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最新的智庫報告預計,2022年,中國對外投資流量有望達3673億(yi) 美元,將超越美國成為(wei) 全球第一大投資國。
11月9日,中國與(yu) 全球化智庫(CCG)在北京發布《中國企業(ye) 全球化報告(2015)》。該報告指出,2014年中國對外投資流量首超日本,成為(wei) 世界第二大對外投資國。
根據《2014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數據,[香港公司注冊(ce) ]中國對外投資流量創曆史新高,達1231.2億(yi) 美元,同比增長14.2%。
同時,CCG指出,中國首次成為(wei) 資本淨輸出國。若將中國企業(ye) 在國(境)外利潤再投資和通過第三地的投資納入統計範圍,2014年中國對外投資規模超出中國利用外資額大約200多億(yi) 美元。
報告研究了中國企業(ye) 2014-2015年對外投資現狀與(yu) 特點,發現民營企業(ye) 成為(wei) “走出去”主力、投資主體(ti) 多元化、投資集中在中小規模等11個(ge) 新趨勢。報告還提出加快推進中國標準“走出去”、加大金融體(ti) 係與(yu) 實體(ti) 企業(ye) 在海外市場的關(guan) 聯度、增強海外宣傳(chuan) 力度、安全風險防範及海外市場信息服務等15條建議。
不過,從(cong) 存量角度看,中國對外投資位列第八,比第五位的日本少4635.2億(yi) 美元,距第一位的美國差5.59萬(wan) 億(yi) 美元,僅(jin) 為(wei) 美國對外投資存量的11.55%。
100億(yi) 美元以下“一帶一路”投資項目超500個(ge)
報告指出,中國企業(ye) 在“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大規模投資增加,建議打造樣板工程,推動“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實施。
根據CCG數據,中國企業(ye) 在“一帶一路”沿線投資規模在1億(yi) ~10億(yi) 美元範圍內(nei) 的案例數高達407個(ge) ,10億(yi) ~100億(yi) 美元的大規模投資則有121個(ge) 。
在“一帶一路”沿線的投資集中在采礦、交通運輸及製造業(ye) 等領域。但是,中國對這些傳(chuan) 統行業(ye) 的投資呈現下降趨勢,對基礎建設、信息傳(chuan) 輸及計算機服務的投資則有明顯的增長。
課題組認為(wei)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需求在發生改變,更有選擇地吸收外資,重視提高本國的科技和信息化發展。隨著“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深入推進,各國企業(ye) 將享受區域開放的紅利。
《中國企業(ye) 全球化報告(2015)》藍皮書(shu) 指出,中國的“一帶一路”頂層設計已經具備,在接下來的實施工作中,應該打造幾個(ge) 樣板國和樣板工程,例如,在巴基斯坦、印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蒙古等國,可以通過發揮中國與(yu) 當地開發區和產(chan) 業(ye) 園的合作經驗,為(wei) 以後的推進建設樹立模板。
藍皮書(shu) 建議,建立一帶一路的國家聯盟,需要有一個(ge) 共同交流和協調的機製。
民營企業(ye) 成“主力軍(jun) ”
民營企業(ye) 成為(wei) 中國企業(ye) “走出去”的主力軍(jun) ,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ye) 占據全球價(jia) 值鏈高端。
對於(yu) 中國“走出去”企業(ye) 的構成,《中國企業(ye) 全球化報告(2015)》藍皮書(shu) 指出,受國內(nei) 勞動力價(jia) 格上升、環境壓力等因素影響,中國民營企業(ye) 近年來積極拓展海外市場,不斷尋求技術突破,塑造國際品牌形象。同時,相關(guan) 部門修改了對外投資審批辦法,放寬了對外投資的限製,提高了民營企業(ye) 的海外投資積極性。民營企業(ye) 充分發揮自身優(you) 勢,利用自有品牌、自主知識產(chan) 權和自主營銷渠道,進行全球采購、生產(chan) 、銷售,並積極建立國際產(chan) 業(ye) 價(jia) 值鏈。
根據CCG數據庫,中國民營企業(ye) 去年的對外投資呈現爆炸式增長,同比增加295%,相當於(yu) 2013年的三倍,占當年總投資案例數的69%。從(cong) 2014年的數據看,中國民營企業(ye) 已成為(wei) 中國“走出去”的主力,這雖然與(yu) 國有企業(ye) 反腐、海外資產(chan) 審查等導致對外拓展步伐放緩等因素有關(guan) ,但也從(cong) 另一個(ge) 角度說明中國民營企業(ye) 整體(ti) 實力的壯大。
從(cong) 2010年開始,尤其是2012年6月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外交部等八部委聯合發布《關(guan) 於(yu) 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ye) 積極開展境外投資的實施意見》之後,民營企業(ye) 對外投資在數量和金額方麵突飛猛進,日益成為(wei) 對外投資的主力軍(jun) 。
