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O2O火是真火 但燒的錢卻回不來了

     “一個(ge) 創意,就可能引發下一個(ge) 互聯網熱潮”似乎是一句聽起來有些天方夜譚的口號,但仿佛在一夜之間,這句話成為(wei) 創業(ye) 者心中一個(ge) 觸手可及的夢想。

  同樣的口號、同樣的夢想、[新西蘭(lan) 注冊(ce) 公司]同樣的盛會(hui) ,與(yu) 15年前超乎想象地相似,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錯綜複雜、變幻莫測,卻又周而複始、反複輪回。每一次翻滾,都卷起了一段不平凡的往事。

  孫陽曾是南方周末經濟版的一名資深記者,同時,也見證了2000年前後互聯網泡沫(又稱“ 。COM泡沫”),如今他成為(wei) 全民創業(ye) 大軍(jun) 裏的一位創業(ye) 者。回憶當年,孫陽至今心有餘(yu) 悸,“當時的互聯網公司倒閉很洶湧很震撼。”

  不過,因為(wei) 當年的互聯網與(yu) 日常生活相距甚遠,COM泡沫在大多數普通人的生活中,並未留下如孫陽一般的記憶。但今天,出門打車,已找不到操控台上沒有手機的出租車;手機費照交,但我們(men) 再沒買(mai) 過一張電話卡;無數個(ge) O2O項目在刷新著每一個(ge) 人的生活,但創業(ye) 和資本的泡沫卻並不會(hui) 因此而自然消亡。

  即便是若幹年後,我們(men) 會(hui) 懷念這個(ge) 有泡沫的時代,時至今日,我們(men) 還是無法否認帶著O2O標簽的。COM泡沫正在眼前重演。

  O2O爆紅:一舉(ju) 成名天下知

  2012年,孫陽離開南方周末經濟版,加入了一個(ge) 基於(yu) LBS地理定位的線上預約下單、提供上門服務的電子產(chan) 品全品類全周期服務平台,一修哥。與(yu) 大多數早期進入O2O領域的創業(ye) 者一樣,三年前的移動互聯網領域還人聽過一個(ge) 叫做O2O的市場。

  如很多款爆紅APP一樣,2013年底,O2O這個(ge) 名詞開始出現,但真正實現爆紅是在2014年3月,“一夜之間,跟別人聊天,不說點O2O就覺得自己不是互聯網圈的人”孫陽如是說。根據百度指數,O2O的檢索量在2013年之前長期維持在1000以下,2013年開始,檢索量緩慢增大,當年的峰值出現在2013年雙十一前後,達到了4356,但與(yu) 後來近兩(liang) 萬(wan) 的高峰相比,簡直是鳳毛菱角。

  這一年,在智能手機浪潮之下,阿裏原COO張勇提出整個(ge) 阿裏巴巴集團把無線作為(wei) 最重要的戰略,“all in無線”是當年的賭注。而這讓阿裏巴巴實現了驚險一躍,手機淘寶成為(wei) 全世界最大的移動電商平台。

  2013年11月12日,張勇在“雙十一”媒體(ti) 溝通會(hui) 上說,在“雙十一”的350億(yi) 成交額中,超過四分之一發生在無線終端。成交額翻倍的增長以及移動互聯網表現出的巨大潛力,讓出現集體(ti) 業(ye) 績滑鐵盧的傳(chuan) 統零售業(ye) 望洋興(xing) 歎,一時之間,“觸網”、“鏈接線上”成為(wei) 傳(chuan) 統行業(ye) 轉型的救命稻草。

  這與(yu) 1996年前後,互聯網帶給商界的衝(chong) 擊相當。20年前,如現在的移動互聯網一樣,互聯網蓬勃發展催生一次革命。彼時,互聯網開始將世界各地的人們(men) 連接起來,足不出戶即可了解天下大事。它促進了三個(ge) 細分領域的發展:互聯網接入、上網軟件工具和門戶站點與(yu) 搜索引擎。它們(men) 的代表便是美國在線(Aol)、網景瀏覽器(Netscape)、雅虎(Yahoo)。

