創新平台建設,成為(wei) 首批江西省5家協同創新體(ti) 之一 ,申請到政府產(chan) 業(ye) 發展科研政策扶持約2000萬(wan) 元配套資金,為(wei) 推動公司LED產(chan) 業(ye) 的持續升級和跨越發展創造了條件。

除此之外,A股真正涉及矽襯底技術的公司目前尚未發現有公開披露。不過有LED行業(ye) 人士指出,矽襯底技術打破了發達國家的技術壁壘,打開了LED行業(ye) 自主發展空間。江西省工信委主任曾提出建議,將矽襯底LED產(chan) 業(ye) 化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若技術路線得以逆襲,乾照光電 、聚飛光電 、雪萊特等小市值LED公司有望發揮“船小好掉頭”優(you) 勢,向新技術轉型。

除LED照明領域外,接受采訪的業(ye) 內(nei) 人士均看好矽基氮化镓在集成電路(IC)領域的廣泛應用。某LED上市公司研發人員表示,雖然公司暫未涉及矽基發光領域的研究,但非常看好矽基氮化镓與(yu) IC製程的結合,這可能將使得計算機CPU實現光子傳(chuan) 輸。某業(ye) 內(nei) 致力於(yu) 該領域的人士則表示矽基氮化镓在矽光子、傳(chuan) 感器、功率器件、RF射頻等領域都具有廣泛的應用需求。

“矽襯底技術如獲國家大獎,從(cong) 側(ce) 麵說明其技術上已經達到國際一流水平,但能否在產(chan) 業(ye) 上實現格局重構,還需看其成本優(you) 勢有多大,因為(wei) 這個(ge) 產(chan) 業(ye) 已經很市場化,除了國家政策扶持外,資本力量的推動也非常重要。如果該技術獲得包括風投、A股市場資本的持續追捧,則有望闖出新天地。這還需要時間觀察。”上文接近國務院高層專(zhuan) 家如此表示。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