CCG主任王輝耀認為(wei) ,同國企海外並購偏好資源領域不同,中國民企的海外投資更加多元化,注重對技術、品牌等的獲取。最典型的“蛇吞象”並購案例成為(wei) 民營企業(ye) 進入高端產(chan) 業(ye) 價(jia) 值鏈的主要方式。如聯想並購IBM,通過其品牌影響力開拓國際市場;長電科技(600584,股吧)通過並購全球排名第四的新加坡星科金朋公司,提升自身在全球半導體(ti) 封裝測試行業(ye) 的領導地位;吉利汽車並購沃爾沃,獲得技術的同時也通過其品牌效應塑造自有品牌。
跨國並購方式多元化
CCG發現,中國企業(ye) 跨國並購數量保持增長勢頭,從(cong) 單一控股向多元化轉變。同時中小企業(ye) 和新型企業(ye) 海外投資活動活躍,中國企業(ye) 小規模投資增多。
跨國並購是企業(ye) 實現快速發展的捷徑,87%的中國企業(ye) 通過橫向並購形成規模經濟,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2002~2015年上半年,中國企業(ye) 對外投資總案例數為(wei) 2018起,其中跨國並購案例數為(wei) 1817宗,占總案例數90%,表明跨國並購成為(wei) 中國企業(ye) 對外投資的主要方式。中國跨國並購案例數直線上升,2014年創曆史新高,達到325起。
報告顯示,1億(yi) ~10億(yi) 美元的投資行業(ye) 分布廣泛,[注冊(ce) 香港公司程序]主要集中在傳(chuan) 統行業(ye) 如采礦業(ye) 、製造業(ye) 、交通運輸及房地產(chan) 業(ye) ,而1億(yi) 美元以下的更小規模投資分布在TMT行業(ye) 。
CCG認為(wei) ,這說明越來越多的中小型企業(ye) 重視培養(yang) 企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提高企業(ye) 綜合實力。中國企業(ye) 小規模投資主要集中在美國、澳大利亞(ya) 、日本及韓國等少數國家,10億(yi) 美元以下規模的投資平均比重高達84%。
美國成中國海外投資熱土
中國製造業(ye) 海外投資比例增長迅速,美國投資位列第一。TMT(科技、傳(chuan) 媒和通訊)行業(ye) 也成為(wei) 中國企業(ye) 投資美國的熱門細分行業(ye) 。
《中國企業(ye) 全球化報告(2015)》藍皮書(shu) 指出,2014年,中國企業(ye) 投資海外製造業(ye) 占總對外投資案例數大約為(wei) 33%,同比增長14%,投資案例數為(wei) 160個(ge) 。 中國投資美國的製造業(ye) 占總投資數量的41%,同比增長24%。
CCG分析認為(wei) ,中國企業(ye) 大規模投資美國製造業(ye) ,其主要原因就是中國製造業(ye) 成本迅速上升,已經接近美國的製造成本,差距縮小到5%以內(nei) ,促進了中國企業(ye) 到美國新建工廠。
福耀玻璃在美國建廠成為(wei) 中國製造業(ye) 企業(ye) 投資美國的典型代表。
福耀玻璃集團2014年投資6億(yi) 美元收購美國通用汽車公司位於(yu) 俄亥俄州代頓市的工廠,興(xing) 建汽車玻璃生產(chan) 基地,建成後這將成為(wei) 世界最大單體(ti) 懸浮汽車玻璃生產(chan) 廠房,為(wei) 當地創造2000多個(ge) 就業(ye) 機會(hui) 。
玻璃生產(chan) 線
2014年中國TMT行業(ye) 共發生跨國並購58宗,投資規模為(wei) 234億(yi) 美元,處於(yu) 所有細分行業(ye) 之首。
課題組發現,TMT行業(ye) 跨國並購有20起案例發生在美國,金額高達86.4億(yi) 美元,投資主要集中在遊戲業(ye) 以及半導體(ti) 方麵。其中聯想集團、阿裏巴巴、中國移動、巨人投資和浦東(dong) 科投位列投資金額的前5名。同時,阿裏巴巴並購案例數多達7起,表現最為(wei) 活躍,典型的案例是以2.4894億(yi) 美元入股新加坡郵政,以2.5億(yi) 美元投資美國拚車應用Lyft等。
“集群出海”成走出去新方式
藍皮書(shu) 發現,相比於(yu) 最初的單打獨鬥、分兵出擊甚至惡性競爭(zheng) 等局麵,“集群出海”成為(wei) 中國企業(ye) “走出去”的新方式,這一點在民營企業(ye) 走出去的過程中尤為(wei) 明顯。
小微企業(ye) 都采取集群的方式走出去,實現協同發展,令企業(ye) 效益、風險防控能力得到同步提升。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中國蘇紡紡機聯盟(SUTEX),該聯盟由江蘇省紡機協會(hui) 牽頭,無錫絲(si) 普蘭(lan) 噴氣織機製造有限公司、常州市宏大電氣有限公司、無錫新聯印染機械有限公司、博路威機械江蘇有限公司、江蘇省紡織工業(ye) (集團)進出口有限公司等5家紡機企業(ye) 共同發起,成為(wei) 紡機行業(ye) “集群出海”的踐行者,充分利用產(chan) 品差異,實現優(you) 勢互補,在印度、越南、印尼、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等國塑造了知名度。
此外,中國五礦集團攜手國新國際和中信金屬投資建設的拉斯邦巴斯銅礦項目成為(wei) 秘魯投建的最大礦產(chan) 項目。
報告還發現,2014年中國企業(ye) 海外房地產(chan) 投資高速增長。中國科技企業(ye) 在對外投資中也表現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