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前海人壽狂砸300多億元投資8家A股公司 下一個“砸”誰?

  隨著第三次增持完成,前海人壽9月22日順利晉升上市公司中炬高新的第一大股東(dong) 。此前一天的9月21日,該公司首次舉(ju) 牌南寧百貨。除此之外,前海人壽還舉(ju) 牌了其他4家上市公司,通過定增方式持股超過5%的上市公司2家,因此,其持股超5%的上市公司總數達8家。

  大肆進行投資的背後,[注冊(ce) 英國公司好處]離不開前海人壽規模保費成倍的增長,也離不開其強大的投融資能力。不過,作為(wei) 壽險業(ye) 的網銷大戶,一度倚賴的萬(wan) 能險銷售可能再次遭受重擊,或將為(wei) 其未來發展帶來較大考驗。

  舉(ju) 牌複舉(ju) 牌

  當又一次看到前海人壽舉(ju) 牌某上市公司的信息,大家已經覺得很平常了。今年以來,前海人壽在上市公司舉(ju) 牌複舉(ju) 牌,今年通過二級市場股票買(mai) 入已經舉(ju) 牌了6家上市公司。

  目前,前海人壽持股5%以上的A股上市公司共有8家,其中6家A股公司的股份均為(wei) 其通過二級市場買(mai) 入,包括萬(wan) 科A、韶能股份、中炬高新、明星電力、合肥百貨以及南寧百貨。

  尤其受業(ye) 內(nei) 人士關(guan) 注的是,今年7月至8月,前海人壽短時間內(nei) 大量購入萬(wan) 科A的股份,截至8月26日,該公司及其一致行動人共計拿下了萬(wan) 科A總股本的15.04%,一度成為(wei) 萬(wan) 科A第一大股東(dong) 。根據其幾次增持的區間股價(jia) 估算,動用的資金超過了200億(yi) 元。

  前海人壽還先後對中炬高新進行增持,直至成為(wei) 最大股東(dong) ,根據其3次增持的區間股價(jia) 估算,動用的資金在25億(yi) 元上下。

  分析人士認為(wei) ,從(cong) 舉(ju) 牌時間上看,前海人壽舉(ju) 牌上市公司多集中在7月份及以後的時間段,一方麵是大盤自6月15日開始急速下跌,到7月初跌出了投資機會(hui) ,險資可以逢低布局;另一方麵與(yu) 保監會(hui) 對險資投資藍籌股的支持密不可分。

  保監會(hui) 7月初發布的《關(guan) 於(yu) 提高保險資金投資藍籌股票監管比例有關(guan) 事項的通知》,對符合條件的保險公司,將投資單一藍籌股票的比例上限由占上季度末總資產(chan) 的5%調整為(wei) 10%;投資權益類資產(chan) 達到30%比例上限的,可進一步增持藍籌股票,增持後權益類資產(chan) 餘(yu) 額不高於(yu) 上季度末總資產(chan) 的40%。

  從(cong) 投資行業(ye) 來看,房地產(chan) 、銀行和商貿是最受險資歡迎的行業(ye) 。房地產(chan) 公司也是前海人壽增持的重點對象之一。"房地產(chan) 企業(ye) 與(yu) 保險公司聯姻天生契合度很高。保險是金融之王,在資本市場上扮演著投資者中的投資者的角色,房地產(chan) 企業(ye) 很需要。而房地產(chan) 長期穩定的投資特點也符合險資的偏好。"一位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目前地產(chan) 業(ye) 估值處於(yu) 地點,也給險資進入創造了較好的條件。

  業(ye) 務調整任務急

  多次舉(ju) 牌上市公司讓前海人壽出盡風頭。"哪兒(er) 來的那麽(me) 多錢?"不禁成為(wei) 很多人心中的疑問。因為(wei) ,保險業(ye) 雖然是金融之王,但前海人壽一家公司今年舉(ju) 牌上市公司就耗資數百億(yi) 元,確實令人咋舌。

  根據前海人壽對南玻A和華僑(qiao) 城A的定增公告以及在二級市場買(mai) 入其他上市公司股票的時間區間,《證券日報》記者進行了簡單估算,其今年投資上市公司的資金總額已超過300億(yi) 元。

  有報道稱,前海人壽目前的總資產(chan) 規模約1000億(yi) 元,若以此規模按權益投資上限40%簡單計算的話,其在二級市場還有一定的投資空間。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ge) 月,前海人壽實現總規模保費約420.2億(yi) 元,同比增長132%,成倍增長的保費為(wei) 其大手筆投資打下了基礎。從(cong) 保費結構看,原保險保費收入約85.5億(yi) 元,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約334.7億(yi) 元,也就是說萬(wan) 能險保費在總規模保費中的占比約80%。與(yu) 去年同期相比,萬(wan) 能險的占比下降了11個(ge) 百分點。去年前7個(ge) 月,前海人壽原保險保費收入約17.1億(yi) 元,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約164.4億(yi) 元,萬(wan) 能險保費在總規模保費中的占比約91%。

  “原保險保費大幅增長,萬(wan) 能險保費雖在增長但占比下降,這說明前海人壽調整產(chan) 品結構取得了一定成效。不過,目前其萬(wan) 能險占比依舊很高,調整業(ye) 務結構仍是一項重要任務。”一位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道。

  特別是萬(wan) 能險“長險短賣”的做法引起了監管層的注意,在去年8月份開始對網銷萬(wan) 能險進行整頓之後,近期,網銷萬(wan) 能險又一次出現了下架潮,險企官網以及各大第三方網銷平台萬(wan) 能險全部或大部分下架,“預計在互聯網保險業(ye) 務監管辦法正式出台前不會(hui) 恢複。”一位業(ye) 內(nei) 人士透露。

  前海人壽正是萬(wan) 能險和網銷“大戶”,[英國公司年審年報]今年前7個(ge) 月,其網銷渠道保費收入86億(yi) 元,位列行業(ye) 第一,占其規模保費的20.5%,占壽險行業(ye) 網銷市場的13.8%。網銷冠軍(jun) 的背後是其較高的結算利率。根據前海人壽官網萬(wan) 能險8月結算利率, 34款萬(wan) 能險有26款年化結算利率達6%及以上,僅(jin) 一款低於(yu) 5%,這在全行業(ye) 中處於(yu) 偏高水平。

  “新興(xing) 險企大多走‘規模先行,結構跟進’的發展路子,互聯網監管趨嚴(yan) 後,其衝(chong) 擊規模的難度加大,結構調整的任務就變得急迫而困難,這不隻是前海人壽麵臨(lin) 的挑戰,也是所有萬(wan) 能險和網銷'大戶'們(men) 的挑戰。”上述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道。

  頻繁舉(ju) 牌上市公司、持續推出高收益萬(wan) 能險還對前海人壽的資金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日前,該公司在全國銀行間債(zhai) 券市場公開發行58億(yi) 元的10年期可贖回資本補充債(zhai) 券獲得保監會(hui) 批準。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