  當然,這三家公司並不足以支撐人們(men) 日益膨脹的互聯網需求,在此之外又催生了無數小蝦米。互聯網公司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

  互聯網這種廉價(jia) 的方式可以讓世界上數以百萬(wan) 計的人們(men) 快速接觸到各種信息,而廣告業(ye) 、商品銷售又打開了一個(ge) 新渠道,人們(men) 無止境的欲望湧入了這一片紅海。互聯網作為(wei) 一種媒介,它可以把買(mai) 家與(yu) 賣家以低成本聯係起來。這種新的商業(ye) 模式吸引了風險基金的投資。

  O2O泡沫:十萬(wan) 義(yi) 士遙相隨

  2014年被稱為(wei) O2O元年,[注冊(ce) 塞舌爾公司]各類O2O備受資本青睞,動輒上千萬(wan) 美金的融資,不斷刷新著創業(ye) 公司早期融資的最高記錄。根據IT桔子當年的數據,僅(jin) 社區O2O這一個(ge) 類別,在2014年拿到A輪融資的就有800多家,進入B輪有200多家。

  大卓回憶稱,2012年-2013年,是O2O市場的培育期,早期的創業(ye) 者們(men) 做了很多教育用戶的工作。到了2014年,在雙十一的前奏以及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的燒錢大戰影響之下,O2O概念大火,並迅速引爆了家政、餐飲、美業(ye) 、生鮮、教育以及汽車後市場瘋狂的跟隨。

  一時之間,創業(ye) 者、孵化器成為(wei) 了熱門當年的詞匯,作為(wei) 將風險投資引入中國的第一人熊曉鴿對此感慨稱:“這會(hui) 兒(er) 的創業(ye) 環境比我們(men) 當年剛回國時好的真是太多了”。然而,O2O概念大火,給孫陽及其團隊帶來的卻是搖搖欲墜的未來。

  孫陽稱,資本的青睞令眾(zhong) 多資源型或者資金型創業(ye) 者開始迅速切入一些垂直領域。“本來想好好做下去的,後來徹底沒機會(hui) 了”孫陽以這樣一句略顯無奈的口氣,結束了自己的這次創業(ye) 。事實上,自去年上半年開始,以孫陽為(wei) 代表的一批早期O2O創業(ye) 者相繼進入當年的O2O死亡名單之列,但是,在當時這樣的失敗很快被浩浩湯湯的創業(ye) 大潮所淹沒。

  備受矚目的中關(guan) 村創業(ye) 大街在2014年7月開街,與(yu) 此同時,各大互聯網公司開始進入離職潮,如孫陽所言身披BAT光環的離職者們(men) 大規模湧入VC和創業(ye) 行業(ye) ,小米創始人雷軍(jun) 用“風來了,豬都能飛”來形容當時的創業(ye) 大潮。

  麵對如此浩瀚的創業(ye) 大軍(jun) ,2000年前後。COM泡沫的親(qin) 曆者陳一舟認為(wei) ,優(you) 秀的人才和資本過量的湧入創業(ye) 市場正是泡沫的一個(ge) 早期現象。陳一舟認為(wei) ,O2O大火,是因為(wei) 創業(ye) 者發現這種模式在當時來說處於(yu) 一個(ge) 各大公司都未涉及的空白領域,所以趨之若鶩,但因為(wei) 社會(hui) 分工,能夠成功的畢竟隻是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的人還是要有個(ge) 具體(ti) 的工作。

  相比於(yu) 。COM泡沫,陳一舟認為(wei) ,現在的創業(ye) 者成功的難度更大,他用供求關(guan) 係來解釋現在的創業(ye) 環境,“當年的風險投資沒有現在多,但市場的空白所帶來的機會(hui) 要遠多於(yu) 現在的創業(ye) 機會(hui) ;與(yu) 之相反,當年的創業(ye) 者和互聯網從(cong) 業(ye) 人員也遠沒有現在的數量宏大,因此成功率隻能更低。”

  與(yu) 陳一舟的觀點相似,作為(wei) 百度創始團隊的成員之一,如今再次加入創業(ye) 大潮的畢勝在回憶自己多次創業(ye) 經曆時感慨稱,自己越創業(ye) 膽越小,“對。COM泡沫最深的印象是創業(ye) 者隨便寫(xie) 個(ge) BP,就能拿到幾十萬(wan) 元上百萬(wan) 元的投資,那會(hui) 的資本市場比現在還更瘋狂一些,因為(wei) 做的人太少”。

  資本遇冷:一朝酒醒事事空

  今年以來的股市走勢,總是能讓大多數經曆過。COM泡沫的人不自覺地聯想到2000年3月份的納斯達克指數到頂。那時候的股市同樣經曆了暴漲暴跌,僅(jin) 僅(jin) 用了一個(ge) 星期,納斯達克指數就下挫了近500點。股市的下跌引發拋售的連鎖反應,投資者、機構紛紛開始清盤。僅(jin) 一年時間,互聯網泡沫就快速破滅,大批公司開始倒閉,縱使網景這樣紅極一時的公司也難逃厄運。

  微軟在Windows係統中集成IE瀏覽器後,捆綁搭售的方式把網景這樣的第三方工具逼入絕境。微軟憑借其強大的技術人員和資金力量,很快在產(chan) 品功能和渠道兩(liang) 方麵“雙殺”網景。2003年,已收購網景的時代華納宣布解散網景,為(wei) 兩(liang) 年前破裂的。com泡沫劃上了一個(ge) “完美的”句號。

  回到當下,今年8月,股市同樣波及到投資公司,洪泰基金創始人盛希泰發布了一篇名為(wei) 《決(jue) 定天使投資命運的時刻到了》的內(nei) 部信,稱“雖然哀鴻遍野,多方看衰,但我們(men) 這些人要始終從(cong) 悲觀中看到希望,從(cong) 唱衰中找到機會(hui) 。”

  而小蝦米也同樣麵臨(lin) “清場”。在上周四晚上,突然宣布停運並被滴滴巴士“接管”的考拉班車就是資本影響下的一名先驅者,據考拉班車創始人張敏透露,除了資本市場的因素之外,滴滴的入局也讓紅極一時的考拉班車再也融不到一分錢。張敏稱,最近資本市場遇冷,很多公司的融資計劃都流產(chan) ,其中也包括很多已經跟投資機構達成協議的公司,加之滴滴入局定製班車領域,讓很多投資機構對定製班車行業(ye) 持觀望態度,不敢出手,所以才會(hui) 導致今天的結果。

  與(yu) 此同時,看衰和質疑O2O的人越來越多。俞敏洪作為(wei) 新東(dong) 方的創始人,被譽為(wei) 教育領域的創業(ye) 教父,不久前,他曾公開表示,教育O2O是個(ge) 偽(wei) 命題。中關(guan) 村創業(ye) 大街的運營方,清控科創董事長秦君,也向新浪科技表示,從(cong) 未投過O2O項目,她稱:“ O2O行業(ye) 並不是單純線上線下的問題,而是商業(ye) 重構的問題,在互聯網來臨(lin) 的時候,中國有一批人需要為(wei) O2O行業(ye) 犧牲。

  一位經曆過2000年。COM泡沫的投資者表示:“那些短期內(nei) 看不到盈利模式的公司,在揮霍完融資後即消亡,諷刺的是它們(men) 在結束自己一生的時候,從(cong) 為(wei) 有過盈利的記錄。”而這也被認為(wei) 是當下的O2O行業(ye) 的一個(ge) 縮影。

  不過,正如上次泡沫中,留下了亞(ya) 馬遜、雅虎等如今響徹世界的互聯網巨頭一樣,伴隨著資本的信號,當其中的多數公司開始被淹沒在曆史長河中之後,我們(men) 相信仍會(hui) 有諸如亞(ya) 馬遜、雅虎這樣少數的生存者被銘記下來。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